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袁松风:探金文宝藏 开古玺时风

 黄俊俭书法 2023-03-16 发布于河南

《书法导报》访谈 

袁松风 19747月生于河南洛宁。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国篆刻艺术院第二届研究生班。中国书协会员,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河南印社理事,洛阳市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

荣获全军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四届三等奖、第三届优秀奖、全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法展三等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优秀奖。篆刻作品入展第七届西泠印社国际篆刻选拔赛,入展西泠印社“百年西泠·翰墨春秋”、“百年西泠金石华章”大展。


探金文宝藏  开古玺时风

——袁松风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10年前,我们在广西平南一起参加活动时,你曾现场为我刻过一方印,你娴熟的技艺、清雅空灵的印风至今令我记忆犹新。近年来,你在书法、篆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次在全军书法展和西泠印社举办的海选中获奖。目前,你的书法、篆刻创作情况及方向是怎样的?

袁松风:那时候,我刚刚从中国篆刻院研究生班毕业,在这之前,我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学习小篆和明清平正一路篆刻。自2013年前后,我的创作方向也改为金文的学习和实践,平常临摹学习的是金文,书法创作使用的是金文,篆刻创作使用的还是金文,我的创作思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像不像古人,有没有自己,有没有空灵的意境,定为我书法篆刻创作的目标和标准,创作出了一批金文风格的书法作品和与之相类似的篆刻作品。目前,金文成为我创作生活的主要内容。我想,开发金文的无尽宝藏,不断创作出金文风格的作品,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黄俊俭:你经常讲金文是无尽的宝藏,为什么?那么,该如何学习金文?学习中又应该注意点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袁松风:金文是指铸造和錾刻在先秦青铜器上的铭文。因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周代以前把铜称之为金,因此金文也被称为吉金文字,又因青铜器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和生活用器,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在书法中,一般又称为大篆或籀书。

金文广义上也包括古玺印上的文字,是我国文字早期的形态。与甲骨文相比,字数更多,字形更加规范,在书法风格方面,工艺铸造的金文脱离了甲骨文的契刻单薄方硬的状态,达到了线条圆润饱满,结构工整平稳的水平。

商代的每篇铭文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字形结构严谨,笔画有肥笔现象,雄劲遒美,瘦劲挺拔。西周是金文的鼎盛时期,也是最成熟的形态,书法风格总体上是朝着规整方向发展。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大转变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列国兴起,在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的金文异体朋兴,千姿百态,蔚为大观,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同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局面。

这些金文作品在书写的过程中,已由实用的工具性,逐渐向兼有艺术性的方向转变,由于书写者对艺术美的不同追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由于“睿哲变通,意巧滋生”,线条从对称、粗细、疏密、轻重、欹侧等变化中,含茹着丰富、深邃的美学意蕴,在今天看来,富有极大的艺术魅力。金文铭文从商代早期产生,经过商代晚期的简铭期到西周时期的长铭期,至战国晚期逐渐衰落,大约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变化,伴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目前,已知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约16700件左右,其中商代有铭文的青铜器约4500件,金文总数灿若星辰,不计其数,仅商代金文就达1500个字以上。1964年,河南洛阳北窑村西周墓地出土西周早期的伯懋父簋,器底墨书铭文“白()懋父”,同出的还有蔡叔戈、尧氏戈、史矢戈、封氏戈等都留有墨书。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极罕见的西周人墨迹,所见墨书,自然古朴,神韵千万,与甲骨笔书并辉,源流相承,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当时一代金文书家的作品和运笔方法。

金文书法与篆刻是相通的,学好了金文,就为古玺印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今,金文的高清印刷品字帖品类繁多,唾手可得,为金文的学习临摹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金文数量之多,水平之高,内容之丰富,为我们学习金文书法、古玺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宝藏。但就目前来看,对金文的学习、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

在此,借丛文俊先生《先秦金文书法的学习与借鉴》一文中的三段话,与有志于学习金文的同道共勉:

据笔者观察,今人学习金文书法,起手多自近现代乃至于当代名家为始,或借助吴昌硕石鼓之法,或借助小篆之法,或借助装饰之法,或借助时尚中的夸张变形及改作之法。有些取法清贤,如杨沂孙等,而后略作其他选择,大体不涉古法。前些年大展多见的出于西周金文的作品,唯《散氏盘》一枝独秀,作者互相陶染,面目皆自相似,几乎没有直接临习《散氏盘》原拓者。此外,有些人热衷于中山王三器题铭的装饰性书体,其画字之弊较铁线篆尤甚,且学习多据摹本字书,极尽纤巧之能事,格调卑下,不值得提倡。

