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财务自由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你好,我是徐娥。

“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目标,有些人甚至希望30多岁就能退休。

然而,从世界上的总财富和总人口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只工作十年就获得财务自由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追求这样一个不太切实际的想法呢?这并不能责怪大家,因为生活的不容易,人们会自然地渴望一种安全感。

至少,钱多一点,总是能让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窘境的概率小一点。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实现了财务自由,人的生活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实际情况和人们的想象其实差别很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家追求财务自由的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以及普通人怎样在没有那么多钱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1.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家想象中,财务自由能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这些:

选择职业时不需要太考虑工资收入的因素;去国外度假不太考虑预算;可以为自己的爱好花钱,不会舍不得;买大件商品入汽车可以直接付现金,不必分期付款;可以还清房贷;在亲友面前可以更大方……

由此可见,大家追求的财务自由不是有“花不完的钱”,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安全感和自由。

那么,那些确实获得了财务自由的人,他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那些改变呢?根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一条,没问题。

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但这不是说他们就少工作或不用工作了。事实上,绝大部分财务自由的人几乎不会完全退休,而是年纪很大了,仍然在参与工作,如巴菲特。

虽然有很多投资,但有机会低息借款还是会借。因为他们很会算账,如果自己的钱留在账上的投资效益高于房贷、车贷利息,就不会为了痛快一次性付清。

规划好自己的财务,特别是要做好风险防范。

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包括冥想和回顾过去。

看看,当一个人真的获得了财务自由,他想要的、得到的东西并不是过去想要的那些。

2.财务自由的核心和本质需求

所以说,当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时候,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主要是安全感和自由。应该说,这才是财务自由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安全感很重要。我们不希望因为一场大病或者说得罪了老板,人生就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安全感。

实际上这个安全感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善用社会的力量。只要社会福利如养老、医疗等制度逐步完善,大家在这方面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提升。

然后就是个人自由的问题。

其实我现在就算拥有个人自由。

我们不需要每天坐班,虽然也有各级领导,大家各行其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在我的古代文学课程里,我有绝对的话语权。

如果真的把追求自由作为目标,不一定需要很多的钱。

一个好的社会会给大家创造各种机会,尽量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税收调整社会财富总量。系统性提高后,完全可以实现大家的工作时间逐渐减少,从而获得在时间上的自由。

当然,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需要所有人一同来营造。

也就是说,与其指望通过挣更多的钱获得自由,不如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得尽量好一点,而且一同打造出一个更好的社会。

当然,你还是要稍微约束一下自己的物质欲望,少一点攀比。

再多的钱其实都不够花,因为人的欲望可以是无限的,而且没有成本。

财务自由是通向自由这个目的的手段,如果有其他方法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要只想着挣钱,甚至因为挣钱而失去了自由。

有哪些方法呢?我们下次再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