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真相

 第2图书馆 2023-03-18 发布于河南

2020年9月4日,西北民族大学官方通报该校陆续有学生出现腹泻等症状,经多部门实地调查、取样检测,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叠加引发。那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真相是什么呢?本文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诺如病毒的主要的感染途径

一则,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贝类、蔬果),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桶装水和井水);

二则,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未彻底洗干净双手,再接触到自己的口而引起感染;

三则,与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患者接触而感染,如照顾患者或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

诺如病毒致病有发病急,传播快,涉及范围广的特点,该病毒在人口密度较高而卫生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可能会爆发性传播,如社区、学校、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均有过集体感染的报道。

二、中医的病名、病因分析

从中医来分析,这属于外感病,而且属于温病的范畴。邪从口鼻而入,发病急、传播快。因为邪自外袭,影响人体正气,导致正邪交争而发病。

从诺如病毒的传染、传播和发病经过来看,它属于中医“戾气”的范畴。前代医家认为,疫病“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内经》对于疫病有明确的认识:“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医家吴又可在其所著的《温疫论》中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三、中医的病机分析

一则,发病时间

诺如病毒感染起病多为四季之交,寒温不适之时。四季之交,属于脾土当令之时。按中医理念,脾土旺于四季之末。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为脾土主时。脾主化,脾能化,则春木能化为夏火;夏火能化为秋金;秋金则化为冬水;冬水能化为春木。

脾当令于四季之末,当令则易虚。临床所见,凡当令之脏,多易见虚证,于脾亦然。可以说,脾虚是本病发作的重要内因。

二则,发病症状

初期大多有鼻塞、流涕、恶寒等外感症状;中期以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系列反应为主。

从症状来分析,初期邪伤肺卫,中期邪陷脾胃。初期邪在上焦,中期则邪在中焦。

清代大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言:“湿伤脾胃两阳,既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名日霍乱。……”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其整体病程大体按照三焦理论传变。由此得出两条结论,其一,本病属于温毒时疫的范畴;其二,本病可按三焦辨证体系去治疗。

四、诺如病毒完全可以用中医治疗

按西医的说法: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理想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怎么办?当然是选择中医。

中医不认识诺如病毒,但中医完全可以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为什么?

一则,中医以人为本,以正为本,所以,中医可以不认识诺如病毒,中医更关注诺如病毒造成的症状。只要有症状,就能分析出病机,然后就可以对证治疗。

二则,世界上的致病因素千变万化,但都是作用于人体正气才发展成疾病的。不管是什么致病因素,只要与正气相搏,就会出现症状和体征。对于外感病邪来说,中医有六经辨证,有卫气营血辨证,有三焦辨证,可以明确地分辨正邪在哪个层次上交争。然后在相应的层次上扶正祛邪即可。

三则,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这属于温疫范畴。中医擅长治疗疫病。以非典和新冠肺炎为例,中医治疗此类疫病可以速愈,且完全没有后遗症。临床事实早日证明,疫病流行,非选择中医不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亦当选择中医。

五、中医的辨证分析

根据诺如病毒感染的过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初期、中期和恢复期。

(一)初期

临床可以观察到,被诺如病毒感染后往往有24-48小时的潜伏期,在此时期,部分患者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等,但大多出现舌苔特别是中部厚腻的表现。

因为病状既有鼻塞流涕,亦有苔中部厚腻,故分两种治疗思路。

一则,治感冒

此时,邪在肺卫,但已经开始在中焦蕴积湿热。当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时,可考虑用桂枝汤解表。

吴鞠通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为什么用桂枝汤?

