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途中和车夫聊了一路,到家时才发现是自己父亲

 棋逢对手918 2023-03-17 发布于辽宁

1953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九军五师师长的王扶之因伤回到老家,乘坐着牛车往家里走。

路上赶车师傅聊天时突然问起:“后生,你也是当兵的吗?”

看到王扶之点了点头,赶车师傅笑了笑:“我儿子也是当兵的,说不定你们还在一个部队呢!”

听到这话,王扶之来了兴趣:“您儿子叫什么名字啊,我看看认不认识他。”

“我儿子叫王扶之,当兵快20年了。”

赶车师傅与王扶之真的是父子吗?为什么父子相认,两人第一时间都没认出对方?

1950年10月,在毛主席的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五师副师长的王扶之也是其中之一。

抵达朝鲜以后,王扶之和战士们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面对武器装备远比我们先进的美帝国主义,王扶之和战士们只能依靠出色的指挥,才能取得战果。

不过在战士们的努力之下,朝鲜战场的局势最终还是被我们所把握。

王扶之在朝鲜战场(图中门框后为王扶之)

当时间来到1952年,王扶之带领部队在一片坑道中与敌人作战。

但出乎意料的是,美军早就发现了我军的意图,直接派遣轰炸机清洗王扶之所在的地区。

一时之间整个坑道都被敌人炸毁,王扶之和战士们也被木头、岩石所掩埋。

一直到数个小时之后,王扶之才从昏厥之中清醒。但因为一条腿被石头压住,他只能高声呼唤周围的警卫员。

但遗憾的是,王扶之的七位警卫员只有两人给出了回应,剩下的都不知所踪。

为了自救,王扶之和另外两位警卫员一边互相打气,一边清理身上的木头和岩石。所幸王扶之腿上的岩石不算太大,没过一会儿他便重获自由之身。

紧接着,王扶之又赶紧去帮助另外两位同志。

王扶之和战友

另一边,得知王扶之所在坑道被敌人炸毁,彭德怀司令也是心急如焚,他第一时间派遣部队来到坑道附近。

但就在营救活动即将展开的时候,美军却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做足了准备的五师战士,对美军展开英勇的回击,最终打得对方屁滚尿流,并重新开始救援活动。

救援活动持续了数十个小时,战士们挖开一个又一个坑道口,但始终看不见王扶之的踪迹。

眼看着救援时间越来越长,彭德怀也开始陷入了绝望:“不管怎样,也要把王将军的遗体带回祖国。”

毕竟塌陷的坑道中且不说食物和水源,就连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都不够。这么长的时间过去,王夫之肯定已经没戏了。

而此时此刻,王扶之和两位警卫员在坍塌的坑道内,也确实陷入了绝境。

由于饥饿和缺氧,三人的体力越来越差。

几个人为了增加生存的几率,尝试着在没有坍塌的地方寻找食物和水源,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不继续消耗体力,三人只能紧紧的坐在一起,等待救援的到来。

一直到第二天晚上11点,王扶之三人终于在被困38小时后重见天日,被五师的战士们营救了出来。

得知王扶之生还,彭德怀司令喜不自胜,直呼这次时间是个奇迹。

但尽管王扶之没有牺牲在坑道之中,他被岩石压到的腿还是受了重伤。

右为王扶之

之后的几个月,王扶之依旧在前线奋战,他的腿伤也因为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而愈发严重。

等到1953年5月娥,王扶之的腿伤已经很难再上前线,于是组织便决定将他调回国内,一边养伤一边负责一些轻巧的工作。

父子相认

回国以后,王扶之由于组织给了一段休息的时间,便决定回老家看看父母。

原本来说,王扶之是师长级别,回家乡可以安排专车。

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不喜欢搞特权,王扶之尤为如此。

他回家的时候别说是坐专车,甚至连警卫员都没带,一个人坐着马车回到了老家。

当马车来到离家只剩十几里的地方时,由于道路太过崎岖,王扶之只能下车步行。

可由于王扶之腿上有伤,走了几步便走不动了,只能坐在路边休息。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赶牛车的老大爷路过了这里,看到王扶之坐在路边,他忍不住喊了一声:“后生,你受伤了?”

王扶之尴尬的点了点头,老大爷见状便将牛车停下:“后生,这附近就一个村子,你也要去哪儿?那就上车吧,我载你一路!”

王扶之看老大爷盛情难全,自己也不多推脱,扶着车边坐上了牛车。

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一直到快进村门口的时候,老大爷突然问起了王扶之的身份。当得知王扶之是当兵的,老大爷也兴奋了起来:“我儿子也是当兵的!”

右二王扶之

说完这句话,老大爷的神色又落寞了起来:“不过算起来他都快二十年没回来了,可能已经不在了吧。”

王扶之看老大爷沧桑的模样,心中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赶忙宽慰道:“大爷您别难过,您儿子在哪个部队,我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还跟他见过。”

老大爷叹了口气:“这我哪知道啊,他参加部队那年才12岁,我们不认字儿,他也从来没给家里写过信。”

一听到12岁参军,王扶之心里猛地一怔,他不由得感觉眼前的老大爷有些眼熟,于是又试探性地问道:“大爷,您儿子叫什么名字?”

“他叫王硕,当兵的时候改了个名字叫王扶之,你有听说过吗?”

一听这话,王扶之泪流满面从牛车上跳下,跪倒在老大爷的面前:“爹,是我啊,我就是你儿子王硕啊!”

