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 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名医经验选

 一凡e2qfuian1d 2023-03-16 发布于山西

Part1


王子瑜诊治经验

(1)活血化瘀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内阻,治疗上自然以祛瘀为先。基本方中多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如莪术、水蛭、桃仁、丹参等,活血化瘀,消瘤散结的同时,注意祛瘀生新,以调畅气血为目的。

(2)审证求因:内异症中,虽然瘀血为致病因素,却是各种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因气滞、寒凝、热灼、痰湿、气虚、离经之血为血瘀,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应辨明造成瘀血的原因,或疏肝理气,或温经散寒,或清热凉血,或祛痰利湿,或健脾益气等,以达治病求本之效。王老认为本病多为肝气不舒,且病位多在胞宫胞脉等肝经所过之处,故临床以气滞血瘀为多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方中选用延胡索、乌药、乳香、没药等行气之品以助气行血而活血。此外,寒性凝滞,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故王老还配伍肉桂等温经散寒之品,以温通血脉,以达到气血调达,祛瘀止痛的目的。

(3)注意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而致的痛经以实证为主,但女性月经生理的特点却是周期性的变化的。冲任血海从满盈到溢泻,从逐渐充盈到空虚,故经前期和行经初期以泻实为主,月经后期和经后期以补虚为主。此时王老常配以八珍益母丸或合用圣愈汤加减,以扶正祛邪。其次,本病的疗程长,久用破瘀之品,恐伤其正,故方中以丹参为主药养血活血,配以肉桂温阳,鼓舞气血生长,使气血充调,瘀血自去。


Part2


朱南孙诊治经验

(1)自拟血竭散治疗内异症:朱老总结先贤和当代医家的经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达邪、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根据此治疗原则,自拟血竭散,并随症加减。血竭散以血竭破血生新、消滞定痛为君;蒲黄活血祛瘀止痛为臣;佐以三棱、莪术、生山楂破血散瘀,以消瘕散结;柴胡、青皮、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又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全方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扶正达邪。如经前乳房胀痛,行经量少且腹痛剧烈者,蒲黄宜生用;经量多者,原方服至行经期即止。经量少者,可加丹参、赤芍;痛甚者加制乳没。经量多且有瘀块者,去三棱、莪术、川楝子、延胡索,蒲黄宜炒用,五灵脂、仙鹤草、益母草、大黄炭、三七粉。经量多伴有肛门坠胀、大便次数增多者,蒲黄宜炒用,加煨姜炭、山楂炭、大黄炭。下元虚寒,少腹冷痛者,加葫芦巴、炒小茴。脾虚纳呆者,加党参、炒白术。伴有盆腔炎症者,加刘寄奴、石见穿、红藤、牡丹皮、蒲公英等。

(2)内服外治并用:本病病位在胞宫、胞脉,用汤剂配合破血祛瘀、消积散结药物灌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灌肠药物选用丹参、石见穿、赤芍、三棱、莪术。

(3)活用药对:朱老临床常用药对治疗内异症,方便灵活。如:蒲黄配赤芍,活血止痛,为治疗内异症的常用药;三棱配莪术,破血祛瘀、理气止痛,为治疗本病要药;柴胡配伍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于经前乳胀痛经者尤佳;延胡索加川楝子,延胡索破血消癥止痛,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为本病痛经常用药;血竭和三七,既散瘀行滞又止血定痛,为经量多者必用之品,配合大黄炭使用,止血又无留瘀之患;乳没相配,功效为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是痛经止痛的首选之品;蒲公英配以红藤,清热解毒,是本病伴有盆腔炎首选药对;石见穿合刘寄奴,活血通经止痛,适合盆腔瘀滞癥积如巧克力囊肿等病;蒲黄与五灵脂,治一切血滞腹痛;青皮和陈皮,青皮破坚散滞,陈皮理气健脾,可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


Part3


夏桂成诊治经验

(1)化瘀止痛:内异症既然表现血瘀症状,大部分伴有痛经的主症,因此化瘀止痛法,是必须运用的。方药如钩藤,紫贝齿、炒当归、赤芍、五灵脂、延胡索、苍术、肉桂,全蝎粉、蜈蚣粉另吞,广木香、川续断。一般经行即服。连服35剂,经净停服。如此用药虽有一定的止痛行经的效果,但是病情严重者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助阳消癥的药物,至行经时加入一定量的化瘀止痛药物效果较好。