当外邪引起肺主皮毛表卫的功能障碍之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桂枝汤的微辛可散可润,微温可通,微甘可补,一则帮表卫开路,二则为表卫加油,充分发挥了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不至于使机体阴阳因邪而不平衡转换成因药而不平衡。

桂枝固为辛温之品,但其气味俱轻,又有白芍酸寒敛阴泄热,生姜发散之力亦弱,甘草甘平解毒益气,大枣虽云甘温,而有补益津血、以充汗源之功。此方微辛微温,发汗力不强,注重的是其开肌腠,和营通络的作用,解散外风,打开郁闭之表,给里热一个出路,还方便下一步清里热的治疗。

当然,用桂枝汤只是治疗的第一步,而不是全部。一旦病邪深入,则桂枝汤即当止服。

另外,叶天士在此时用的是葱豉汤。他在治疗新感引动伏气之病时,主张“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用的是葱豉汤。从临床来看,此方亦可。

二则,治苔厚腻

若见舌苔厚腻,需及时以霍香正气散、不换金正气散或霍朴夏苓汤之类药方。这类药方皆有宣表祛湿和中之功。

湿滞于中焦,源于脾虚。急则治标,先用这些芳得祛湿之法顿挫湿浊,兼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可起到缩短病程的作用。

若兼见发热,需考虑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之品,但用量须慎重斟酌,以不伤脾阳为限。

(二)中期

初期之后,大多患者发病突然,以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系列反应为主。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伴随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一则,温阳散寒

患者已然出现吐利、腹泻、腹痛的胃肠道症状,这属于太阴病的范畴。需及时转化思路,使用理中丸,甚或附子理中汤之类药方,温中散寒,健脾益胃。亦可灸神阙、足三里,或灸太白,有温阳扶正,运脾化湿之功。

二则,清化湿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喜饮热水,饮不解渴,唇红苔腻,同时吐泄不止等症状。这是湿热内滞,邪从热化。

可考虑用五苓散,少佐青篙、银柴胡等清透虚热之品。如此既利小便,又化湿热。

三则,回阳救逆

若患者素体阳虚;或经滥用抗生素,导致中阳受损;或拖延日久,会出现吐逆、汗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的症状。这是阳气虚脱之证,当急急回阳救逆。可考虑用四逆汤加生脉饮,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也可选择静脉点滴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

(三)恢复期

一般五至七天后,吐利均已止住,此时属于恢复期。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吐中泄下,伤津耗气”,需考虑补虚。不宜继续大量使用猛药峻剂,以防出现“虚虚实实”之弊,致使津液难复,余邪稽留,病情反复,甚或变生它证。

建议用四君子辈加沙参、麦冬、石斛、葛根、桑叶之属,以滋阴润燥,清透余邪。若仍有发热,可考虑用竹味石膏汤养阴清热。

六、饮食调理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故而整个发病期间,均宜食用米粥,并且,忌食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等物。尤其不可滥吃大鱼大肉、瓜果和牛奶。这些食物或碍滞脾胃,或消耗脾阳,无益于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

关于诺如病毒感染的中医分析,读者还可以参考《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治》一文。

七、何为错误的治疗?

一则,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杀菌,但不能杀死病毒。对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绝对不能滥用抗生素,即使病人出现了发烧症状。

二则,滥用新疗法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一项新研究表明,胆汁是促进诺如感染的帮凶,胆汁中的胆汁酸和脂肪神经酰胺是诺如病毒感染人类小肠细胞所必需的物质。从中医来分析,正为本,邪为标。正虚才是导致病毒感染的关键。千万别为了治疗诺如病毒感染而盲目干扰胆汁平衡。

三则,依赖支持疗法

正如专家所说,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诺如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我的建议是,连对症和支持疗法也不要用,直接选择中医,标本兼治,康复更快。按照中医治疗非典和新冠肺炎的经验来看,若能在第一时间选择中医,好处是,治愈快,花费小,轻症转化为重症的转化率为零,且后遗症为零。既然如此,何必去选择西医的对症和支持疗法呢!

小结:

《内经》明言,为什么有的人不会感染病邪,因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说出了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在于养正。

以正为本,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要汲汲于治本。前代医家明言:“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人;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避免感受病邪;另一方面,养正是关键。(董洪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