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的制作方法

 qsp1960 2017-08-30
专利名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的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肛门给药制剂,具体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占适龄妇女的30%。育龄妇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临床表现为痛经,50%合并不孕。目前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异常,子宫缺血、缺氧、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和子宫峡部神经丛的刺激等因素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以及由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等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西医的临床用药常为消炎痛(25mg,1日3次口服)或乙酰水杨酸(0.3g,1日3次口服),应用1-2日或疼痛消失后停药。镇痛药物常伴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白细胞下降,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因此副作用较大。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来缓解病症,以消除或缓解疼痛,但停药后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50%)。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寒凝”是痛经的基本病机,所以“理气活血、温宫散寒”是中医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症,归属“痛经”、“徵瘕”范畴,为离经之血蕴积于下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液具有“浓、粘、聚”等特点,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病因除经血倒流外,还有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因此它的基本病理是“瘀”,兼有肝肾不足和痰热。
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CN 1444979A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但其组方和功能均与本发明不同。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效中成药,其他治疗妇女痛经和月经不调的中成药,如,用于肝郁气滞的香附丸、妇科调经片;寒凝气滞的腹痛丸、艾附暖宫丸;血瘀停滞的当归丸、妇女痛经丸;气血不足的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等;以及月舒痛经宝冲剂、痛经调理太太口服液、痛经灵冲剂等均与本发明的处方、功能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使其具有活血化瘀、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为寒热标本兼治、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由水蛭、延胡索、徐长卿、川牛膝、皂角刺、五灵脂、蒲黄7味中药组成,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
本发明使用时,将7味中药按处方量用量粉碎、混合,用水煎、醇提方法提取,制成浸膏,再添加辅料制剂成型。
本发明治证皆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小腹,妇女月经与冲任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本证属虚实寒热错杂,故非纯用祛瘀之法所宜,当以温宫散寒与扶正、清热、祛瘀并用。方中水蛭味咸,性平,破血逐瘀血消癥,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善破冲任之瘀,力竣效宏,是为君药。元胡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其止痛作用优良,与水蛭合用,既增强了君药水蛭的化瘀作用,又治疗冲任瘀滞之疼痛,为臣药;蒲黄味甘、性微寒,凉血消肿、活血化瘀,同为臣药;徐长卿、五灵脂、皂角刺辛温,通经活络,止痛,消肿托毒,均为佐药;牛膝甘酸平,活血通经,补肝肾,引药下行,既祛气血瘀滞之实,又补肝肾之虚,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温宫散寒之效。
本发明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瘀、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能,治疗冲任虚寒、肝肾不足、瘀热阻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最佳实施例水蛭6.1、延胡索12.2、徐长卿18.3、川牛膝12.2、皂角刺18.3、五灵脂18.3、蒲黄14.6。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蛭2.4、延胡索12.2、徐长卿6.1、川牛膝36.6、皂角刺6.1、五灵脂12.2、蒲黄24.4。
实施例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蛭12.2、延胡索26.8、徐长卿30.5、川牛膝6.1、皂角刺6.1、五灵脂12.2、蒲黄6.1。
实施例4.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蛭6.1、延胡索18.3、徐长卿18.3、川牛膝18.3、皂角刺24.4、五灵脂6.1、蒲黄8.5。
实施例5.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蛭8.5、延胡索6.1、徐长卿12.2、川牛膝12.2、皂角刺6.1、五灵脂30.5、蒲黄24.4。
