分享

生死关头,毛主席在路边写下7个字,敌人看见后为何不追了

 潇潇_9376 2023-03-15 发布于内蒙古

在革命年代,毛主席多次遭遇危险,有几次甚至是命悬一线,每到生死关头,毛主席都凭借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不过事后回忆起来,仍不免让人后怕,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次毛主席在路边下写几个字,救了自己和大家一命。

图片

1927年8月,在“八七会议”之后,毛主席被指定为中央特派员,从武汉前往长沙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当时起义队伍组成复杂,不仅有旧军队,还有包括农民队伍,而且还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毛主席当时在浏阳和平江之间联络调动部队,在9月9日这天,毛主席独自路过浏阳张家坊的时候,被敌人民团抓住了,那个时候反动派势力猖獗,敌人把他当成农协成员,准备押到团防局去杀头。

毛主席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半路瞅准机会偷跑了,然后躲在一个水塘边的水草中,敌人好几次搜查都没有发现毛主席,直到晚上敌人放弃了搜索,毛主席才出来,一路艰难地回到了赤卫队。

后来在长征路上,毛主席再次遭遇危险,当时遇到国民党飞机轰炸,炸弹不长眼睛,多亏毛主席的警卫员胡长保机敏,迅速用自己的身体扑倒毛主席,结果胡长保牺牲,毛主席没有一点伤。

图片

当时毛主席为胡长保的牺牲流泪了,长征抵达延安之后,有了暂时相对稳定的环境,毛主席在延安指挥抗日战争,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延安,1947年春,胡宗南率领25万余大军来势汹汹。

毛主席在考虑一番之后,果断决定放弃延安,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是十比一,加上敌人武器装备优良,后勤补给充足,如果与敌人硬碰硬肯定要吃大亏,死守延安是守不住的,既然如此还不如主动撤退,掌握主动权。

同时毛主席提出主力可以过黄河,但是毛主席、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留下,带着中央纵队800多人,用“蘑菇战术”辗转在陕北沟壑纵横的地方,以拖住胡宗南20余万的兵力,掩护主力。

图片

毛主席带着大家转战陕北371天,期间多次遭遇危险,有时候距离敌人仅有四五里路,有时候仅仅只隔着一个山头,有一次刘戡带着5万人,搜索前进距离毛主席等人仅仅只有五百米的距离。

当时毛主席甚至已经决定,如果敌人进攻,他们三人就各自带一分部人从三路突围,能逃出去一路就是胜利,好在王震带着人及时出现在刘戡后面,把敌人吸引了过去,毛主席等人暂时在小河村住下。

几天后,刘戡所部又通过电报信号,搜索到了黄河边,毛主席等人正在河边等船渡河,可是船迟迟没有来,眼看敌人就来了,毛主席决定不过河,继续上山,走的时候毛主席让人找来一块木板。

毛主席让人在木板上写“毛泽东由此上山”,然后把木板插在他们上山的路边,毛主席等人上山潜伏了起来,马嘴也用布缠着,刘戡追到黄河边,看见了木板上的字,认为有诈,下令沿着黄河边搜寻。

图片

周恩来说:“如果不是这块牌子,刘戡可能就要上山咯”,毛主席用他的智慧再次化险为夷,刘戡走后,毛主席带着大家从容渡过黄河,胡宗南气得大骂刘戡,“废物”、“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