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年前,一位道医对我说,“痰湿的本质是肾虚,补肾治痰湿的方子,终究是要失传了”

 仰望岐黄 2023-03-18 发布于上海


肾为先天之根,主藏精、主水、主生长发育,而肺主气,痰多似乎主要调脾肺,但在中医理论中,脾肺和肾有密切的联系,肾精充足可以使肺气化精,如果肾虚,则肺失于宣降之职,精不得归于肾,而聚散肺间,形成痰液。
笔者打个比喻:如果将肾虚比作一个家庭,家庭的生活需要花费很多的能量,才能维持生活和生长发育,肾就是这个根能量。
如果家庭的根能量不足,则家庭各成员就会开始收紧开支,减少生活的花销,包括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也会导致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积累垃圾,产生痰液。
所以,肾虚的人体内根能量不足,就容易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肺失于宣降之职,精不得归于肾,痰液就会逐渐积聚,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肾虚痰多的方法是要调补肾脏,调肾就能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和水代谢,在中医中,经常使用补肾的药物来治疗肾虚,如山药、熟地、巴戟天、附子、杜仲等。
有一位男患者,阳后总感觉胸闷气短,咳嗽多,感觉喉咙里老有痰吐不光,还会头晕乏力,没有精神
他来找一位中医寻求帮助,经过医生的问诊和诊察,首先发现他的脾肺功能比较虚弱,导致痰湿郁滞。
于是中医先开了一副调理脾肺、补气化痰的中药方:黄芪30、白术15、茯苓15、桔梗9、苏子9、贝母9、紫菀9、陈皮6、半夏6、炙甘草6,服用了一个星期后,复诊时,患者胸闷症状改善不少,但仍然感到头晕,而且痰似乎稍微少了些,但还是有。
按说此方入脾肺、化痰的配伍并不少,比如桔梗、苏子、贝母、紫菀、陈皮、半夏等,都有化痰、降痰、排痰的功能,为什么补气之后胸闷改善,但痰没有明显改善呢?按说不应该呀。
此时,这位中医突然想起多年前,偶遇一位道医讲的一句话:“痰湿的本质是肾虚。”
于是医生又仔细四诊,发现患者有腰膝酸软、有点怕冷、尺脉有点弱,这应该是还有肾虚,根子不强,光调脾肺也不够劲儿,根据经验,又为患者加配了不少补肾的中药:山药30、仙灵脾10、杜仲15、巴戟天15、炮附子6、熟地黄15
按照这个新药方服用,两三副后,患者即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咳痰的情况也明显得到了控制。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肾虚+痰多之人,仅仅调理脾肺功能,而不注重肾脏的调理,是很难治愈的,因为肾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与肺相互联系,人是一个活的整体,肾虚会导致肺气不足,从而引起痰湿郁滞等连锁反应,所以调理肾气可以加快病情的恢复。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调理也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来选择,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师的指导,按照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