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技术

 袖里乾坤的世界 2023-03-18 发布于四川

我们今天讲如何提问

如何提问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是属于学习学的范畴。

我们大家要认识到这个学习学它和我们学习混元整体理论这个内容不一样,学习学是我们如何学习的时候怎么才能够学到,怎么才能够学好这样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

我们就结合我们自身的实践需要,就我们自身的问题,把学习学的一个里边的一个内容拿出来。如何提问

那么会提问的结果就是提出来的问题本身就帮助你解决问题。

比如说你会提出问题。

我们一般情况下认为我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但是事实上呢,他不是那样的啊。

什么叫学习学呢,就是你怎么能够学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让我学习这个会取得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通过学习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本身的提升,在于学习的方法

我们从小到大。只是去学呀学。就是按照我自己的主观的认识,没有人跟你讲怎么去学才能够高效,没有人讲

学习学,它是一个崭新的学问,但又是一个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古老学问。

我们现在需要明白学习的过程当中就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回馈总结经验上升为意识的主观世界从而建立了所谓的经验。在我们产生学习学的时候特别是我们用混元整体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学,对于这个主观经验呢还要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

就是说你学习进来的这些内容,学了掌握了这些知识了把它的全部链条从提出问题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全部的链条你都掌握了

那么掌握了之后呢,还要把你这些主观世界的东西进行分梳和整理。

让你的主观世界里面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如果我们不能够完成这样一个梳理的话,学习简洁而高效就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来看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总结经验,回馈分梳整理,一个完整过程。核心的东西是最基本的一个点,就是提出问题

怎么提出问题呢?

提出问题是不是依照你的主观世界的内在的衡量和评判来设立的那个标准建立的提问原则

你为什么提问你那个提问的立场你是不是有一个提问的立场啊我要提问题啊是不是”“那我提问题还有个立场啊。

你提出任何问题你都不可能凭空的提出问题来,你是有立场的

就是说谁提问题呀。你我他谁提出来的问题呀?谁提出来的问题呀?

就是一个具体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人。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个具体的人提出问题。

你要认识到啊谁提问题我提问题我是谁是个具体的人。这首先要搞清楚。

老师啊,我要上课,我进不去呀,怎么能进去呀。这是要进课堂,找不着门了。

你说我要进去,怎么进去啊。提出问题了没有?提出问题了,

着急不着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不是?是的,非常现实。

但是这个问题你提出问题的时候,提问的角度你想好了吗?

你认真想一想,你提问的角度是什么?

你说这还有什么角度,我不就是想上课,我进不去了吗?你想办法让我进去,你这问什么

这是你不但提出问题。你还要求别人帮你解决问题,而绝对不是你自己要解决问题。你是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别人不帮你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还会认识到。——这是别人做事服务不到位服务不到家所以我进不来,服务不好。这种观点正不正确呢?在俗的社会当中非常正确。

那你共产党的部门服务人民群众,为老百姓服务,就是要完全彻底的服务,没服务好都不行,你得给我服务舒服了,要不我就给你个差评。

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怎么不一样了呢?

我们搞明白了是我要形神俱妙,不是庞老师要求我形神俱妙,也不是夏老师逼着我妙。

而是我,

就我照着镜子,

指着自己的鼻子,

就这个我。

想要神形俱妙

所以不是别人要求我是我要神形俱妙。

所以这个立场得搞清楚啊

这个立场搞清楚啊。搞清楚什么了呢?

搞清楚是我要求做什么,我要完成什么,而不是给老师完成作业。那你就要想方设法。

你要干什么?我要神形俱妙啊,神形俱妙需要走哪个山,爬哪个坡,过哪个坎啊?

这些坡,这些山,这些坎谁过呀?

我自己要过,那我过不去怎么办?

