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唐朝末年的那帮藩镇军阀们个个都是战场厮杀的粗鲁武夫出身,论起心狠手辣、凶残嗜杀,似乎个个都不是善类,但如果和秦宗权相比,那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秦宗权,蔡州上蔡人,原本只是许州的一员牙将,广明元年(公示880年),许州发生兵变,大将周岌驱逐节度使薛能,自领忠武军节度使。 秦宗权运气不错,正好被上级薛能外派淮西,躲过了一劫,但周岌的主动上位却给秦宗权提了个醒,乱世之中兵强马壮就能称王,秦宗权乘机率领他的部下驱逐了蔡州刺史,占据了家乡蔡州城。 黄巢的军队攻破长安后,秦宗权便响应监军杨复光的号召,出兵讨伐黄巢,因战功授蔡州奉国军节度使。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退出长安,向河南进军,结果在蔡州一带同秦宗权的部队遭遇。 原本黄巢部队已是日落西山、败亡在即,但秦宗权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率领全军向黄巢投降。 不过黄巢也没有因为秦宗权的投降而获取好运,秦宗权只是表面投降,部队还是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黄巢在攻打陈州时白白耗费了一年时间,结果把自己逼进了虎狼谷的死地。 黄巢死后,秦宗权俨然成了河南一带的头号军事强人。 蔡州一带的兵卒原本就凶悍好战,外加秦宗权的野心和欲望非常之狂妄,所以他的这支蔡州军团开始攻城略寨,四处扩张。 蔡州军所到之处,屠老孺,焚屋庐,自关中至青、齐,南至荆、郢,北至卫、滑,皆麕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黄巢的兵败身死并没有给狂热的秦宗权以教训和警示,失去了约束和控制的秦宗权终于开始将魔王般残暴嗜杀的本性暴露出来。 秦魔王坚定不移地实施烧杀掠夺的恐怖政策,所谓的收买民心、休生养息统统地不要,反正手握生杀大权,以杀光、烧光、抢光为乐趣,至于后勤补给和军粮,秦魔王早有准备,战斗中杀死的所有尸体都不能浪费,全部用盐腌制成人肉食物,随军携带,边走边吃,不亦乐乎? 残暴不仁至如此地步,恐怖可怕至如此境界,秦宗权堪称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极品作恶军阀,平民百姓们称之为“食人魔王”,纷纷避之不及。 和这样一位“食人魔王”作邻居,自然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王绪自知不是秦宗权魔鬼军团的对手,早早便做出了向秦宗权归顺依附的姿态,被秦宗权封为光州刺史。 但王绪的这个光州刺史当得也实在窝囊和郁闷,纯粹是秦宗权的免费提款机,蔡州军团什么时候缺兵缺钱缺粮了,秦宗权便会毫不客气地向王绪免费提取,连白条都不打。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正月,当秦宗权再次向王绪索取兵源和钱粮时,王绪终于决定做出反抗了:“不好意思,秦大人,最近光州一带经济比较萧条,所以没有多余的钱粮上交,能否宽限几天?” 和暴虐天王秦宗权谈条件,搞忽悠,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面对不肯听话的王绪,秦宗权的回复方式只有一个,派兵踏平光州。 当然,和秦宗权的魔鬼军团进行正面交锋似乎有些不自量力,王绪的处理方式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王绪做出了一个影响自己命运及整支军队命运的重要决定,全军离开淮西光、寿之地,另外寻找适合生存的根据地! 至于迁移的方向和目标,王绪放眼整个大唐,只有江南的江西和福建一带似乎没有遭受太多战乱,而且唐朝在江西、福建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生存之地。 对于离开家乡,迁移南方,这个大的行军目标和方针,包括王潮三兄弟在内的王绪军团大多数将士都没有什么异议,毕竟“食人魔王”秦宗权的凶残暴虐令人望而生畏。留下来估计性命都难保,还是去江南去闯闯吧,说不定能够开辟另一番天地! 但军队离开了,百姓家属们的生命也无法保障,干脆连军队家属一起迁移,王绪动员集结了光、寿两州的五千精兵强将作为行军迁移的主力军,另外这些将士的家属也全部跟随军队一起进行迁移。 于是,唐朝末年最大规模的一场军民集体迁移运动上演了!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的春天,在淮河南岸的史河之畔,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间,到处可以看到这样一支人数众多、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 他们之中有将领士兵、有县佐官吏、有妇孺儿童、有孤寡老人,他们步履蹒跚、神情严峻地行走在河畔山间的小路之上,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他们的目标是跨过长江,在江南寻找一片世外桃源、安居乐土! 此时的黄巢已被干掉,从光州至大别山、长江一带基本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集团,所以王绪的这支迁移大军非常顺利地翻越大别山、跨越长江,来到了江西一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