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妙设计学习支持单,为学生搭建深度思维的支架

 阿来哥88888 2023-03-18 发布于广西

如何夯实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思维发展有迹可循?学习支持单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如何利用学习支持单培养高阶思维,并让其成为学生调动深度思维、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本文以丰富的案例为支撑,将学习支持单按照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拆分为预学单、辅学单与拓学单,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文章图片1

本文共2559字,仔细阅读7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713篇原创文章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预学单、辅学单及拓学单的设计与作用

学习支持单是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进阶过程记录、完善的学习工具之一。它支持学生基于思维进阶的自主学习,能够引导学生突破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全面覆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建构,引领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应用迁移到其他领域和情境的问题解决中,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抓手。

基于课堂教学的过程顺序,学习支持单又可分为预学单、辅学单和拓学单,分别对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应用三个层面的学习过程。

01

预学单

“预学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独立完成并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或由家长辅助评价,教师通过预学单发现问题,在课堂上重点突破。预学单的设计侧重于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都尽可能安排在预学单中。当然,预学单宜把提出疑问作为固定的板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语文课《小蝌蚪找妈妈》为例,预习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生字新词、课文朗读、问题解决、汉字书写。生字新词部分的预学要求是:我会用笔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我会指读课后的生字条中的生字三遍。

预学单上带*号的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择做的,时间建议三分钟,学生每完成一项就在后面打上勾,没完成就打叉。随后教师收回预学单,看哪一部分学生做得不好,这一部分就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文章图片2

这是教师上课之前重要的参考基础。课堂预学单既起到一个预学的作用,也起到一个自我评价的作用。

预学单的设计使用需要把握六点:

学生使用视角。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好用、实用。方便留痕迹使用。

学生独立视角。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监控。

家长参与视角。视学生情况而定,好学生家长免评;弱学生家长帮评。高年级学生逐渐全班独立。

内容精少视角。严格控制时间和预学量。

预学分层视角。保底的基础上,让好学生多做学习。

教学起点视角。发现预学中的共同问题,课堂重点突破。

文章图片3

02

辅学单

“辅学单”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首先明确问题,其次在学习中识别信息、整理及归纳信息、分析信息并建立联系,最终解决问题。“辅学单”实际上就是关于课堂任务的清单,重在进行有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也是呈现学习结果的载体。

一份有良好用户体验的“辅学单”,在任务呈现方式上应尽可能实现多样化,如填写表格式任务、画思维导图式任务、文字概括式任务等;在任务提示激励上尽可能充满人性关怀,如在任务开启时写上“这个任务有点难,你敢挑战不简单”、在任务结束时插入点赞、笑脸标志等,让学生感受到激励的力量。

以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单元教学为例,在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理解连续动态变化是教学难点,因此教师从设计静态的对照实验入手,配合“低阶版”学习支持单,让学生经历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相对容易,大大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实质是为高阶的动态探究做好铺垫。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学生基于“低阶版”学习单以及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建立了“电压越大,电流越大”与“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的假设。此时教师将学习单升级为“高阶版”,将静态试验变为动态试验,在提供的器材中增加了滑动变阻器,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半小组针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另一半小组针对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推理论证等过程得出结论,以学习单为支架,自主建构电流与电压、电阻大小有关的结论。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再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为帮助学生了解相同论题的不同论证角度以及论证方法,教师在辅学单中设置了两个任务,在任务一中提供思维导图支架,让学生梳理论证结构,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在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写作方法、论述角度等方面对比《谈读书》与《不求甚解》两篇课文,通过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完成以旧解新的过程。将两者放到一起,运用对比这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进行辨析与统整。整个过程之中,教师以学习任务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建构

文章图片10

03

拓学单

“拓学单”是学习支持单中的最后一单,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拓展运用到实际情境和其他领域中,完成应用迁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凸显“用知识”的功能。

仍以《电路探秘》单元设计为例,学生在经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有多大”这一问题的学习之后,总结出“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稳定值,不随电压变化而变化,小灯泡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这一规律,并总结发现定值电阻随温度变化不大,钨丝等金属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基于此规律,教师在拓学单中设置了两个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将两个问题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交换,让学生讨论与交流,运用所学的等效替代法解决真实问题,实现应用与迁移。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拓学单”的跨学科性质在上文中提到的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案例中也有所体现。原教材上的文章是《山水画的意境》,文章的核心概念是“意境”,学生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山水画的意境。从阅读到理解,再到运用“意境”这一概念去鉴赏中国山水画,这一过程即体现了学以致用、应用迁移。

因此,教师以2022年春晚中的《千里江山图》为载体,基于教材课文中的相关理论设置拓学任务,并在拓学单中提供思维支架与鉴赏案例,既实现了从语文到美术的学科迁移,又实现了阅读-理解-运用的转换过程,激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文章图片13

综上,一份好的学习支持单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记录学习历程的支架,同样也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整体考量与思考。

本文素材来源于《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