等着老师来背吗?等着救援呢,不是。

因为这件事情只能我亲力亲为,别无选择。

所以。

神形俱妙是谁的要求?一定要搞清楚。

你比方说我们办这个班,我们这个群里边,我就提的要求就是你要想进来,是你想要进来的。我原来的想法就是,不进来的老师,我一句劝说的话也不会说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劝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老师让我去形神俱,我给他点面子,我满足一下他的要求。我来瞄一下看看。

这就导致。我们的出发点错了,我们的立场出问题了。

所以这个妙,谁要妙,你要搞清楚,是你要妙。

我们刚才说这是拿这个我要神形俱妙这个问题示范怎么提问

你站在什么立场上提问,我们现在还提没提出问题呢,还没提出问题呢,是不是我们只是有个立场啊,就神形俱妙这件事儿是谁要妙啊?

我要

那你要你是不是要千方百计呀?你是不是要想方设法呀?你是不是要竭尽所能啊?你是不是要全心全意呀?你是不是要一心一意呀?

然后下面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来

立场搞明白了啊,我知道了,现在这个立场搞明白了,我明白了吗?明白了,明白什么了?

对,妙是我自己要妙啊,不是老师让我妙。

那个怨环境啊,怨天呐,怨人呢,怨这个怨那个,哎呀怨啥都不行呢,

你看我要想妙,就得完成

神形俱妙是啥玩意儿啊?什么是神形俱妙啊?

听说这么个词,这个词他说的东西是什么呀?

这不知不觉就提出问题了。

我们如果是能够主动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你自觉一下,你会发现你的意识里边开始有灵动的存在了。

反过来,你来自觉一下你的意识:我要不要妙,我要妙,妙妙妙妙,我就要妙,就要妙,就要妙,我就是要神形俱妙。

然后这个意识就停在那儿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喝喝,该玩玩,该看书看书,该看电视看电视,该世俗世俗,然后问你要不要我要,我要,我还是要

这样的一种状态和我们刚才说的什么是神形俱妙呢?你看一看你脑子里边是什么样的变化。你有这疑问和没有这疑问的人。

你自觉一下,你脑子里面的状态相同吗?

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给我回馈,一样还是不一样

不一样呢,你说这里边儿有变化了。里边没啥变化,没啥感觉,那就说明我们讲的课你还得听你说,老师你还让我听一遍?立场又错了,不是我让你听一遍。

你学习这个课程,老师讲的课程,你听懂了吗?你听明白了吗?

说,老师我来帮您听课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听明白呀?我来听课就可以了。你又错了。你不是为了我来听课,你是为你自己听课。你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你是要听明白还是混日子呢?今天这节课讲的是什么?今天这节课讲的啥,我听懂了没有?我会没会?会到何种程度?和老师讲的东西一样不一样?你对照验证了没有?

所以,紧接着提的这个问题:什么是形神俱妙呀?我要了解去。

紧接着这个立场里面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地方非常的精妙。

我现在说,你去体会,看看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一个是,形神俱妙的本质是什么?是这样一种在意识深处的自主提问。意识形神俱妙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在里边只是有这种动机去寻找、去探索、去搜集、去感受、去实践、去验证。形神俱妙变成了一个内在的、带着问号的、使你产生思想和行为的核心动力。这是“形神俱妙是什么?”,这种思维在你的意元体里边产生的、相应的引起形气神的整体习惯发生改变,产生探究该事物的本质、收集相关信息的这样一个现实过程。

还有一种思维就是,我怎么才能够学得到这个形神俱妙呢?我怎么才能学会这个形神俱妙呢?你看,我怎样才能学会这个形神俱妙呢?这是不是提问呀?也是提问。我怎么样能够学会形神俱妙呢?我们刚才说的是,形神俱妙是什么呢?这个不是。这个是,我怎么学会形神俱妙?

我们会发现,“我怎么样才学会形神俱妙?”这件事,这个提问和刚才“形神俱妙是什么?”在你的意识里产生的状态,你看一看,产生的差别是什么?

