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校园》20年10月10期 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艺术 湖北省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 谭娥 邮编:445000 摘要:随着建模课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思维的发散过程,整合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建模教学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建模思想的渗透。数学建模可以解决数学课程中的图形问题、计算问题和数据处理问题,除此之外,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选择将数学的建模思想运用恰当的方式融入到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运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可以综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刺激他们。为了使所做的建模更合适,老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几种教学工具,使数学课堂的教学项目更有趣、更有效。因此,教师要加强建模思想的运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建模思想 运用艺术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日后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数学思想,是基于实际教学内容呈现于学生脑海中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为了更好地彰显数学魅力,发挥数学的作用,有必要增强对数学思想的重视,积极探索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技巧。数学建模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思想,数学建模是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学数学课的一般特点,教师在应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该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建模的应用。通过几何建模等模块进行教育,加强数学运算建模和统计知识建模,使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知识与建模思想结合在一起。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素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数学的概念,形成良好的思维素质.如果把学生的数学素质看成是一个坐标系,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水平轴上的因素,而数学思维方法则是纵轴的因素。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所讲解的知识比较浅显。本阶段的教学并非是使学生掌握晦涩难懂的知识,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解题的思路.这种教学发展需要,为数学思想的渗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还是存在有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数学学习的反思,还停留在最基本的模仿学习阶段,而且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也比较困难;其次,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性,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比较传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是很理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策略 1.创设教学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 兴趣是最合格的老师,情境是最好的引路人。只有将数学课堂情景化,将数学知识趣味化,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及时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所教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构建直观、立体、有趣味的生活场景。通过做到激情导趣和渗透建模思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整合知识与情境,使学生在疏导知识结构和消化数学技能时获取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智慧启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渗透建模思想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认知规律、情绪变化等因素,并教会学生用理性的方法思考数学问题。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生活经验布置教学情境。首先,重新布置桌椅板凳的摆放位置,将班级打造成“电影院”。以多媒体为电影屏幕,以不同位置的椅子为影院座位,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播放一些正在热播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巴拉巴拉小魔仙》等,尽可能地将学生引入观影情境。同时准备一些小纸条,并在这些小纸条上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图片等标注座位的位置,将其当做入场观影的电影券。然后以正常回答问题的方式作为获取电影券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数学运算,很好地进行建构课 运算定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所有运算法则的学习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操作定理发散学习过程,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建模,选择图文并茂的实际案例。 在建模整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这些案例的导入特点,进而帮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在建立建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热情,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数学计算方法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应用题混合运算》课程时,教师们可以建立一个非常有趣的建模来向学生提问。也就是说,学生分为10个小组,各组4人挖坑,2人取水。分别承担挖坑和取水任务的有多少人?每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学生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在提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思考,使学生认真考虑问题,逐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指出这些问题,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应用题的运算过程和分析思路。从应用题运算的基本知识开始,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其分配律。让学生组织知识,做好数学建模,为学生以后的计算打下基础,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数学课质量。 结合具体的数学计算活动来进行建构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锻炼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数学实践能力,当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数学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思路时,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因此而得到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结合具体计算来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也是一种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 3.配合统计学习,搞好建模教学 统计知识也是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核心知识。通过教授统计知识,老师们可以教学生在制作建模的过程中解决生活问题。根据统计知识的发展规律,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统计图表及相应的知识解释过程中,建立统计知识的综合建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统计《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扇形图的知识,了解教学过程中有关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并要求其理解掌握统计图。大多数学生都了解条形图和线性图的原理,并很清楚它的使用意义。这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个基础导入扇形图,让学生跟着老师探索扇形图的应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向学生提问。扇形图的特点是什么?扇形图是什么?应用扇形图的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知识。在构建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数学课的质量。 4.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优化学生的建模思想方法 数学是一门知识内容抽象复杂、学习难度较高的综合基础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抽象、逻辑、逆向等思维能力。只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学,将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因此,利用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丰富情感、积累经验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尤其是依托“任务化”的学习清单,组织学生对各项数学问题展开探索,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导探究,以及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猜想、实践、验证、总结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建模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在学习“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时,学生常常会畏惧做应用题,所以在做应用题“某菜市场有茄子30筐,每筐25kg;有土豆18筐,每筐30kg;有黄瓜12筐,每筐18kg,那么该菜市场现有多少Kg的蔬菜?”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菜市场卖菜情境,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买卖蔬菜,深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内在关系。同时教师也要借机迁移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利用其它数学模型如“超市买东西”“服装厂卖衣服”“化肥厂生产不同种类的化肥”等,促进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理解“四则运算口诀”,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5.对数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促进学生建模能力提升 部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在解决问题或是理解概念知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授课中对数学内容展开合理的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来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行为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建模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内容时,最好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其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3]。举例来说,在学习《表内除法(一)》一课时,对于学生来说,除法与过去学过的加减法和乘法不同,除法的意义更加抽象,也更加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除法知识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理解其意义,以便其更好的掌握除法知识点。在建立除法数学模型前,学生要先理解分均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师应组织“分一分”的活动,让其了解到什么是平均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具体事物进行平均分。当学生掌握“平均分”的理念后,教师则要继续引导其思考,如何平均分才能更简便,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经过总结和优化后,学生就会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口诀”来解决。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习题或是实践活动,来对学生思维进一步优化,从而加深其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们来说,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其实并不密切,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我们就可以借助数学建模思想来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相对抽象的数学统计问题,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强化小学生们对统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很有利于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这对于当代小学生们个人数学能力的不断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李季梅.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7,(19):103-104. [2]景苑.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5,(42):75-76. [3]孙方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66-67. [4]许文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渗透模型思想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