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辨清事实。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临床治疗常常采用积极监测、手术和放疗三种方法。 然而,各种方法的疗效和生存率一直存在争议。 2023年3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主要由英国医生科学家完成的长达15年随访的比较研究【1】;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2】。 本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在随访到15年时,三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不再显著;然而,手术和放疗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早期需要面临较高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和肠道并发症等副作用。 该研究提示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长期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文末我们也讨论了这项研究对于科研的借鉴意义。 主要结果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招募了1,643名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50至69岁之间。 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积极监测(545例)、手术(553例)和放疗(545例)。 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为15年,以评估这三种治疗方法对生存期、疾病进展和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随访15年后,三组患者的总体前列腺癌病死率为2.7%;其中三组间比较,分别为监测组3.1%、手术组2.2%和放疗组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三组总体全因死亡率为21.7%;组间比较无差别。 但治疗组前列腺癌转移和进展比例均好于积极监测组。 由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随访到15年时,无论分配何种治疗,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都很低。 因此,治疗的选择涉及权衡与局部前列腺癌治疗相关的益处和危害之间的权衡。 Hanson解读 非常喜欢这篇论文,因为有极好的临床价值和科研借鉴意义。 1,临床价值: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针对前列腺癌的主要管理策略包括: 1)观察等待: 对于早期、生长缓慢的前列腺癌,医生可能会采取观察等待策略。这种方法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控癌症的进展。 2)外科手术: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可能导致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3)放疗: 包括远离体放射治疗(外放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内放疗或近距离放射治疗)。这些方法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而本研究通过15年的随访,并未发现手术或者放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或者前列腺癌特异性病死率;由此,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因病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分期及风险等级而异。 2,科研意义: 1)本研究发现三种治疗方案的长期死亡风险差不多,也由此提出来了寻找生物标记,进行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科研需求:哪些患者积极监测、哪些患者需要尽快手术、哪些患者放疗更好? 2)本研究的设计并无特殊,但能够发表在NEJM这个医学顶刊,最重要的是:A,回答了临床重要而未解决的问题;B,长期随访,别人做不到。 我们总说,做临床科研或者做实验研究,并不需要特别聪明,而更需要特别坚持; 一路走来,那些坚持下来,不断挖掘的人更容易淘到黄金,获得科学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Hamdy FC, et al. Fifteen-Year Outcomes after Monitoring,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23 Mar 11. doi: 10.1056/NEJMoa221412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912538. 【2】 https://www./2023/03/11/health/prostate-cancer-surveillance-survival/index.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