所以,一个是:我怎么才能形神俱妙呢?一个是:形神俱妙是什么呢?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你反复在意识里去提出这两个问题,去感受这两个问题给你带来的感受。

这两个问题是不一样。一个是直接进去,一个是还在找门。

为什么在找门呢?什么在找门呢?

我怎么才能形神俱妙呢?这里边谁是主格?我是主格。那个偏执的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是一个真实的、有“我”的人呀!对不对?

我怎么才能形神俱妙呢?你的形神俱妙是为谁服务的?你的形神俱妙是为那个“我”服务的,是不是?而你那个“我”,是里边那个偏执的我它在起决定作用。

所以,你是站在哪儿去研究形神俱妙呢?你在站在偏执的“我”的立场上去研究形神俱妙的。你不是还在找门,你永远也找不着门。因为,你把门用那个“我”挡得严严实实的,你找呀找,发现没门。谁找的?你。你找不到门。

而那个形神俱妙是什么呢?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他是无我的。在无我的状态下,充分的尊重一个具体的时空,充分尊重该时空所包含的内涵,了解它、认识它、尊重它、学习它、掌握它,以它为师。这个“我”被臣服掉。

所以,任何一个人提出问题的时候,他都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

一个是,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是,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解决。

所以,我们要提问,你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个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提问。

比方说,我的问题,我自己有什么问题?这是研究你自己有了什么问题的事。你研究你自己。我有什么问题啊?这是要解析、解剖你自己。这个时候,当你研究你自己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不是把自己的固定印象、固定的存在当成一个不可侵犯的存在,而是充分的尊重你自己,了解认识你自己。

你怎么提问题啊?我要解决我自身的问题。你要解决你自身的问题,你充分的尊重你自己了吗?你说,我可尊重我自己呢,我神圣不可侵犯,谁都不能碰,好的坏的我都。。。,我了不得的,我不可侵犯的。这叫尊重吗?这不叫尊重,这叫包庇。

你怎么样才能尊重你自己呢?什么叫尊重你自己呢?充分的了解你自己,完整而全面的反映你的一切存在,才叫充分的尊重。

当你要了解和认识你自己的时候,哎呀,我自己是个什么存在呀?我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我的人品是什么呢?我的原则是什么呢?我内心里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呢?我倒底是一个自私的人还是一个高尚的人?你这时候千万不要跟别人说,把别人吓着,你自己对你自己去尊重和了解,去认识去交流去沟通。你自己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不要骗自己,就是尊重自己。你骗自己,最后的结果是你提的问题就没有意义了。

很多时候,我们麻木了,不尊重,谁也不尊重。为什么不尊重别人呢?我都没尊重我自己,凭什么我尊重你呢?对,道理就是这样的。尊重不了自己的人,想要尊重别人,根本做不到。

所以,怎么办?提问。

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

就是那种忘我的、尊重客观本质状态的原则立场下来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讲的这课,你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你就长本事了。

因为,你提出问题的时候,你是为了了解那个问题,了解那个问题的时候是充分尊重那个问题,而是无我的、臣服、从零开始学习的状态来认识这样一个问题的。你不是带着你已有的知识、体验、那种“我自己的里边有充分的知识,你们说什么就是不说我也知道”的状态,不是那种状态来学习的。不是有你的固定印象做为衡量和评判的标准,而是把自己清零的状态来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对方阐述的是个什么。这样我们才能进入真理的探知层面。

有的会说,老师你讲的这个和洗脑差不多呀。我们这个不叫洗脑,这是研究真知的方法和手段。

洗脑是什么呢?洗脑是给你一个观点,让你同意,让你认同,不给你反思的机会,你只有反复的确认、认同,确认、认同,确认、认同。所有相关的链条叫你认同、认同、认同,它不允许你反思。这是洗脑的模式。