……其结果是书体虽古,却实为新风,古体字形只是作为一种素材被拿来改造以敷时需,好一点的有其躯壳而无其灵魂,差一点的已经面目全非,形神俱灭。

根据笔者学习金文书法的经验,要想不走弯路,不堕时俗,就得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其步骤是识字、记字、摹字、解字,过了字形关再进入通篇的读帖、临帖,以熟悉古法布局和变化,入一帖再换一帖,以形神兼备为宗旨,积功日久,即可以尝试按照心意自求变化,或重在用笔,或重在字形篇章,循序渐进,“我”意逐步凸显,最后是创作,是《书概》讲的从“我入于古”到“古化为我”的总结过程、运用过程。

黄俊俭:秦汉印被誉为我国印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印宗秦汉”的理念是从元代萌芽,至明代后期成熟,成为学习篆刻艺术的基本途径。“印宗秦汉”作为创作理念,为诸多个性鲜明印风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审美启迪与风格支撑,凸显出篆刻艺术创作理论指引、学术指导的重要特点,在篆刻思想史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也一直贯穿于当代篆刻艺术的创作实践。请你谈谈对“印宗秦汉”的看法,以及篆刻作者如何在对传统的继承、借鉴与利用中寻求创新的路径?

袁松风:“印宗秦汉”是个大问题。我在这里着重说明两点,一个是“印宗秦汉”是广义上的篆刻取法范围,包含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朝代各种文字和印章形式,其中古玺和明清流派印都是它的范畴,并不是说它们就不可学,不能创作这样风格的作品。不能简单地认为“印宗秦汉”只是篆刻初学者锤炼技法基础的一般性要求。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在同一展览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完全符合“印宗秦汉”的精神。如果我们只是狭隘地理解为让大家刻几方汉印或几方秦印投稿,就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了,也不符合中国书协倡导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多元包容、艺文兼备”的创作理念。

袁松风作品

“印宗秦汉”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等思想一脉相承。所谓“宗”不是唯一、只此一家,而是表现在审美、修养、精神和境界层面上的追随,是从源头上体会古人“看似平平无奇而殊不易”的治印状态,真正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将植根传统、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体现在创作上。“印宗秦汉”最重要的是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雄浑、雍容自信、古朴端严的艺术格局和正大气象,通过有明确目的的、创造性地临摹,汲取秦汉印精华,使自己的作品接续秦汉精神,不断为自己的篆刻创作注入既古且新的艺术元素,不断开拓秦汉印临摹创作的新途径、新境界。

另外,“印宗秦汉”作为创作主题理念,说到底是强调篆刻创作路子要“正”,对篆刻艺术的理解要“深”。一切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印宗秦汉”是篆刻艺术传统中的主脉,继承其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篆刻艺术。“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以秦汉印所体现出来的优秀艺术精神为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在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形成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更加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古玺和金文风格多样,变化多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择其一种深挖细研,把握好篆刻创作的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作者今日朝东,明日朝西,方向目的不明确,导致风格上不一致,学习多年仍然不能确立自己的风格面目,这一点当引以为戒。

黄俊俭:最后,请你谈谈书法和篆刻创作、书法和边款创作的关系问题。

袁松风:第一,书法是篆刻的根基、是源泉,特别是篆书,练好书法是刻好印的关键,练好书法对篆刻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书法滋养篆刻,刻印与临习书法不可偏废。这个理念非常重要,也是刻好印的关键之所在。许多人刻不好印,找不到原因,我认为要多从书法水平上去挖根源。有人说,自己刻印逢字必查,还用练字吗?要知道查出来的字只是古人的,没有你自己,还要把这些古人的文字转换成自己的文字体系,刻出来的印才是自己的面目。

第二,现在边款刻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长,刻印的时间不足刻边款的五分之一,有本末倒置之嫌,边款只能是印章的一个补充,边款占用太多时间,挤占了刻印的精力。篆刻水平上不去,只在边款上费时间,以求边款多而长,来增强印屏的冲击力,此风不可助长。

第三,应该把自己高超的书法水平带进边款创作,让篆刻水平与边款水平一致起来,带上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不是千人一面,分不清你我,从而全面提高篆刻艺术的总体水平。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袁松风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3年3月15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七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