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儿童心中种下哲学的种子?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3-18 发布于浙江

儿童哲学应该如何进行本土化实施、儿童哲学应该如何与教育教学融合……

儿童可以学习哲学吗?儿童可以产生有价值的理论或思想吗?对于儿童哲学的争论和探索一直在进行着。不可否认的是,儿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是成人难以企及的,这种想象自然具有宝贵的价值。如何引导、开发儿童的这种潜能?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协作性思维、文化性思维等?儿童哲学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儿童哲学应该如何进行本土化实施、儿童哲学应该如何与教育教学融合等问题。同时呈现一些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做法,共同探索儿童哲学的课程建设方案、课堂教学模式等。
图片

专家观点

儿童哲学的本土化发展

 高振宇

在《宝宝也是哲学家》《园丁与木匠》等书中,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儿童天生就会进行反事实推理、思考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迸发出比成人更胜一筹的创造潜能。许多学者也以自己的孩子或课堂实践为例,列举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多个领域的哲学问题所进行的独特思考以及形成的精彩观念。

但是,儿童的哲学天赋长期以来并未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一方面,许多教育者受到传统心理学和儿童观的桎梏,不认为年龄较小的儿童能够进行脱离具体经验的抽象思考,也不认为他们能够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想法;另一方面,一些教育者未能正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本能,未能完全洞悉儿童的精神世界及其内在价值,甚至将儿童的思考和追问视为对课堂纪律的破坏、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因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

其实,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关注儿童哲学,目前有不少地区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已经探索出儿童哲学的不同发展道路,这说明许多教育者已经发现了儿童精神世界中的这颗哲学种子,认识到它对于儿童心灵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对于儿童哲学的理念及其本质、如何设计与展开儿童哲学的教学流程、如何结合实际来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等,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解和模式。因此,总结这些不同发展路径的经验,对于推动儿童哲学在不同学段教育场域进行更高质量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来自儿童的经验世界

儿童哲学常被误认为是对儿童进行哲学理论的提前传授。固然,成人的哲学教育存在传授的成分,因为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理解并应用已知的原理和思想。我们通常把这种哲学称为“大哲学”或学科化哲学,但是就儿童哲学而言,学哲学的模式大不相同。课堂中思考的大概念、大问题都来自于儿童自身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哲学家已有的理论体系,整个思考过程通常不会带入任何哲学的专用名词,而是用儿童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经验、知识来建构对他们生活世界有意义的观念体系。因此,儿童哲学实际上是为了儿童、基于儿童、由儿童创造的“小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实践哲学、应用哲学。

儿童哲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儿童哲学的本质就是思维教育,但这里的思维指向的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同样强调的高阶思维,而非识记理解等初级阶段的思维。而且在儿童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模型,而是在各类思维内涵上有了新的调整和发展:一是审辩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传统意义上这类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推理,包含4个基本特征,即自我纠正、敏于情境、标准指引、以判断为结果,我们则重点培养学生“批判质疑、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价”的思维品质;二是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敏于对比情境、自我超越、由整体情境驱动、以判断为目的,我们则提出包含发散性、联想性、独创性、想象性、逆向性、灵活性、流畅性的创造性思维模型;三是关怀性思维,包含欣赏性、情感性、行动性、规范性或反思性、移情性或同理心等基本特征,我们则认为关怀性思维的重点在于使儿童养成关怀思考本身、关怀探究历程、关怀真理、关怀他人的思维倾向和能力;四是协作性思维,传统儿童哲学研究并未作出明确界定,我们则认为儿童哲学至少可以在7个方面发展儿童的协作性思维,即积极参与到团体探究过程之中、与他人在理智和情感上建立积极良好关系、保障伙伴发声权利和尊重不同伙伴的意见或看法、坦率真诚分享观点和生活故事(经验)、主动向他人(观点)学习并促进他人(观点)的发展、彼此协商以实现观点交锋基础上的螺旋式发展、共同建构意义与解决问题;五是文化性思维,这是儿童哲学中国化过程中新增的一个思维元素,旨在使儿童充分理解本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建立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学会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审视跨边界议题,从而使学生具有更鲜明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创设安全的情感氛围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创设一个智力和情感安全的氛围,构建成员彼此信任、乐于进行思想碰撞的探究团体。教育者通常会将教室内的桌椅进行重组,在小班额的环境下组成一个圆形的“魔法圈”,而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则分组构建多个不同的小型“魔法圈”。教师可设计“安全宣言”,使全体学生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宣读宣言,确信自己的观点是值得尊重的,也承诺自己不会随意取笑他人。为了让“魔法圈”内每一个成员都了解对方,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团体球”并开展一系列“思想传递”活动;为了形成团体智力并促进个体智力发展,必须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设计并执行探究规则的队伍之中。

