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关文件鼓励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肯定多渠道灵活就业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作用以来,“互联网+”所衍生出的网约车司机等“零工经济”群体,成为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成功案例。作为典型的灵活就业平台之一,这几年来,在网约车司机安全、健康、就业、收入等问题上,滴滴一直在持续发力。很多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懈努力之下,诸如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正在探索将“平台”“司机”“乘客”三者的关系更好地协同起来。 ![]() 司机共创会上,司机提出创新建议,获得在场司机的认可 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 “外面狂风暴雨,打开伞就变成晴天”。在北京的雨夜,一名乘客在滴滴快车司机王岩新买的留言本上,写下上面这句话。随着乘客在留言本上主动写下的喜怒哀乐越来越多,网约车司机的获得感和价值感也在王岩心里越植越厚。 在帮助个人实现获得感和价值感的同时,网约车平台也在发挥就业“蓄水池”的作用。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年近50岁的喻文兵师傅身上。 “我们服务好,得到乘客好评多,口碑值慢慢就高了。第一个月流水收入只有2600元左右,到第二个月流水收入达6000元以上。第三个月到现在每个月平均流水在1万元以上。我也快50岁的人了,滴滴网约车司机这行业我会一直干到退休。”来自常德的喻文兵师傅对自己的未来很坚定。 喻师傅从2016年上半年加入滴滴,到现在已经有6个年头了。当时他的主业是开酒店,注册滴滴司机只是偶尔跑一下,初衷是想赚点油钱。直到3年前正式开启跑滴滴的生涯。时间比较自由,收入比较稳定,是喻师傅对滴滴司机的评价。 事实上,在网约车司机的队伍中,有实现脱贫的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需要兼顾家庭的女性司机,有可敬又可爱的退役军人,也有处于就业过渡期的“白领”。无数普通而不平凡的司机,通过平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实现了更好的自我价值,也撑起了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践行社会责任做好公益帮扶 为了助力司机子女教育发展,滴滴推出国内首个关注网约车司机子女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橙果计划”,六年来,累计为600多个司机家庭颁发高考奖学金,通过家庭夏令营,励志班助学等形式,服务约4万个司机家庭。此外,在共青团中央指导下,“橙果计划”面向全国10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支持乡村青少年教育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仅2022年,就有15417个司机家庭参与“橙果计划”。 出行中总有些感人的正能量故事,为了表彰这些正能量行为,滴滴出行在2016年发起“正能量在路上公益计划”。截至2022年底,七年间,项目共表彰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正能量滴滴司机1358人。 由滴滴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滴滴“关爱基金”,为因重大疾病、灾难等因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网约车司机及家庭提供救助,帮助渡过难关。自2018年至今,五年共救助1098个司机家庭,拨付人道救助专项资金超1000万。 此外,2021年滴滴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期捐赠人民币1亿元,设立“滴滴应急救援项目”,系统化地持续参与应急救援公益实践。随后启动“滴滴公益救援队”项目,与优秀的民间专业救援队合作,培养网约车司机发展急救技能,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目前,“滴滴公益救援队”项目陆续在深圳、太原和北京组建了三支志愿支队。2022年,三支志愿队开展了93场专业救援培训,培训时长22444小时;完成了364人次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达11916小时。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为让司机在平台能有满满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确保网约车司机的权益得到全方位保障,滴滴平台持续在收入、安全、保障、职业发展、福利关怀等方面为司机提供多元的福利保障。 在收入保障方面,滴滴平台为司机提供完单奖励、节假日福利、综合能耗费等多种奖励和举措,并通过空驶补偿、车费垫付等机制为司机提供收入补偿保障。 为保障司乘安全,滴滴从2017年上线预防疲劳驾驶安全规则来降低疲劳驾驶风险。同时,滴滴还完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通过语音提醒司机注意行车通风、及时休息,避免疲劳驾驶。据悉,滴滴年累计播报疲劳驾驶提醒3.04亿次,超300万司机接受了疲劳驾驶专项教育。 在为司机免费提供“关怀宝”安全保障的基础上,2022年起滴滴在全国多个城市联合保险机构,投入专项补贴,推出网约车司机专属商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截至2022年底养老保障计划已覆盖全国60个城市,累计超过50万人参与;医疗保障计划累计超过15万人参与。 在职业发展方面,滴滴推出了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全方位提升网约车司机综合能力。2022年,滴滴累计向全国41516名司机,免费提供58702次职业技能考证课程。 在福利关怀方面,滴滴开展司机福利站、福利体检等福利关怀活动,滴滴还开展司机节、司机周年活动、司机生日会等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提升司机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此外,2021年滴滴成立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充分听取司机意见反馈,促进司机与平台交流共创。 发挥党建引领、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2018年,滴滴在北京成立首个出行平台新业态司机流动党支部,创建“红旗方向盘”党建品牌,积极发挥流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司机队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平台百万流动党员司机。截至目前,滴滴党委已在全国业务覆盖的所有省份全部建立了新业态司机流动党支部。 同时,滴滴工会在全总等各级工会领导下,积极推进网约车司机建会入会和权益保障工作。今年1月,滴滴在北京市总工会等三级工会的共同见证下,积极推进网约车司机代表与公司行政方达成《2023年滴滴(北京)网约车司机协商恳谈会专项协议》,明确了协商机构与机制建设、职业伤害与安全保障、收入与奖励补偿、福利与关怀、公益帮扶与奖励、专属商业保险等6项内容、23条具体措施保障司机权益。 滴滴从2012年起步至今,一路走来,在国内累计服务过6400多万名司机,其中有3200多万是网约车司机。这些就业成果既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也依托互联网行业和新经济形态的快速发展,更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的体现。以滴滴为代表的出行平台也会带着“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的嘱托,带着“让出行更美好”的愿景,更好更扎实地稳步前行,承担更多责任,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文/刘洋 ![]() 滴滴司机福利站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