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雷激越苍龙隐:“捻军”兴衰消亡史与徒骇河最后血战

 陌名倾城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暴雨如注,旷野昏沉,狂风在天地间肆意呼啸。风雨之中,十余道策马飞驰的身影沿着河岸亡命狂奔,马蹄在泥泞的土路上不停激起大朵浑浊的水花。

此刻,身后的喊杀声稍稍远去,但众人已精疲力竭,胯下的战马,口鼻处隐隐有血迹渗出,似乎也到了油尽灯枯随时倒毙的地步。

而前方除了一片仿佛永远没有尽头的漆黑,便只剩身旁奔腾咆哮的徒骇河水,追兵转瞬即至,今夜看来已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文章图片1

随手扔掉武器,众人翻身下马,快步向河岸走去,十余道笔直的身影在黑夜中迎风伫立,沉默着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身前的河水仍然在翻滚着冲向下游,裹挟着泥沙的浊浪,一刻不停地拍击着两岸的杂草泥泞。而风雨呜咽,仿佛天地都在为英雄末路而悲鸣。

忽然一声惊雷响彻天际,明亮的电光瞬间撕裂漆黑的夜空。

穹顶之下,但见为首之人披散的长发已被雨水浸透,宽阔的胸膛上纵横交错着可怖的伤口,腰间的弹孔更是不时涌出大量的鲜血。

任凭狂雨倾泻,此人却无动于衷,虽是身负重伤,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伫立于惊雷闪电之下,状若天神……

1868年8月16日,捻军余部受困于山东茬平,在徒骇河最后一战中,西捻军全军覆没,号称“小阎王”的西捻军首领张宗禹率十八骑拼死突围后凫水而去,至此不知所踪。

神州震荡,双雄并起

谈到晚清的农民起义,可能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便会联想到太平天国运动,确实,这场前后持续14年、波及18省,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秩序。

文章图片2

但几乎就在太平天国席卷中国南方的同时,另一场同样波澜壮阔的反清运动——“捻军”起义,也在皖北应运而生,并从此与太平天国遥相呼应,成为当时长江以北反清运动的主要力量。

19世纪前后,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尾声,晚清政权江河日下的同时,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导致大量底层人民流离失所、贫苦无依。

清嘉庆、道光年间,黄淮流域更是连年遭受洪涝旱灾,蝗患肆虐、瘟疫横行,尤其是皖北的千里赤地之上,难民载道、饿殍遍野,而统治者居庙堂之高,对倒悬于水火中的民众既无能为力也漠不关心。

夜之漫漫,鹖鴠不鸣”,中国大地正处于变革前夕最黑暗的漫长夜晚,在清政府统治的缝隙之间,欲求苟活而不得的民众,只能在绝望中铤而走险,纷纷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紫禁城中养尊处优的统治者怎么会想到,这些暗中积蓄的微末力量,有朝一日,会如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如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

地处皖、豫、苏诸省交界的宿县、亳州、蒙县等“三不管”地区,中央管辖鞭长莫及,偏僻闭塞又盗匪横行。

为保卫身家财产、防止外来入侵,也迫于生存的压力,当地星罗棋布的自然村落之中,众多底层贫民以宗族为纽带,以圩寨为依托,自发聚众结社,由此构成了“捻党”的原始形态。

文章图片3

“捻”为皖北地区方言,聚而不散谓之“捻”,通常表示一股或一伙之意,这些大小不一、分布广泛的捻党,构成了一个个临时聚合而互不统属的团体。

但因其自身的宗族性和地域性,造成了捻众虽多,但彼此之间并无统属,捻党与捻党之间,有拉拢、合作,也时常因为各自的地盘和利益,爆发冲突。

而早期捻党的形成,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被动地解决活着的问题,因此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斗争诉求和政治纲领。

同时,捻党成员三教九流、龙蛇混杂,既有家境贫寒的下层民众,也有家产不菲的富农乃至地主,甚至包括私盐贩子、无业游民和各种流氓土匪。

这些人“居则为民、出则为捻”,“闲时散处村落,召则一呼百应”,而为了生存,捻众不仅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也时常干些偷贩私盐、打家劫舍、恐吓勒索的不法勾当。

