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故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你好,我是徐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魏晋名士们也不是玉洁冰清、一尘不染。

一个精神世界中的王子,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俗人。口不言钱的人可能十分贪婪,超然绝世的名士可能颇多俗念。

这一篇大家来看看“魏晋风度”的背面和侧面。

1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出身高门的谢安享誉士林,名士们认为其雅量足以镇安朝野,可是谢安本人高卧东山坚不出仕,俨然不事王侯恬淡谦退的隐士。

一方面大家迫切希望他出来挽救危局,一方面他自己却逍遥世外,朝野人士都在焦灼地期望、等待……

只有简文帝读懂了谢安,他认为谢安不会长期隐居遁世,一定会出山与人共济时艰。

为什么呢?

原来谢安在东山确实纵情于丘壑,纵意于林泉,泛舟于沧海,但他每次外出总要携妓陪同。

据此,简文帝断言:安石必出。因为:既与人同乐,必与人同忧。

畜妓是当时士大夫普遍的嗜好,谢安和别人一样离不开声色之娱,俗情未断就不可能高蹈弃世,从感情到思想都是”我辈中人“。

那么,谢安出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他只是在选择最佳出仕时刻。

简文帝是位窝囊皇帝,却不失为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对谢安独具慧眼。虽无济世之略,却有知人之明。


2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有愧色。

苏轼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书生想头戴乌纱帽,一书生想腰缠十万贯,一书生想骑鹤上青天,一书生则想三者兼得。

林语堂先生描绘理想的人生时说:坐美国的汽车,吃中国的饭菜,娶日本的太太,找法国的情人。

可见,人生的欲望是多方面的,居庙堂之高则思山林之乐,啸傲林泉又向往执笏朝端。除非条件限制或万不得已,我们既想吃鱼又想吃熊掌。

刘真长是东晋著名的玄学家和清谈家,许玄度是玄学家和文学家,王逸少就是书圣王羲之。三位都是当时上流社会的高人雅士。

超然世外的雅士也难免俗不可耐的念想。

许玄度去时任丹阳尹的刘长真府上做客,夜晚看到他家的床帐装潢豪华富丽,餐桌上的饮食丰美甘肥,不禁发出由衷的艳羡:

你在这个官位上所获得的享受,比我在东山丛林中所过的穷日子好多了,小心保住这顶乌纱帽吧。

刘长真回答说:你如果知道吉凶祸福在于各人自己的努力,我怎么能不保全这个位置呢?

这一官一隐的对话相比他们平时的高雅出群真是判若两人。

王羲之听到二人的闲谈后,多少有点鄙夷地说:假如古代的隐士巢父许由与那时的贤臣相会,大概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王羲之的话让刘、许二人都羞惭得满脸通红。

”身名俱泰“是一部分名士的人生理想。但事实上,这种既雅且俗的人生追求,往往使他们在仕途上进退失据,在生活中难以自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