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中医妇科     月经病1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09-29

痛经

加味没竭汤(化膜汤)

【方源】海派朱氏妇科。

【组成】生蒲黄24g(包),炒五灵脂15g(包),三棱12g,莪术12g,制乳香3g,制没药3g,生山楂12g,青皮6g,血竭粉2g(冲服)。

【功用】破气行滞,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妇女痛经,尤其是膜样痛经和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

【方解】本方以蒲黄、血竭为主药,起破气行滞、活血化瘀的作用,月经间期起服,连服10剂,对膜样痛经有化散膜块的作用,膜散经畅,其痛自止。

月经过多者,蒲黄、山楂炒用,去三棱、莪术,加三七粉、炮姜炭、仙鹤草等通涩并用、去瘀生新。偏寒者,酌加小茴香、艾叶、炮姜。瘀热互结者,加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败酱草、柴胡、延胡索等。本方的成药名为加味没竭片、痛经三号口服液(岳阳医院制)。


内异Ⅲ方

【方源】海派蔡氏妇科。

【组成】云茯苓12g,桂枝3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皂角刺30g,炙甲片9g,石见穿20g,莪术10g,水蛭6g。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非经期用于化瘀散结,拟消除病灶。

【全方配合能化瘀散结,搜剔通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根本。如需增强活血化瘀,可加三棱;平素兼有小腹疼痛者加没药;如痛而兼胀者增乳香;便秘者加生大黄,便秘严重者增元明粉;平素脾虚者可配用白术,以为制约;如有后重感并肛门胀坠者,可加川牛膝、鸡血藤。


温经止痛方

【方源】海派蔡氏妇科。

【组成】当归10g,大生地10g,川芎6g,白芍10g,制香附10g,小茴香3g,吴茱萸2.5g,桂枝3g,延胡索12g,煨姜2片,艾叶3g。

【主治】寒凝胞宫型痛经。临床多表现为经来偏少,小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欠实,腹部喜按喜暖,苔薄白,脉细弦或紧者。

小腹胀痛加乌药,腰酸加川续断、杜仲。



田七痛经方

【方源】岭南罗氏妇科。

【组成】三七、蒲黄、五灵脂、延胡索、川芎、木香、小茴香、冰片。

【主治】本方活血与行气药并用,气血并治而重在活血,温凉并用而药性偏温,宜于寒凝气滞血瘀之痛经。

【方解】田七痛经胶囊是罗元恺教授治疗血瘀型痛经的经验方



益气活血止痛汤

【方源】黔贵丁氏妇科。

【组成】炙黄芪30g,熟地黄15g,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5g,白芍15g,炙延胡索15g,乌药15g,吴茱萸6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小茴香10g,炙甘草6g。

【功用】益气养血,活血调经,温经止痛。

【主治】本方是丁启后教授主要为好发原发性痛经的年轻妇女人群而设。她们快节奏的生活,常因疲劳过度而引起痛经。症见月经量渐少,经来色暗,有小血块,小腹胀坠痛可牵至腰骶,或月经将净或干净后出现下腹或腰际疼痛,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伴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四末不温,头晕眼花,心悸健忘,舌胖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如小腹冷痛明显,加桂叶;痛时手脚冰凉,恶心欲吐,加法半夏、干姜;大便稀溏或腹泻,智仁、肉豆蔻、砂仁;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净后,加阿胶、鹿角胶;软,加巴戟、金毛狗脊。对原发性痛经,于经前1周开始服用益气痛汤,服至经来;经净后该方去吴茱萸、生蒲黄、五灵脂、小茴香,胶、枸杞、党参等益气养血之品调理。


内异止痛汤

【方源】龙江韩氏妇科。

【组成】三棱10g,莪术10g,丹参20g,红花15g,桃仁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5g,香附15g,当归20g,白芍20g,鳖甲15g,炙甘草5g。

【主治】全方旨在活血行气,消癥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温胞汤

【方源】浙江何氏妇科。

【组成】淡附片6g,肉桂3g,吴茱萸5g,当归12g,川芎10g,制香附10g,广木香6g,红花9g,茺蔚子10g,炒延胡索10g,乌药9g,炙甘草5g。

【主治】痛经属寒实证者。即寒湿阻于冲任,气血凝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者。



痛经汤

【方源】天津哈氏妇科。

【组成】桂枝10g,吴茱萸3g,茯苓10g,白术10g,细辛6g,赤芍15g,刘寄奴15g,乌药10g,白芷10g。

【主治】寒凝之痛经。


陈氏清肝通经汤

【方源】浙江陈木扇女科。

【组成】炒生地10g,炒白芍10g,炒当归10g,炒川芎6g,炒丹皮10g,焦山栀10g,炒黄芩10g,制大黄10g,柴胡6g,制香附10g,红花6g,丝瓜络10g,炒艾叶6g。