而我们讲的所有问题,都要你亲力亲为、亲知亲觉,自己去体会和验证,是没有办法洗脑的。有很多老师跟着我学了十来年了,不还是不听我的,听自己的吗?所以,说明我们这个不是洗脑。搞清楚了,不要被洗脑的概念骗了你自己。

我们说的是,你要用混元整体理论的知识一点一点的武装自己,把里边的常态参照系更新一下,更新换代升级。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说,好象是洗脑了。但事实上,这个不是别人给你洗的,是你自己高度自觉、高度自愿,是你深刻的学习、思考、总结、衡量、分析、判断、然后选择取舍的结果。

所以,你那个选择性非常的重要。

今天我们讲如何提出问题,既是学习学学习根本的方法,也是真正掌握学习知识,不管常态还是超常的根本心法。

你掌握了这个,就进入到高层次上去了。

学习学是不是人的映应学问呢?是不是思考的学问呢?

所以,今天我们讲学习学这课,讲如何提问,这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是你自己想要掌握学习的技巧,你一定要把这节课搞懂。其实观点很简单,就是:如何提问?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提问?为什么提问?怎么提问?都藏在里边。你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你学习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比方说今天讲的这一课,下课了。你往那儿一坐,眼睛一闭,今天老师讲的都有什么东西呢?在脑子里回忆一下,都有什么东西。然后,想一想,全都掌握了。哎,这些观点我知道了,这叫知识。观点掌握了。下课了之后,观点掌握没有?掌握了。这节课讲了什么,哗哗一总结,总结出来了,总结完了。观点掌握了。

观点掌握了之后,这叫认识。这节课学了什么呀。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然后,这个认识,你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呢?哎呀,这些问题我复述一下,我看一看,能不能复述清楚?我给别人讲,能不能讲明白?我鹦鹉学舌能不能学得透彻而不丢分?这一说,能说明白了,这就说明你的认识开始有了逻辑层面的整体感受。

逻辑层面的整体感受有了体会之后,紧接着要放下什么呢?逻辑层面的放下了,哎呀,这个知识的内在的状态变化,我是否自觉?自觉了什么呢?这是一个表象,它的规律是什么呢?这就总结上升了。

这些都掌握了,完事了吗?没有。那怎么办?哎,这个如何提问这一节课的这些东西是挺有用的。我在生活当中去应用它,我碰到具体的事,因为生活当中不就是:怎么回事?怎么做?做什么?不都这些吗?我在生活当中如何运用这种提问的方法,工作、生活和学习呢?

你生活当中运用这些东西,那么你的生活就发生改变了。这才叫做一节课你掌握了。否则的话,你说你掌握了一节课。你没有掌握。

我们以前讲的很多课程都是,我讲完了就讲完了,很多老师听呀听呀连说都说不明白,一节课听完之后问,讲的什么,听懂了没(懂了),明白了吗(明白了),会不会(会),然后你给我做一下,啥都不会。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喝着茶水,嗑着瓜子,躺在沙发上。说你的正心在哪儿?我大相无形,无形无相。你的心都没有收回来。你还大相无形呢?!你那颗世俗的心,以世俗的形态,以世俗的生命状态,世俗的心态,产生的世俗时空整体。用这个世俗的时空整体体会着超常的混元整体的课程,你没有想一想,这是个多么奇妙的画面吗?

我们以前讲这些课的时候,既希望你自知自觉、自主自控、自我要求、自我革命。结果,我一看,革命的劲用错了,有好多老师在帮我革命,我很感谢大家。.......我得认真呀,我天天跟你们混化,你们的心给我提出了真心的批评和帮助,我不要认真感受、认真体会、认真修正吗?

