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设计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探究

 渐华 2023-03-15 发布于安徽

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关注程度的提升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意境的追求,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在国家提出振兴乡村、美丽乡村,是城市的人民,乡村的人民对于美好人居环境的渴求更甚。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和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这不仅给环境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就业环境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除此之外,现阶段的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和专业成果的产出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所以各高校的相关专业都应该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合作育人的模式,树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优势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为学校、企业、科研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有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繁荣发展,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的进行开拓创新,完善教学内容。在进行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确保本专业学生对于新业态有着正确的认知,理解新业态的内涵。新业态指的是在市场供需关系当中,各行业领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外部产业链和企业内部的价值在不断融合,而且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行业内部各个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进而产生了新业态。处于新时期发展阶段的学生们应该认真审视自身对于传统环境设计的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将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积极与新业态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明确现阶段的市场供需关系,了解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新业态的环境当中认真的解读和分析政策,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最大。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改革,课程创新以及课程思想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相关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当好了教学设计者和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拓展教学领域,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们的各项能力,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倡导教学改革,将重点内容放置在优化教学环境,设计课堂组织情况等,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专业素养、能力进行持续的关注,通过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注重因材施教,还要积极的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通过实践考察等手段做好课堂的课外延伸工作,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进行创新,进而提升学生们对于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鼓励他们进行创意以及思考,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们积极的进行教学探讨、学术论坛等一系列的工作,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们的科研能力培养是政产学研育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长期性以及全局性,这就导致了它具有既复杂又特殊的多学科交叉特征,所以课题研究能力在加强学科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当代学生肩负着对社会、经济、市场高速发展的责任,所以应该满足政府的政策要求,从内涵出发,通过新业态的范围分析,明确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从而带领学生们开展对应的学术研究,积极鼓励学生们参与设计类竞赛,并参与到实践工作过程当中,这样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也要与企业进行积极的交流合作,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能应用企业先进的管理办法,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保证学校教学研究成果得到丰富。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技术得到了创新。环境设计专业的技术也正在创新变革当中,技术的变革能够推动艺术类课程创新与教材体系的整合优化,因此应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现阶段行业内的市场实际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注意文化科技的融合,同时也应该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需求,这样才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对该产业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专业的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完善。

“政产学研”的育人模式,从专业建设、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考虑,将“教、研、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充分重视项目的设计,在环境设计的专业过程中开展具有综合性、服务性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知识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建立出合适的课程体系。

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科学引导,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政策引导体系,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此外还应该建立起多渠道融资投资模式,这样高校就能够借助多种渠道开展人才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能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这对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也是极其有利的,发挥出了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育和服务工作,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也会对当地的市容市貌、环境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促进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育人服务体系,保证地方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推动科学计划的“动态对接”。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而言,其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二是科学研究的创新。在科研创新方面,为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动力,在这一点上,高校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的发展相容,二者可以通过科研合作的方式,加强动态的合作和对接。大学不仅要对地区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科学探索,还要更好地为地区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此外,当地政府和企业也要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提供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支持,从而为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平台间的动态对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高校都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如设备、教育、人力等,一般而言,大学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等都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教育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地方政府的服务资源、科技资源等则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应该进行动态的对接,这样才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互补以及优势兼容,同时也能够促进各个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

应该以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为主要内容,开展学校的实践实习工作,同时也要与新形势,新业态进行融合,积极的与科研单位展开学科交叉综合性理论研究,并展开相关课题,学校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可靠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共赢。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的开办设计讲座,开展工作坊的讨论,积极邀请行业内优秀的创业者,设计者来做学术报告,这样才能够将实践成果引入到校园当中,同时也可以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解决现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也要与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构建出特色的核心课程,同时也要将本专业设计到的软件、材料、工艺等知识与创业案例融合在一起,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要对专业教师的能力进行提高,可以将他们派遣到企业当中进行进修,这样能够将学校和企业的各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而体现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育人模式价值。

近几年来,高等院校一直致力于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并切实地提供了人才的支持,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面向未来,面向区域的课程研究,所以在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对传统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发挥出当地教学资源的价值,建立出智慧型的环境设计实践基地,积极地将课程研究目的、信息技术手段、专业软件以及新型设备,将建筑、环境、设计方案等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过程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可以理性地思考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将其改正过来。另外,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对现阶段环境设计专业常见的材料以及工艺对学生们展开培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对新型工艺的认识,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进行更多的思考,了解现阶段市场环境所需要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培训,让学生们在小组实习的过程当中进行头脑风暴,充分融合各种创意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也可以适当的培养一部分学生的领导能力,还要利用智慧型实习基地,让学生们对现阶段市面上的科技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校处于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并逐步的挖掘地方特色,开展对应的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有专业特色的、有院校特色的、高层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地区特色的教学质量表、对人才培养质量表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一套以“政产学研”为基础的、以新形势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为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质量表的建立奠定基础,确保开发出来的政产学研育人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能够为学生们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政产学研”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种符合当前产业和社会市场的需要的发展趋势。政企合作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校本与企业需求、产业科研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开创了高校与产业合作、与产业共享“多赢”的新局面,拓宽了专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校与地方的发展,实现了高校与地方的良好互动。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产学融合”与“研学融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田晨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讲师,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6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