以上几种比例的中药复方,均经提取,制备成药剂。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散结之功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有很好疗效,见典型病例1~5。
临床应用概况本发明复方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补肝肾、消肿散结之功效。内异位症患者98例,总有效率达82.4%,镇痛有效率96.1%。青春期继发性渐进性痛经40例,镇痛有效率达97.8%。与对照组丹哪唑比较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无毒副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损伤、不产生药物性闭经)。
典型病例1.杨某,30岁,初诊2000年1月12日继发性痛经6年,渐进性加剧达3年余,月经前后不定期,行经小腹疼痛难忍,伴有泛酸、恶心、呕吐,且伴有肛门坠痛。每次行经服用索密痛(2片)缓解,经血色暗,血块较多,月经淋漓不净。舌苔薄白质暗,舌下系带青紫。脉弦。西医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盆腔肌腺症。用本发明处方(按重量百分比为水蛭6.1、延胡索12.2、徐长卿18.3、川牛膝12.2、皂角刺18.3、五灵脂18.3、蒲黄14.6)灌肠24天,结果患者行经量多,血块减少,痛经明显改善,略少有泛酸、恶心、呕吐,月经5天净,行经较畅。未服用止痛药。继续灌肠3个月,痛经消失。停药观察3个月仍未复发,妇科B超检查子宫正常,双侧附件阴性,属临床痊愈,并于2003年生育1女。
2.吴某 34岁,已婚,孕,初产,初诊1994年11月17日主诉痛经史1年,逐渐加剧半年,曾人流1次后致病。每次行经量多,中等血块,经前1天腹痛,开始服用索密痛2片。西医曾用丹哪唑治疗3个月,因肝功受损,SGPT升高停止治疗。舌苔薄白质偏红,脉细弦,末次月经10月26日。
西医妇科检查B超声波示子宫67×49×42mm大小,左侧卵巢40×27×28mm,左侧卵巢41×29×30mm,均为低回声,内有散在光团,诊断为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异症),血粘度化验正常。
用本发明处方(处方中各药的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延胡索12.2、徐长卿6.1、川牛膝36.6、皂角刺6.1、五灵脂12.2、蒲黄24.4)14剂,煎汤100~150ml,每日灌肠一次。结果二诊时痛经明显减轻,量较前减少,血块减少,本次未用止痛片。继续用本发明处方灌肠治疗6个月,痛经完全消失,病情稳定,复查B超显示子宫大小为58×42×40mm,左侧卵巢为34×28×20,右侧卵巢为36×23×25。属显效。患者停药3个月,病情未复发。
3.池某 43岁,已婚孕 初诊 2004年7月2日痛经2年,进行性加剧半年,行经第1天腹痛拒按,月经量中等,腰痛如折,每次行经均需服用止痛片2片,腰痛方减。曾用丹哪唑治疗3个月,雷公藤片治疗3个月,依靠假绝经治疗避免了痛苦,因出现肠胃毒副反应呕吐、恶心,纳呆停药来治疗,刻下面色少华,胃纳不佳,舌苔薄腻,舌系带青紫,脉细。最后月经6月20日。
B超示子宫8.0×61mm,前壁18×24mm,二侧附件正常,诊断子宫肌腺症。用本发明处方(按下述重量比水蛭12.2、延胡索26.8、徐长卿30.5、川牛膝6.1、皂角刺6.1、五灵脂12.2、蒲黄6.1),每日灌肠一次。治疗2个月后,无腰酸、腹痛,月经量减少,腰酸消失,病情稳定。B超检查子宫32×40×30mm,前壁未见内异灶,属痊愈。
4.陈某40岁,已婚,孕初诊1992年5月8日。
痛经6年,进行性加剧3年余,每次行经必须服用止痛片2片×2天方解,经量多,经行10天余方净,肛门下坠感,曾用三苯氧胺治疗半年,症情缓解。停药2个月经痛又起,继用丹哪唑治疗3个月,停药后症情缓解。1个月后经痛又起,拒绝西医手术治疗来我院中医科治疗。面色少华,苔薄白,质淡红,脉细弦,末次月经5月3日。腹腔镜证实为子宫肌腺症,B超示子宫壁27×18mm低回不均声光点。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用本发明中药复方(按下述重量百分比水蛭6.1、延胡索18.3、徐长卿18.3、川牛膝18.3、皂角刺24.4、五灵脂6.1、蒲黄8.5)灌肠3个月,腹部胀痛减,经量明显减少,少量血块,腰酸好转,肛门下坠显著改善,无眩晕,B超显示子宫后壁1.5×1mm,散在不均光点,属显效。
5.冯某 24岁 未婚 初诊 2004年4月20日原发性痛经10年,经前1天即痛,至经行第二天缓解。痛经伴小腹冷痛,拒按。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行经不畅。每次行经坐卧不宁,面色苍白,汗出,需卧床2天,影响工作且服止痛片或芬必得2粒才能渐渐缓解。舌苔薄白,质偏暗,脉弦。未次月经2004年4月20日。
用本发明复方(水蛭8.5、延胡索6.1、徐长卿12.2、川牛膝12.2、皂角刺6.1、五灵脂30.5、蒲黄24.4),每晚灌肠100ml左右,治疗半个月行经显著改善,行经畅,排出较多血块,腹部隐痛一天即好转。未服用止痛片,安然渡过经期。继续治疗7天,主诉经前行经均未发生腹痛,月经5天即净。未服用止痛片且照常上班。
本患者属青春期原发性痛经且属重度痛经,故治疗无须每天用药,采取经前1周灌肠。治疗3个月经周期,病情稳定。随访3个月,病情未复发,属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是,对重量百分比进一步限定为水蛭6.1~8.5、延胡索12.2~26.8、徐长卿12.2~18.3、川牛膝12.2~18.3、皂角刺12.2~18.3、五灵脂12.2~24.4、蒲黄12.2~2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是,对重量百分比进一步限定为水蛭6.1、延胡索12.2、徐长卿18.3、川牛膝12.2、皂角刺18.3、五灵脂18.3、蒲黄14.6。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药技术领域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本发明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淤、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能,治疗冲任虚寒、肝肾不足、瘀热阻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