【主治】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素体阴虚内热,肝火上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常月经来潮时痛剧。


骆氏止痛化癥汤

【方源】海派骆氏妇科。

【组成】当归、血竭、京三棱、蓬莪术、黄芪、炙鳖甲、海藻、海带、山慈菇、皂角刺。

【功用】活血化瘀止痛,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瘀痰互结所致之痛经、癥瘕。


痛经散

【方源】新安徐氏妇科。

【组成】当归10g,白芍10g,丹皮10g,香附10g,郁金10g,乌药10g.川芎5g,莪术10g,延胡索10g,红花10g,川楝子10g。【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经行腹痛,拒按,经血紫暗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

【方解】气滞血瘀证痛经常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气滞则血运不畅,“不通则痛”。


舒经汤

【方源】齐鲁郑氏妇科。

【组成】桂枝9g,茯苓9g,桃仁9g,丹皮9g,赤芍9g,半夏9g,陈皮15g,香附12g,延胡索15g,甘草9g。

【主治】寒凝血瘀、痰湿阻滞之证。临床常用于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癥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白莲散结汤

【方源】川蜀妇科王成荣。

【组成】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皂角刺12g,莪术15g,地鳖虫10g,仙茅15g,仙灵脾15g,猪苓20g。

【主治】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不偏寒热者。

【方解】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因瘀而致,气滞、气虚、寒凝、湿热、痰湿等皆可致瘀。王老认为,内生火热是本病的始发病因



 和营止痛汤

【方源】吴门郑氏妇科。

【组成】当归10g,白术10g,泽泻10g,茯苓12g,川芎9g,白芍12g,赤芍12g,丹皮9g,黄芩15g,生黄芪15g,制川军10g。

【主治】正虚邪盛之经期及经后腹痛。

【方解】和营止痛汤由吴门的昆山郑氏妇科王晓元副主任中医师自当归芍药散化裁


桂香琥珀散

【方源】吴门钱氏妇科。

【组成】肉桂、沉香各1.8g,琥珀3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1.5g,日服2~3次。痛剧可临时加重分量服用,止痛效果很好。如用于产后癃闭,分量加倍,自可奏效。如无琥珀,可用延胡索末代之,疗效亦佳。

【主治】妇人痛经、产后癃闭等属于寒凝血瘀者。


痛经方

【方源】吴门郭氏妇科。

【组成】苍术4.5g,白术4.5g,粉归身12g,紫丹参12g,冬瓜子12g,生白芍9g,单桃仁4.5g,生米仁12g,炮姜炭3g,川续断9g,制香附12g,失笑散9g,地鳖虫3只,生乳香2.4g,生没药2.4g。

【主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痛经一症,因方有南北东西之异,地有高下低沤之差,事有农工商学之分,故临床见证,亦随之而异,治法亦以此而别。郭氏治此症,每多注重“湿”字,尝云:“风寒一证,南方少见,而吾吴水湿之地,湿邪特甚,其湿阻于下焦,窒闭气机,而致生痛者,农村妇女十有六七,此由于局于地区职业,



加味四逆汤

【方源】吴门妇科许小凤。

【组成】制附子10g,干姜5g,炙甘草5g,五灵脂10g,制香附10g,延胡索10g,徐长卿30g,小茴香10g。

【主治】寒凝血瘀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

温经汤

【方源】吴门钱氏妇科。

【组成】肉桂3~6g(后下),吴茱萸3g,小茴香3g,乌药9~12g,延胡索9~12g,川断9~12g,艾叶6~12g,炒白术6~12g,官桂6~8g。

【主治】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等病证。


胡芦巴丸加减

【方源】燕京萧氏妇科。

【组成】胡芦巴、巴戟天、小茴香、吴茱萸、玄胡索、王不留行、乌药、川楝子、桂枝、细辛、生甘草等。

【功用】温阳散寒,祛寒通脉,行气止痛。

【主治】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