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过十三 医生不沾曾经看到一个当地著名中医给七岁儿童开的中药方子

 紫霞照我 2023-03-17 发布于陕西
药过十三 医生不沾

曾经看到一个当地著名中医给七岁儿童开的中药方子,调理脾胃的,里面列了25味药材,当时觉得很别扭,但又不知所以然。
近日阅读《黄帝内经》,在《素问》第七十四篇《至真要大论》里,看到了中药方剂的规制,对常言所说的”药过十三、医生不沾”有了些理解。

原文摘选
1、第一段
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奇方:3味)
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偶方:4味)
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奇方:5味)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偶方:8味)
故曰:
近者奇之,(病程短用齐)
远者偶之,(病程长用偶)
汗者不以奇,(汗法不用奇方)
下者不以偶,(下法不用偶方)
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 (上用缓方)
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 (下用急方)
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气之道,
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 (病程短:选味数小)
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病程长:选味数大)
大则数少,小则数多。 (味数多的剂量小,味数的剂量大)
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味数最多9,最少2)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 (重方:复方,奇偶轮换或叠加)
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2、第二段
帝曰:请言其制?
岐伯曰: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共3味)
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共9味)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共13味)

读后感
1、药方的规制有七类:大、小、缓、急、奇、偶、复,称为“七方”。
2、奇方、偶方、复方,是药方三种的形式:
奇偶分指一个方子中,药材合计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复方,也叫重方,有两义,一是奇偶方更迭用,二是奇偶方重叠用。
3、大、小、缓、急,是四种配制方法。
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其中最大的是重方的组合:通常奇方大制5味,加偶方大制8味,合计13味。
4、方的规制如按小、中、大区分,最多的大方13味。

至此,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民谚有“药过十三,医生不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