文章图片4

此时的捻党,其性质更像旧时的江湖帮派,而远不是后来具有政治抱负的反清力量。但在长期的残酷斗争中,捻众逐步觉悟,队伍趋向团结、统一,并日益壮大。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由南疆蛮荒之地一路向北,攻武昌、克九江、夺安庆,并最终问鼎金陵。

太平天国运动暴风骤雨式的兴起和进军长江流域,极大地推动了以皖北为中心的黄淮流域捻党起义的蓬勃发展。

此后,太平军北伐经过安徽、河南时,捻党闻风响应,遍地而起;而西征攻克安庆进军湖北后,更是将捻党起义推向了规模更大的高潮。从此,捻党脱离自保结社的原始状态,进入武装抗清的新阶段,正式成为“捻军”。

捻军会盟,共同抗清

1853后,在皖北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浪潮中,涌现出了数十上百股大小不等的捻军武装,随着与清军、地方团练的不断斗争,有的时起时落、有的则迅速消亡。

而以张乐行、龚得树、苏天福为首的几支部队,则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捻军内部的三大主力。

文章图片5

1855年秋季,地跨皖、豫两省的各路捻军,齐聚亳州、蒙城交界的雉河集,举行了捻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雉河集会盟”。

会上各路首领祭告天地,歃血为盟,约定“众兄弟誓同生死”,“同心协力,共诛妖鞑”,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并决定建立黄、蓝、白、黑、红五旗军制,雉河集也成为了捻军的根据地和总后方。

通过会盟,终于将之前一盘散沙的诸路起义力量联合了起来,建立了统一的领导和组织。而捻军也从此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军队建制、组织纪律,统一的革命信条和明确的斗争目标。

但我们应该看到,捻军中各色旗帜的存在,仍然是根据前期宗族、地域形成的势力划分而来。

“雉河集会盟”也仅仅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捻军各自为战、互相独立的状态,张乐行作为总盟主,对各旗首领没有任免权,也没有实际的约束力。这也为不久之后其内部分裂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捻军同太平天国的初步接触 ,始于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皖北时。 当时太平天国还未将捻军视为可以合作的力量。

直到 1857年 ,太平天国经历天京事变后元气大伤 ,石达开负气出走 ,又加剧了太平军内部的分裂。

当时主持安徽军务、驻守桐城的太平军优秀将领李秀成 ,感到兵力不足 ,才开始采取联合捻军的政策。

而在捻军方面,经过雉河集会盟后虽然由分散走向统一,但洪杨内讧后太平天国攻势减弱,清军趁此喘息之机,得以抽调兵力重点对付皖北捻军。

此后雉河集两次失守 ,迫使张乐行等率主力南下怀远 ,沿淮河西上三河尖 ,但此时捻军既丧失了根据地,背后还随时有被清军攻击的可能,也感到只有与太平军合作才能共同抗敌。

此后,捻军主力继续南下,而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先后挥师北上,1857年初,双方在六安、霍邱之交半路相逢,胜利会师。

霍邱会师后,两军各有十万之众,军容鼎盛,众志成城,先后联手打下了正阳关、霍邱两地,由此捻军重新控制住了正阳关、霍邱、三河尖的三角交叉地带,形成了新的根据地。

文章图片6

此后,捻军蓄发易帜,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和领导,张乐行被封“征北主将”,五旗首领也各有封赏,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淮南战场局面一片大好。

淮南淮北,英雄难归

但是,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合作,只是在抗清的形势所迫下出现的。来自两广、带有宗教色彩的太平天国政权,和来自皖北、以宗族和地域为纽带形成的捻军,很难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太平天国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时时以农民起义的正朔自居,并不重视乌合之众的捻军,接纳其入伙,更多的还是希望捻军作为“南国之屏藩”。

而捻军加入太平天国,目的也是借助其力量摆脱不利的局面,作为独立的军事武装,也不愿意依附于太平天国,其根本目标仍是试图在黄淮之间“开创疆宇,以图王霸之业”。

这样的心态,导致捻军中大多数将领,并没有意识到联合太平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1857年开辟了淮南新根据地之后,在清军的疯狂围攻之下,三河尖、霍邱、正阳关先后失守,捻军被迫南撤至安徽六安。

