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26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文言文类文阅读复习课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3-18 发布于广东

郭哥评课之文言文类文阅读复习课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3月10日,我到黄圃镇中学进行教学视导,该校教师余吉林主动请缨,设计了一节以《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主的类文阅读课。类文整合,形成专题,这是我主张的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思路。余老师以“劝说”为主题,构建了一个复习专题,将学习目标确定为:1.对比阅读,分析劝说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兴趣。2.迁移运用,合理运用劝说方法解决日常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在目标导引下,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是字词检测,复习巩固;二是请学生思考:曹刿和邹忌谁更善“谏”?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劝说技巧;三是迁移应用,结合学校、社会创文、家庭布置不同的场景任务;四是将劝说的技巧与中考测评结合起来。

我认为这节课有可圈可点之处,亮点有二。第一是教师善于设置劣构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习惯于“是非性”问题的老师,肯定是以讲授为主,讲完之后会习惯性地问“听懂了没有”“对不对”等;习惯于良构问题的教师,肯定看重标准答案,复习教学时鼓励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实际上,劣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劣构问题是:有一个或多个问题要素不清楚或者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它们拥有多种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途径或者一种解决方案也找不到;它们拥有多种评价解决方案的标准,所以不确定用哪种理论、规则或原则来解决问题并且应该如何组织;它们常常需要学习者做出判断,表达个人观点或者想法。([美]戴维·H·乔纳森:《学会解决问题:支持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设计手册》,刘名卓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教师在本节课上设计的问题是:曹刿和邹忌谁更善“谏”?学生便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例如从劝谏的对象、技巧、经过、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当然也会有学生认为两人没有可比性,因为劝谏的对象不同,场景与背景不同,很难判断谁比谁更善谏。

第二是复习教学注重方法的训练。此处的方法不仅仅指原则、策略等,更侧重于思考的程序、思维的流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路”。我今天在这里提一个观点:没有方法指导的中考复习备考都是耍流氓。道理很简单,没有总结方法,没有训练方法,复习就变成了做题讲题,学习就变成了刷题,这样的复习备考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呼吁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在中考备考时要凸显方法的提炼与训练,强化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思考、答题的意识。余吉林老师这节课,在方法提炼与训练方面非常值得点赞。面对“如何劝说他人时”,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情境:因为初三快考试了,班主任决定取消本班的音乐、美术等课程,谁可以劝说班主任打消这个念头?由于情境过于真实,该班学生立刻投入情境中,对教师进行劝说。余老师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劝说”的思维流程:对象(称呼语)+共情(表示理解)+解决方法(目的)+鼓励、征求意见。学生运用该流程,完成了劝说同学进行垃圾分类等类似的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一直提倡的“程序性知识”,也是当前中考备考中较为匮乏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在教材或教参中都没有出现,而是教师在对范例的解读中总结提炼。提炼出这样的思维流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总结提炼功底,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意识。

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像翻译、断句、文意理解、词义推断等,都需要方法指导。其他比如选择题、信息整合类题、信息应用类题、故事情节概括题、人物形象分析题、段落作用判断题等,都应该有这种程序性知识为支撑。但这种程序性知识不是答题公式或套路,而是一种思维的流程。当然,对于这些题目的答题程序,我目前总结提炼得还不到位,还需要在听课学习中加以整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两个值得商榷之处。一是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学重心是什么?将“劝说”作为教学和迁移应用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偏重于语言运用或实用写作,似乎偏离了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文言文复习还是应该围绕文意理解、词义推断、翻译、断句等内容展开,教学环节“总结劝说技巧”,思考题“曹刿和邹忌谁更善'谏’”等,都应该指向对两篇文言文的理解。或者说,总结劝说技巧并在其他情境中应用,并非文言文复习课的重点。当然,如果教师认为在复习文言文的同时,也进行了语言应用类知识的复习,我觉得也可以。关键是要依据文言文重新构建语言运用类知识的体系,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文言文没有复习好,语言应用题复习得也不成系统。

二是文言文复习要真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总结劝说技巧”的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将技巧进行总结,例如注意劝说对象的亲疏关系、紧扣劝说目的、选择合适的劝说方法等。这样的教学环节应该进行调整,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把“教的活动”变为“学的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构建一个框架图或放射图,中间画一个圆圈,里面写上“劝”字,然后“放射”出四五个文本框,要求学生在框中填写自己提炼出来的劝说技巧,前提是根据两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同时还要考虑两篇文章主人公在劝说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利用整块时间完成之后,再进行个别分享、展示与集体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只是进行适时的点拨与补充。当然,教师提供的框架图本身就是在搭建教学支架。

总之,文言文复习课要善于进行类文整合,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专题思考、对比阅读等,同时要强化方法的提炼与训练,使得学生在复习或答题时能够“有法可依”,而不是盲目作答,这有助于提高复习的质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