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分食用油被检出塑化剂,常吃易致癌?提醒:4种油,应尽早拉黑

 ha888cz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炒菜、炖汤、蒸煮等是日常常见的制作菜肴方式之一,除了需要食盐、酱油、味精等配料的调味,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食用油,食用油可以提香、增添色泽。

健康合理的用油,对于菜的美味,人体补充能量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一些食用油被查出塑化剂,吃了不仅对健康无益,甚至会致癌,这是怎么回事呢?不妨了解一下吧!

文章图片1

部分食用油被检出塑化剂,常吃易致癌?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持续关注,一些食用油抽检出现问题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让很多人更加关心自己购买的食用油是否安全。甚至有相关报道称,部分原因是检测出塑化剂成分,经常使用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油及其相关包装材料中不得添加。但为什么抽检的油品中,70%都含有,有的还超标呢?

可能的原因是:用于制油的原料在制油前已被污染,或在包装等步骤中,因使用含有它的塑料而造成迁移。

文章图片2

因为这种物质易产生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极性物质,且为脂溶性物质。故易从聚合物中迁移至食品中,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食用油无论是原料、加工、生产还是包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污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文章图片3

提醒:4种油,应尽早拉黑

1.开封时间过长的油

油是有保质期的,开封后的油,因为容易与空气氧化,会加速变质。即使还在保质期内,如果开封后没有妥善保存,也很容易增加油污感染的风险。因此,每次开封后,建议尽量在3个月内食用完。

如果发现家里的油有“哈喇味”,请不要继续食用,这是油脂氧化酸败所产生的气味。 “哈喇味”油不仅会降低风味,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文章图片4

2.反复煎炸的油

研究对6种常用食用油进行了调查和实验,重复使用3次后,油中致癌物可增加10倍,重复使用7次后食用油中致癌物增加30倍次。

可见,反复煎炸油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多次使用的油品中的苯、丙烯酰胺、杂环胺等成分会大量析出,有必要尽可能避免重复使用油。

文章图片5

3.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是一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项由加拿大教授索萨发起的研究,分析了5项涉及超过100万人的研究,最充分的证据证明饱和脂肪有害健康。

但人造黄油中的板型并没有死亡风险,来自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风险增加了 34%。其中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 28%,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 21%。

文章图片6

4.自榨油

虽然油脂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但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的卫生得不到保证,就有可能污染新榨出的油脂。同时,由于榨油机常年不清洗,上面肯定会残留一些油脂。

这些残油大部分已经变质,当我们用它们来榨油时,新榨出的油可能会受到污染。如果我们在吃刚榨出的油时能闻到异味,多半是油被污染了。

文章图片7

延伸:合理选择油品很关键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压榨,一种是浸出。压榨工艺成本较高,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保存更充分,有害物质更少,而浸出过程的成本低。

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处理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此,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一定要选择压榨油,而不是浸出油。合理选择油品,并不意味着选择营养价值高、能带来健康益处的相关油品就足够了。

文章图片8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尝试改变使用单一食用油的习惯,适度增加食用油的多样性。注意多样化的选择,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所含的不同营养成分在不同的油品中,更有利于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