后又因长期困守六安,战事无所进展,捻军部众军心动摇、士气低迷,1858年初,其内部爆发了著名的内讧事件——六安事变。

以刘永敬为首的蓝旗捻众坚持返回皖北老家,而盟主张乐行、白旗首领龚得树则主张继续联合太平军。最终,张乐行、龚得树联手诱杀刘永敬与其侄儿刘天台,随后,蓝旗部众因首领被杀愤而北归雉河集。

六安事变导致捻军中实力最强的蓝旗脱离部队,此后更有大批不满张、龚所为的捻众陆续回归皖北。至此,捻军正式分裂为南北两部,大部分捻军重回淮北独立作战,而淮南仅剩张乐行、龚得树、苏天福这三支队伍。

1858年后,张乐行领导淮南捻军在豫、皖、苏、鲁等地与清军继续转战,双方各有胜负,其间更配合太平军取得了击破清江北大营和围攻三河镇的重大胜利。

文章图片7

但斗争依然相当艰苦,尤其是淮南捻军攻克定远之后,控制住了淮河中游,切断了安徽清军的粮饷通道,再加上淮北捻军四处出击,引起了清廷的震惊,并加大了对张乐行部的围剿。

1860年末和1861年初,捻军首领同时也是张乐行重要助手的龚得树、孙葵心相继战死,至1861年秋冬,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失败,陈玉成救援失败北走庐州,张乐行困守定远,太平军和捻军在各自的战场都遭遇严重危机。

此时,湘军在长江流域对太平军的战争已占据主动,而清廷与英法联军议和之后,将主攻方向对准捻军。1860年冬,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统帅黄河南北各军由山东南下专事镇压农民军和剿捻。

1862年初,张乐行被迫放弃定远北走,联合淮北捻军及太平军马融合部及苗沛霖的苗家军共同攻击颍州,但围城的关键时刻,又遭遇盟友苗沛霖临阵倒戈降清,张乐行拼死突围后返回雉河集大本营。

此后,僧格林沁督师由鲁入豫,开始向皖北外围发起进攻,由于僧格林沁统帅了当时清朝最强的满蒙骑兵,外加河南、湖北、安徽各省清军全力支援,对山东、河南的农民起义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僧军入皖,捻军在前期遭受一系列失败后,内部出现大批投降者,抵抗之势迅速瓦解崩溃,僧格林沁拥重兵南下,直逼雉河集。叛将苗沛霖也适时地从南面北上夹击捻军。

大军压境,此时捻军主力若能提前突围至河南,尚有一线生机,无奈张乐行等捻军首领故土情结严重,对雉河集恋恋不舍,最终在犹豫不决中丧失了机会。

1863年3月,僧格林沁对雉河集发起总攻,在张乐行指挥下,捻军五旗尽出,集二十万之众列阵迎敌,但短兵相接的殊死搏斗以捻军的失利告终,捻军大本营雉河集失守,张乐行仅率百余人突围至宿州,后被人出卖不幸遇害。

雉河集失守,张乐行遇害也标志着前期捻军运动的彻底失败,但不久之后,一支更加强大、面貌焕然一新的捻军队伍将以全新的姿态跃马扬鞭、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

文章图片8

以吾魂魄,塑汝金身

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围日久,已是危在旦夕,2月,扶王陈德才由西北引兵回援,结果大军行至半路,天京已然告破。

勤王兵将顿感彷徨无依,最终于当年9月兵败安徽霍山黑石渡,二十万大军或战或降几乎全军覆没,扶王仰药自尽,只有遵王赖文光率五千残兵浴血突围而出。

文章图片9

而此时,雉河集战败后捻军中幸存的张宗禹、任化邦等将领,也领兵一直徘徊在河南、湖北等地。

1864年11月25日,两支劫后余生的队伍会师于鄂北枣阳。此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及捻军大本营均被攻破,急剧恶化的外部环境和严重的军事危机,相同的命运与遭遇,将同样流离失所的两支部队紧密地团结了起来。

随后,赖文光对会师的部队进行整编,将太平天国的军事纪律和制度运用于新的队伍之中。

整编后的部队,虽仍然保留了旧捻军传统的五旗军制,但建立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统一了纪律和行动。

思想层面,新军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过去打家劫舍,小富即安的局面,而是具有了复兴太平天国事业,推翻满清王朝的明确政治目标。

