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 诊 通 知 2023年3月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带状疱疹神经痛多学科门诊”正式开诊。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数呈带状分布,伴有疼痛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为常常发生于一侧腰部,所以又有“缠腰火丹”、“缠腰蛇”等称呼。 带状疱疹 是如何发病的? 带状疱疹的病原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它是一个皮肤界著名的“潜伏者”。人体首次感染后,表现水痘,水痘治好后,病毒并不会随之消失,而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者神经节的神经元内。 当人体在某些外因:如疲劳、外伤等作用下,这个“潜伏者”就伺机而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出现疼痛,同时,病毒沿着神经传播到皮肤,产生群集的水疱。 市民张大爷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前段时间感染新冠后由于抵抗力下降又诱发了带状疱疹,右侧胸壁皮肤起了好多水疱,伴随着刀割样、烧灼样疼痛,使他寝食难安、备受折磨,在社区医院开了一些口服和外用的抗病毒药物后,疱疹逐渐愈合了,可是疼痛似乎更加严重了。经人介绍他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求治。 宋瑜 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 经过皮肤科和疼痛科的专家们仔细诊察后,给他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张大爷的神经痛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恢复了往日正常的生活。 带状疱疹神经痛多学科门诊治疗顽固性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有“绝招”! 带状疱疹的 中医辨证论治 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肝胆湿热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2)脾湿内蕴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溏,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利湿,理气解毒。 药方: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元胡,泽泻,生甘草,板蓝根等;加减运用:皮损继发感染者可加蒲公英,连翘。 (3)气滞血瘀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舌质暗,苔白,脉弦细。治宜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药方:活血散淤青汤加减:药方:红花,桃仁,元胡,木香,陈皮,川楝子,全丝瓜等。 中成药内服:龙胆泻肝丸;疏风解毒胶囊。 中成药外治: 1.水疱未破者,二味拔毒散、三黄洗剂、颠倒散外擦,水疱已破,青黛散、黄灵丹调敷; 2.轻度糜烂者,用祛湿散,植物油调用; 3.后遗神经痛者,用白脉软膏、龙珠软膏。 除了药物,还可以结合中医非药物治疗,如穴位敷贴、耳穴压丸、艾灸、中药熏蒸等非创伤性治疗,另有刺络放血拔罐、火针等针刺疗法等。 彭生 龙华医院疼痛科主任 然而,临床上也有一部分顽固性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经过传统中医治疗以后仍存在疼痛无法完全控制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疼痛科的专家介入一起治疗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即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被称为“不死癌症”。PHN发病率较高,约有2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可达65%,7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高达75%。据估计,目前约有超过50%的PHN患者仍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说,PHN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 PHN与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并不相同,PHN的治疗主要集中于“养”和“毁”。 “养”即神经可塑性改变,可分为直接养和间接养。直接养是通过硬膜外置管、椎旁神经阻滞、皮损区注射、神经营养药,将药物注射到背根节及病变区进行治疗。间接养是指利用交感神经阻滞、口服镇痛药、脊髓电刺激等方式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神经痛自愈的目的。 对于病史在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PHN患者,通常建议采用“养神经”的方法进行治疗,病史在1个月以内的,建议做神经阻滞;病史在1~6个月的,建议做脊髓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治疗。 如果病变部位为背根节,可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效果良好;如果病变部位引起交感症状,可采用交感神经阻滞,但对于无交感症状者也可采用交感神经阻,因其改善交感神经相关的血液循环区域,促进病变神经的修复,可常规使用;如果病变时间在1个月以内,可采用皮损区注射,治疗效果良好;如果皮损区是胸部、腰部及骶尾部,可采用硬膜外阻滞,特别是皮疹较重、剧烈疼痛的住院患者,可放置硬膜外导管,根据病情间断注药或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给药或患者自控给药。但由于硬膜外阻滞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药物很难到达背根节,有时会发生停泵后再次疼痛,因此建议联合应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更佳。 当“养神经”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毁神经”的方法,即通过物理毁损(热凝射频、低温等离子)或化学毁损(酚甘油、酒精、阿奇霉素等)将受损的神经毁损,达到治疗疼痛的作用,该方法适用于病变部位在躯干的患者,不适用于病变部位在上下肢、鞍区的患者。 当“养神经”和“毁神经”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时,可采用脊髓电刺激治疗,其原理是“门控理论”,通过弱小的电脉冲传递到神经纤维,激活神经反应来干预疼痛感受信号向大脑的传递,通常以一种异常感觉覆盖疼痛的区域。 带状疱疹神经痛 多学科门诊 设立带状疱疹神经痛多学科门诊的意义,就在于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以及个体差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和现代疼痛治疗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为患者减轻甚至完全消除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