说着,王扶之用手指了指家的方向,向老大爷证明自己的说法。老大爷先是愣在原地,紧接着嚎啕大哭起来:“儿啊,你终于回来了!”

老大爷牛车都没心继续赶了,他赶忙拉起儿子的手,一路跑回家,想要让其他家人赶快见到自己的儿子。

到家以后,王扶之的姐姐一个劲儿的捶着弟弟的胸口,责怪他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来都不回家一趟。

可是为什么王扶之小小年纪参加革命之后,竟然持续二十年都没回过一次家,甚至连信都没有寄回去过一封呢?

放牛娃到红小鬼

1923年9月,王扶之出生于陕西傅家新庄。

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王扶之从小就生活在贫困当中。 而且出生在陕西这片贫穷地界的他,生活更是苦涩无比。

王扶之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佃农,家里没有一块土地,只能靠给地主种地为生。所幸那家地主人还不错,王扶之一家人至少不会太饿肚子。

等到五岁那年,王扶之的母亲因病去世。

而随着爷爷年龄的增长,家里劳动力越来越少,就算地主对他们家还不错,也渐渐开始过起了揭不开锅的日子。

无奈之下,王扶之的父亲只能带着王扶之跑到附近的地主家里打工,小王扶之也没有闲着,父亲种地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帮忙放牛。

稍微长大一点之后,王扶之家的情况好转了许多。父亲想着不能光让儿子打工,得让儿子读书,于是便求人把王扶之送进了一家私塾。

尽管王扶之只在私塾里读了三个月的书,但这也对他起到了良好的文化启蒙。

1935年,刘志丹带领红军在陕北活动,年幼的王扶之刚开始还不懂事,询问父亲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父亲便会笑着告诉王扶之:“这些人是来帮我们的,迟早有一天他们能把我们从苦难中救出来。”

年幼的王扶之不懂什么叫共产主义,不懂什么叫革命,但是父亲的话让他明白,红军就是会帮助老百姓的军队。

就这样,年仅十二岁的王扶之产生了参加红军的想法。

王扶之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赶忙劝说儿子:“孩子不是我不让你当兵,是你现在年纪还太小,当兵还不够给别人添乱的!”

听到父亲的话,十分不服气的王扶之当即跑到红军征兵处,说自己想要当兵。

征兵处的战士上下扫视了王扶之几圈,然后狐疑道:“你看着这么嫩,多大了就来当兵?”

王扶之知道年纪太小不能当兵,所以便挺起胸膛,故作自信的反问道:“你看我这个头儿,你说我多大了?”

虽然王扶之从小吃不好、穿不好,但是他却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长了个高个头,不到13岁的年纪就将近有1米7的身高。

征兵处的战士被王扶之的身高所迷惑,报出了十六岁这个数字,而王扶之也就顺藤摸瓜,直接说自己有17岁。

就这样,谎称自己17岁的王扶之加入了红军,从此成为了一名红小鬼。

父亲看儿子成功混进了部队,也就不再劝说,只是跟儿子说:“好好跟大人们学习,他们都是好人。”

王扶之临走以前,父亲还将家里唯一一双新编的草鞋塞进了王扶之的包裹。

加入部队以后,周围的人看王扶之的身高这么高,没有人怀疑过他的年龄。

一直到第二年,王扶之打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才被人发现谎报了年龄,于是被转入红二十六军七十八师少共营。

少共营是由200多名平均年龄十五岁的孩子组成的,在这样一支“娃娃兵”部队当中,十三岁的王扶之都算得上是最小的,可是同时他也是其中最勇敢的一个。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训练之后,王扶之第一次走上战场就立下了功劳,他用带着红缨的长枪俘虏了一名东北军军人,还缴获了这名军人的手枪。

自此以后,王扶之作战愈发勇猛,展现了一番少年英雄本色。

革命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14岁的王扶之加入了正式部队,先后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多地战斗,还参与了平型关、张店、盯店等面对日本人的重要战斗。

之后在开辟晋东北、晋西、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时,也能看到王扶之的身影。

王扶之

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为止,王扶之也度过了他的青春期。

可以说王扶之的青春期,远比大多数人的更加惊心动魄,这名十几岁的小战士,也因此成长为了一名足以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已经23岁的王扶之已经有独自扛起大旗的能力。

他先是就任东北野战军二纵五师作战科长,接着又就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团长,在东北、华北、华中南等地打出了自己的名声,立下了无数功劳。

不过,尽管王扶之实现了自己参加红军的志愿,可他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好好陪伴自己的父亲。

从王扶之加入红军以后,就开始跟着部队一起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抵达延安安分了一段时间之后,抗日战争又开始了。

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为止,王扶之始终没有时间回家。

而且由于家里没人识字,信件也很难寄到家里,王扶之也一直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封信。

抗日战争结束的那段时间,王扶之本来打算回老家看一看,可正当他准备放个短假的时候,蒋介石却再一次挑起了内战。

而等到解放战争结束以后,国内的国民党残党还没清剿干净,美帝国主义就开始在朝鲜作祟,王扶之只能一刻不停地参加战斗。

所幸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国内终于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王扶之也终于可以好好地陪伴二十年未见的父亲。

十二岁参加革命的王扶之,可以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从参加部队开始,王扶之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甚至还曾有过被困坑道38小时的经历。

但正如老话所说“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王扶之也在一次次的磨难之下,最终成长为了一名开国少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