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举了一只手

 生活料理坊 2023-03-15 发布于江苏

少 举 了 一 只 手

胡善荣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们聊一聊当前的热点话题。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的兴致便高涨起来,纷纷谈论着各种各样的话题。有的谈到刚刚结束的 “两会” 又提出了很多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战略计划; 有的谈到了 “美丽乡村” 建设让我们的家园现在变得越来越美了; 有的谈到了学校将要办食堂解决远道学生中午的吃饭问题,还有的谈到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在谈到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时,同学们更是议论纷纷。特别是一些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任务更是繁重,每天只能勉强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甚至更少。前几天,合肥的一名高三学生,因课业繁重而离家出走,不肯上学,急得他的父母到处去找他……更有甚者,个别孩子因压力过大承受不住,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让他的家人痛不欲生!……


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我想到班级学生很快就要上初中,接着上高中,他们面临的学习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也担心他们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里问题。于是我便借机对孩子们进行了一番开导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正视当前的现实:中国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一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将来一定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然后我说道: “同学们,在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充满着坎坷和曲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生只有一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做一个不屈不挠、意志坚强的人!同意老师说法的请举手!”

哗啦啦,似乎所有的小手都举起了。我很确信,这个问题,全班四十四个同学肯定会都举起手来的,毕竟愿意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何况这些年幼的孩子们呢!我甚至都不想细致数一下同学们举起的小手。但因为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太过严肃,责任太过巨大,我还是不放心地仔细地看了一下是不是如我所预料的每个人都举起了手。

嗬,还真的有一位同学没举手,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想,难道是她刚才没注意听,没听懂我的意思?于是我又把刚才的话放高声音一字一句地重复了一遍,结果她还是没有举起手。

这次我真的害怕了: 这个孩子怎么了? 她为什么心里想的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呢?她难道经历了什么……于是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走到她跟前,细致地问起了她没有举手的原因。


她很认真地说着,像在给我说起了道理: 那么一个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子女们又不孝顺,他不放弃生命又能怎么办呢?言语中,孩子的神情有点悲凉,好像她已看清了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彻底地失望了!她这是怎么了? 她小小年纪,怎么就能想到这个问题呢?难道她的亲人中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不成?

我进一步询问她,她说: “不是的,我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 “哦,原来如此!”电视上报道的一些不孝子女遗弃老人的做法竟深深地伤害到了这个年幼的孩子,在她的心底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我便开导起她来: 不孝敬老人的人的确是有,但只是极少数。不要因为看到了一两个人的不孝行为,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对老人不孝顺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孝敬自己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老人的。就算万一遇到了不孝的子女,政府也不会饶过他们的,而且现在党和政府想了很多办法,让一些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

听了我这么一说,她的神情开始欢快起来,似乎解开了心底的一个疙瘩:哦,我懂了!老师……


最后,我又走回讲台,把刚才的问题又说了一遍。这次,同学们重又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我又再次仔细地数了一下同学们举起的小手。这次,一个也没有少,四十四只小手全部举了起来。课堂上似乎响起了坚定有力的呼应声:老师,放心吧,我们会永远是意志的强者!任何时候,任何困难下,我们都会珍爱自己美好的生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