(2)补肾助阳:内异症的瘀结与肾阳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阳气,不仅能推动气血的运行,而且有助于血瘀病患者的吸收和融化,同时对水液的运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阳气不足时,不仅使血液停滞成瘀,水液也会有所积聚。运用补肾助阳的方法,一般首选毓麟珠、右归丸、定坤丹及助阳消癥汤等方药,其中以山药、人参、黄芪、川续断、菟丝子、紫石英为基本方药。然而补肾助阳,不能忽略与补阴相结合,乃阴阳互济之理,其次结合健脾,补肾健脾,互相为用,相得益彰,以增强温补肾阳之作用。

(3)益气补阳:内异症患者存在着神疲乏力,小腹与肛门坠胀等气虚下陷的症状,服用较强的活血化瘀药之后,气虚症状可能加剧,因此,益气补阳有助于缓解症状。补中益气汤和举元煎是常用的组合方。在活血化瘀的方组基础上,加以黄芪、党参、甘草、升麻、陈皮、柴胡之品,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4)疏肝宁心:疏肝宁心法在内异证的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的兼治法,甚者在某一阶段中也可算作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根据夏老临床观察,内异症患者兼夹心肝症状者,亦系为多见。虽然,心肝在本病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是不能忽略其对本病症的形成和发展的一定影响,而且心肝在疼痛的发作上有重要的意义。所谓“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痛脉多弦,弦脉属肝”,且心藏神,肝藏魂,神魂与精神意识的活动有关,肝脏与冲脉亦密切相关,不仅藏血以支持血海不足,而且肝主疏泻之功能亦差,肝气疏泄不利,又将形成肝郁气滞,冲任经血之排泄必将受到影响,从而促进血瘀形成和发展之可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肝郁气滞,窒痹阳气活动,从而影响气化,影响脾肾,不仅致瘀,且对水湿、痰脂之代谢不利,必将形成膜样性血瘀。心与肾的交合,有着协调阴阳平衡的作用,前人曾有:“欲补肾者,先宁心之说,只有在心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阴阳的调复,阴阳调复,特别是阳气恢复,才能有效地控制内异症血瘀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他常在补肾助阳,或益气助阳法中,常须组合越鞠丸、逍遥散或柔肝泻肝的方药,同时加入合欢皮、钩藤、远志、广郁金、莲子心等品,是治疗本病必须组合的一种方法,不可忽视,而且告诫我们辅以心理疏导,要注意心理疏导的长期性、反复性、针对性等,才能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                                                


Part4


蔡小荪诊治经验

蔡氏将内异症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治之。这五个类型是:

(1)痛经,化瘀止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和其他瘀血性痛经不同。痛经特点是:经下越多越痛。治疗当遵守“通则不痛”的原则,以化瘀治本为主,用药又不能专事祛瘀通下,应采用促使瘀血溶化内消之法,即为“消瘀”。以当归、丹参、川牛膝、赤芍、制香附、川芎、桂枝、没药、炒蒲黄、五灵脂、血竭(内异I方)为基本方,理气活血定痛。

(2)崩漏,以通求固:临床治疗崩漏,多遵循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方法,若出血日久或暴崩,则急者治标止血。内异症的崩漏,乃因瘀血停滞阻于胞脉,新血不得循经所致,故治疗当谨守病机,以化瘀澄清为主,不可纯用药止血。以当归、川牛膝、赤芍、制香附、熟军炭、生蒲黄、丹参、花蕊石、血竭、震灵丹(内异Ⅱ方)为基本方,化瘀止血止痛,对于经量多而兼痛经者尤宜。

(3)发热,祛瘀为要:蔡氏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内异症的患者中经前发热占有相当比例。与由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气血营卫失调所致的经期发热不同,本症的发热属瘀血留滞胞宫,积瘀化热引起。治法当活血化瘀,以茯苓、桂枝、桃仁、赤芍、牡丹皮、皂角刺、鬼箭羽、石见穿(内异Ⅲ方)为基本方。

(4)不孕,分期治之:此类患者,经净后至排卵期为第一期,治以育肾通络法,用茯苓、石楠叶、熟地黄、桂枝、仙茅、淫羊藿、路路通、公丁香、川牛膝合内异Ⅱ、Ⅲ方。排卵后至经前3~7天为第二期,治以育肾温煦法,以生熟地、茯苓、石楠叶、鹿角霜、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旱莲草、女贞子、怀牛膝合用内异Ⅲ方为基本方。经前数天至经净或痛止为第三期,治以化瘀调经止痛,拟用内异I或内异Ⅱ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基础体温双相并相对高温者,化瘀之品须在经来后使用,慎防坠胎。

(5)癥瘕,消癥治本:癥瘕是本病患者共有的症状,兼存于各种类型中,为内异症的根本。蔡氏以“血实宜决之”法则,于经净后以内异Ⅲ方消癥散结。因其病程较长,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本文摘自张丽君,李杰编《妇产科病中医经验集成》,特表致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