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毒症皮肤瘙痒,推荐一个药浴方!

 mxb08 2023-03-15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更容易患此并发症,并且会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皮肤瘙痒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长期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图片

(网络配图)

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采用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No.1

治疗方法

处方:蛇床子、白鲜皮各30克,当归、大黄各20克,地肤子、野菊花、蝉蜕、赤芍各15克,川芎、细辛各10克,苦参5克。

用法:所有药物加水30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煎30分钟,取其药汁倒入适量的浴盆热水中(能浸泡到身体为度),药液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可药浴,药浴时患者躺入盆中,头外露,浸泡30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图片

(网络配图)

No.2

体会

皮肤瘙痒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皮脂腺分泌异常、皮肤干燥、汗液分泌减少以及钙磷代谢异常等有关,属中医的“风瘙痒”“痒风”范畴,患者脾肾亏虚、湿毒内聚,不能从水道外排,使得湿浊毒邪外溢肌肤,久病失于调理,气血不足,从而引起瘙痒等症。

中医认为,通过全身药浴可以排毒降浊,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同时药浴的热能有助于推动血行,活血化淤,促使药物进入肌肤内血液循环,发挥其药效。

方中的当归、川芎、赤芍可以活血化淤,疏通血行;大黄通腑泄浊;蝉蜕、白鲜皮、地肤子疏风止痒;细辛可以鼓肾气,通调二便。

图片

(网络配图)

诸药合用,可以起到疏风养血、活血止痒之功效,正是中医理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体现。

本研究资料采用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了皮肤的代谢循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3年 第0943期
编辑丨刘松雨
校对丨郑柯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