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了苏东坡这首诗,也就读懂了人的一生

 eln 2023-03-15 发布于陕西

有真知,才有灼见

-

文章图片1

01 | 认知

人类的悲欢各不相通。

不同层次的人对苦难的感知,存在着一定的排异和费解。

比如说,一个普通人丢了10000块钱,会觉得很心疼、很心疼,对更加拮据的家庭而言,甚至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但是对于一个被骗子骗了10万元的,更高阶层的人而言,他可能会很庆幸:唉,幸好发现得早,剩下的100万保住了。

所以很多人质疑,苏东坡一生为官,大部分都是任知州,除了被贬黄州谪团练副使外,最低官职也是判官,相当于中央驻派到地方的厅级干部,他何苦之有呢?

况且,除了发妻王弗,他还娶了其胞妹王闰之,以及爱妾朝云。

但如果你详细了解了苏东坡这一生,或许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就像凯撒大帝的孤独,是最后站在古罗马城墙上端倪天下,发现再也没有了对手。

文章图片2

02 | 起伏

那年苏东坡20岁,第一次随父来到京城,花花世界,看什么都好。

次一年,他参加了会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皆是文坛领袖,正在酝酿着诗文改革。

试后,梅尧臣发现了一篇奇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极力推崇,于是就拿给了欧阳修过目。

欧阳修读后很诧异,连问了梅尧臣几遍:文中典故出自何处?

梅尧臣摇头,作答:文采飞扬,何必知道出处呢!

欧阳修不死心,回家查了一夜古籍,还是没有找到典源,然后仔细想了想这代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认为该是自己学生曾巩之作,所以为了避嫌,就判了第二名。

放榜拆名时,欧阳修和梅尧臣才知道,原来这是苏家苏轼的考卷,遂大加赞扬,并扬言:此子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可欧阳修不死心,在苏东坡登门谒谢时,又一次问了文章中的典故,苏东坡借用了孔融“想当然”之意,颇为豪放地说,又何必有出处呢!

这一言论与梅尧臣不谋而合,所以从那以后,欧阳修对苏东坡总是另眼相待。

文章图片3

可就在苏东坡要撸胳膊、挽袖子大干一场时,眉州传来噩讯,苏母病逝。

于是,苏东坡与弟苏辙归乡守孝三年。

人要倒霉,喝凉水有时候都会塞牙。

三年后,苏东坡还京,而苏辙则授渑池县主簿,所以分别时苏东坡有诗相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从人生境界上来看,这个年纪的苏东坡已经心怀若谷,所以当时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认为,这是天之骄子,将来必定指点江山。

更加厉害的是,苏东坡授官前还须参加一次制科考试,但他得了百年第一,于是授凤翔府签判,一起跟随的还有他的学生(亦师亦友)董传。

“桃李满门”原本是形容狄仁杰的,但是“苏门学子”真可谓是遍布四海,而此时的苏东坡才刚刚24岁。

文章图片4

三年后,董传学成欲归京参加科举,离别时苏东坡有言相赠: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董传离后,苏东坡任期将满,也准备还朝了。

公元1065年,28岁的苏东坡授任判登闻鼓院、充直史馆,可他的仕途之路才刚起头,父亲苏洵也过世了。

于是,苏家兄弟扶柩还乡,再次守孝三年。

还有更加让他悲伤的是,此间他的爱妻王弗也因病不治,与世长辞了,芳年27岁。

一晃,苏东坡就过了而立之年。

再回朝时,朝局风云突变,王安石开始推行变法,因政见不合,苏东坡上书论述新法弊端,王安石非常生气,便指使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谈论苏东坡过失。

无奈之下,苏东坡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那一年是公元1071年。

文章图片5

往后的事,如果要叙述详尽,恐怕得说上三天三夜,总之自此以后,苏东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直到终老。

我们就简单说一下他都在哪里做过官吧。

1074年,苏东坡知密州,依旧是三年任期,后赴徐州治水,两年后“乌台诗案”爆发,遂贬黄州。

1084年,苏东坡收到调令,复命汝州,途中痛失幼子,故辞官留在了常州。

1085年,神宗驾崩,司马光复相,苏东坡知登州,四个月后还朝,回到了开封,擢起居舍人、后接连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四年后,苏东坡厌倦了朝内“党争”,再次自请出朝,回到了杭州任知州,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苏东坡又被调往颍州任知州,随后是扬州、定州、宁远,最后被一叶扁舟送到了儋州。

儋州留下不朽功业后,苏东坡被调廉州、舒州、永州,此时他已经进入了人生末年,朝廷大赦,复朝散郎,并准其致仕归田。

一年后,64岁的苏东坡在常州安逝,走完了自己飘摇动荡、颠沛流离的一生。

做官,他是不成功的,从来没在一个任上超过四年,而且多数都是被贬走,“乌台诗案”还差点让他掉了脑袋。

但若是没有这些经历,我们可能也看不到“千古第一词帝”的诞生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黄州那四年的艰苦日子。

文章图片6

03 | 蜕变

在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后,新党成员就记下了这笔仇。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王安石的门生沈括偶然间得到一首苏东坡的诗,认为有诽谤朝廷之意,便以检正中书刑房公事的身份上奏给了宋神宗,当时神宗并未理会。

六年后,以舒亶、何正臣、李定为首的御史台,学会了沈括这招,于是卷土重来,把苏东坡的诗词翻了个遍,然后轮番弹劾,最终将苏东坡收入御史台大狱。

当时罗织的罪名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朝政,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总之,就是想让他死。

况,前又有《湖州谢表》“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之句,所以这一次神宗怒了。

文章图片7

实际上,此时的王安石已经致仕,回到金陵养老了,作为一代“文宗”,他还是明事理的,毕竟宰相肚子能撑船,于是他上书神宗,直言: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就这样,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东坡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并受朝廷监查。

所以黄州四年,苏东坡一直过得很苦,连生计都是问题,故自己开荒垦田,取号“东坡居士”。

磨难往往也能带来改变,正是这四年的困苦,才让苏东坡重新审视了人生,比如在《定风波》中他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临江仙》中他又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那里,苏东坡还完成了绝唱千古的“一词两赋”,开创了一代词赋之新风。

文章图片8

于是,他也渐渐理解了王安石,公元1084年他出黄州后,还刻意去看望了王安石,一笑泯恩仇,并约好了将来一起养老。

遗憾的是,赴汝州途中,他和朝云刚刚出生的孩子夭折了,心灰意冷之下,苏东坡决定辞官在常州养老,悉心陪伴家人。

期间苏东坡曾和好友参寥共游庐山,纾解心情,在那里他写下了一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东坡凝聚了所有智慧,在经历浮世万千后,所作的一首哲理性很深的诗。

曾经有人说过,苏东坡擅词,诗显弱。

犹记得李白登庐山,写下《望庐山瀑布》后,亦有时人言,以后不会再有人敢写庐山了,毕竟前有李白登黄鹤楼为崔颢搁笔一事。

未曾想,几百年过去了,苏东坡不但写了庐山,还写得毫不逊色。

文章图片9

苏东坡这首诗,美在意上,深在哲里。

人的一生就是个迷局,身处其中,往往很难看透,有时候,你真的需要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才能以窥全貌。

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比如有人贪财、贪名、贪权,觉得拥有财富和力量就能拥有一生,可在另一些人平凡人眼里,会觉得他们活得很累,处处都处心积虑,生怕哪一步走错了就是万丈深渊。

等有一天,他们暮年之时再回头望一望曾经的你争我夺,也会发现很无聊。

所以,读懂了苏东坡这首诗,也就读懂了一个人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