这支由残存的农民起义军重新改编整合而成的部队,既有旧捻军的血肉和骨骼,又融合了太平天国的精神与魂魄,经过休整与磨合,一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统一和强大的“新捻军”,在历尽劫波之后浴火重生。

文章图片10

而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廷出于遏制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势力的目的,湘淮军都立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裁撤,同时开始大力扶持僧格林沁继续追剿捻军。

新捻军枣阳会师之后,迅速取道襄阳东进河南邓州境内,随即偃旗息鼓预设埋伏,在此给予追赶而至的僧军以迎头痛击。

此后,僧格林沁部屡屡遭受新捻军伏击重创,不可一世的科尔沁亲王恼羞成怒,一路衔尾急追,但新捻军整编后,采用“易步为骑”的新战术,部队机动性大大增强,纵横驰骋,行踪飘忽不定。

此后连续数月不眠不休的长途奔袭,从河南到山东,清军追击部队精疲力竭,僧格林沁也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1865年5月18日,新捻军将孤军深入的僧格林沁部六千人诱入曹州府高楼寨,一举将这支满清最后的骑兵部队全歼。

文章图片11

捻军高楼寨之战

僧格林沁阵亡,清廷朝野震惊,不得不再次启用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剿捻。

曾国藩吸取了僧格林沁盲目尾随的教训,根据捻军飘忽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方针,在重点区域设防,并利用运河、黄河、沙河、贾鲁河等河流“划河圈地”,同时在包围圈内坚壁清野,利用机动部队分兵追剿,企图将捻军逐步驱赶、压缩,然后困于一隅之地,从而达到全部消灭的目的。

但由于湘军已遭大面积裁撤,而曾国藩又难以调动手下淮军,地方部队、团练互相推诿,导致曾国藩的计划虽然很具有针对性,但却在短期内无法奏效。

而清廷又迫切地希望迅速剿灭捻军,一时之间难见成效,朝廷降旨严责、御史弹劾不断,曾国藩心灰意冷,上书请辞。

晚清政府慰留其出任两江总督,而安排曾经的淮军主帅李鸿章出任钦差大臣,继续督剿捻军。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

就在清廷更换剿捻主帅的同时,1866年10月河南中牟,新捻军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为长期的流动作战,部队无法得到及时的修整,物资补充也比较困难,赖文光遂决定于将部队一分为二,由张宗禹率部分人马西进陕甘,联络当地农民起义军,是为西捻军。而赖文光则继续在中原腹地与清军周旋,史称东捻军。

而李鸿章上任之后,依然沿用了曾国藩的既定战略,只是鉴于曾国藩分防太广,难以奏效的教训,改为“扼地兜剿”的战法,即力图将捻军“蹙之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

文章图片12

1867年2月,东捻军意图在山东渡过运河到达东部富庶地区进行休整,渡河失败之后,遂转头由山东经河南,意欲由湖北入川,建立根据地。

其后在湖北京山多次抢渡汉水失败,在尹隆河又遭遇湘淮军最强的鲍超和刘铭传部联手围攻,损失惨重。

东捻军入川计划就此破产。转而东向山东胶莱河以东进军,以求觅粮就食。但不慎进入三面环海、一面阻河的胶东半岛绝地,活动范围被不断缩小,只能在山东、江苏间来回逃窜。

文章图片13

1867年11月,撤至江苏赣榆地区,准备修整,不料遭刘铭传部突袭。鲁王任柱混战中被叛徒偷袭而亡。只剩遵王赖文光率残兵突围南走,不久也在扬州被俘身亡,东捻军正式宣告灭亡。

而东捻陷入重围之际,赖文光曾遣书张宗禹,向西捻求援。张宗禹得信后,立即率精骑趁黄河冰封,踏冰过河东进山西、河南,随后采用了“围魏救赵”之策,率部直扑直隶,兵锋一路克捷直抵北京卢沟桥边,清廷为之在京师戒严。

但西捻军进入京畿重地后,立即遭到李鸿章剿捻大军的围攻,西捻军两万余人辗转于鲁西北,最后又被困于运河、黄河、大海之间的狭窄地带。

文章图片14

恰逢连日大雨,捻骑不能奔驰,机动性大受限制。1868年8月在山东茌平最后一战中溃败,全军覆没。西捻首领张宗禹率十八骑突围而出,投徒骇河后不知所终。

至此,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年之后,另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武装——捻军也走到了尽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