你们给我的虽然是无声的批评,但你们心里边无声的批评我也接受,我虚心接受,认真改正。所以,我下定决心,在2023年开始,我不讲人情,只讲道情。我们把人情都放在昨天,把2023年交给道情。如果哪位老师还没有准备好,说夏老师呀人情这方面我还是觉得很重要,那我就建议你,这个班你不要跟,因为你跟不上。咱们这个班就是这种情况。

咱们这个班,我就想故意找点让你们不舒服的,让你那个世俗有点不舒服、难受的理由。所以,我们这个修炼呀,应该把那世俗的东西在脑子里边放下。你说,我在生活当中,生活当中怎么办?生活还是要过的。该做饭做饭,该上班上班,该洗衣服洗衣服,就是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边,然后你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你不用世俗的心态,而是用超世俗的心态来完成这一切。在起心动念的时候,以真心真念之大道情怀处理一切人和事的关系。不是说你在世俗当中修炼,用世俗的心态修炼。是让你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的里边,用超世俗的心态和智慧来生活。

你能解决,不是在世俗的生活当中,还让世俗的思想和行为恣意横行、无所畏惧。这样的状态是自由吗?这不是。那是修偏了、修狂了、修得自以为是、修到歧途上去了。

那修到哪儿呢?随心所欲你会修了,可是你的随心所欲后边的那个不逾规矩要是没有保障的话,那能修出来吗?小孩子随心所欲没有规矩,你得教会他讲规矩。然后你说,我现在也学小孩子一样没有规矩。小孩子随心所欲没有规矩犯了错误,要挨批评、挨打的。你随心所欲没有规矩,结果是你的命会丢掉的。

所以,随心所欲要不要规矩呀?是规矩为先。什么规矩?客观事物本来的规律。什么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自然有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客观事物。

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客观事物。

你和这个人打交。我现在给你们讲课在修炼的立场上是有所要求的,是希望大家怎样的。如果放掉这些要求,我只讲我的课,你随便听,爱听多少是多少,你自己说了算,我不管你,也不批评你。我就高高兴兴的讲,你就高高兴兴的听。你听,哎呀,真对,然后就生命自由解放、形神俱妙。哎,还有啥意思,不好听,我去看电视。老师你批不批评我?不批评。怎么活着都是人的主观愿望。怎么活着都是人的意识时空指导下的生命存在。生,生的快乐;死,死得痛快。人活着,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没毛病。

你说,夏老师,我想修个生命自由解放,那怎么办?哎,你这么提出问题,我就告诉你,你得学规矩,学生命自由解放的规矩。你就不能够想听就听,想不听就不听。所以,咱们这个班就有要求啊,对不对?就和以前讲课不一样了。我们搞实验呀,验证呀。

今天我讲的这课干什么呢?提出问题,怎么提问题,给谁提问题。

夏老师,你这样讲是不是我们以后给你提问题的时候好用这种方法?是。你给我提出问题的时候,需要用这样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是,你给你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一个新的方式方法和出路,你得掌握这个。不是为了给我提问题,是为了给你自己生活当中碰到的任何事情提出问题,学会正确的提出问题。

其实,这个提出问题当中涉及到什么呢?我们认真想想,庞老师说主观符合客观,我们刚才说的提出问题是不是包含着主观符合客观的智慧呀?你这样去提出问题,去规范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就会不知不觉的长功夫,不知不觉克除了我执,我执就会克除掉。反过来,你不用这种方法,你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越多,我执越强,我执越厉害。你不用这种方法,你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没有你的问题。世界不太好,只有我,我这么努力、我这么优秀、我这么好、我我我我我......,这个世界真不公平,那就说明你是用世俗的态度、是用那个“我”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用这个问题本身提出问题。

这个课我就讲完了。

虽然只讲一课,大家得反复的在生活和以后的练功当中、实践当中,所有的实践都离不开这一课。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着这一课的基础建立的。这一课,是我们这个实验班的核心基础。你能够会提出问题,在一周之内能够会正确提出问题,我要求大家在一周之内能掌握这一课,就可以啦。这一周,能够把问题提出来,这就可以,这就非常棒。你会提出问题了,你再听我们以前的课程的时候,你就要试着自己用这种方法来提出问题。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