儿童哲学的探究需要借助一定的刺激物来发力,即各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素材。除了教材和绘本,儿童哲学还通常会利用诗歌、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时事新闻、改编版哲学著作等素材,帮助儿童开启哲学思考。当然,儿童哲学的刺激物绝不局限于静态文本,科学实验、手工制作、信息技术操作、生活实践、体育运动、戏剧表演、游戏、绘画、音乐等各种类型的动态活动都可以作为激发儿童思考的重要刺激物,这些动态活动在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哲学教育中均有不同程度应用。

儿童哲学的全球实践者还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思维工具,比如“W(意思)R(理由)A(假设)I(推断)T(真理)E(正例)C(反例)”优秀思想家工具箱、“P(命题)H(假设)I(推断)L(真理)O(反例)S(综合)”思维工具箱等,这些工具在我国的儿童哲学实践中都有所应用。为了适应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儿童认知水平、实践操作的需要,我国儿童哲学实践者专门设计了多套“思考小手势”并编写为童谣及儿童哲学之歌,辅以相应的身体动作,更便于学生将其内化为学习行为的一部分,让不同的思维工具更容易记忆并能灵活应用在课堂探究活动之中。 

融合“哲学家教学法”

中国的儿童哲学教育除了以拓展性课程或社团课程形式存在之外,教育者也积极尝试将儿童哲学融入学科课程或学习领域之中,使之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这种融合的基础或前提是儿童哲学富有魅力的教学法,即“哲学家教学法”。哲学家教学法建立在“四大核心儿童观”的基础上,即了解儿童(思维)特点、尊重儿童观点、发展儿童(思考和探究)力量、保障儿童(建构思想)权利,并通过“四大支柱”(思维、团体、哲学、探究)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四大教学承诺”,即学会过一种经得起审视或省察的生活、将教学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将哲学视为生动变化的多元实践、将课程知识视为师生共同建构的动态历程。

目前,一些教育者已经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合“哲学家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创造儿童深度思考的机会,帮助儿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思想。比如,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哲学资源,开展基于不同文学体裁、数学概念、科学规律、道德主题、生活事件、体育比赛的哲学探究活动,进行批判性写作和创意写作练习,展示基于课文的创意表演、设计制作、项目学习等。教师既可以将某节课整体调整为儿童哲学的授课模式,也可以在常规课的部分环节加载儿童哲学活动,开展“微哲学”的小步骤教学。

如今,儿童哲学已经逐步融入我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教育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课改发挥着积极作用,希望更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队伍。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儿童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儿童学学术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CZS036)

图片
图片

儿童哲学:探索良好教育的实践路径

陈永宝

作为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儿童哲学不仅体现为一种教学方法,而且体现为一种教学理念,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化模式,让教师真切体悟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逐渐由“主讲者”过渡为“引导者”,既要参与教学之中,又要游离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模式。

当然,以学生为导向并不是否定作为教师的“主导权”,教师依然要坚持对学生的不妥行为进行规劝。儿童哲学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教育模式,不能只偏重于“从心所欲”的形式,而脱离了“不逾矩”的底线。教师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量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又要正向面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和升学压力,才有可能让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推进。否则,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可能会沦为教育教学中的插曲或点缀物,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学科融合的两个方向

儿童哲学与学科融合需要坚持“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主要是指大学、中学、小学一体化的思想,要坚持大学、中学、小学教师的多角度交流,以集体备课、学术会议、教学研讨等方式加强沟通,使各级教师真切理解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横向”主要是指儿童哲学理念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美术等学科相融合,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学科“画地为牢”的思想壁垒,在凸显学科独特性的同时坚持以问题意识、价值引领为核心的思维导向。比如,语文教师既要坚持必要的阅读、写作等学科教学内容,又要通过课文解析给予学生正向的价值引导;数学教师既要注重解题思路的传授,又要鼓励学生对“解题思路”展开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最优解,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训练转向思维发展。

儿童哲学在学段之间的纵向交叉融合,更加侧重单一学科理论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比如,高中思政课与大学思政课的内容存在诸多相通之处,所以对于高中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要熟悉高中思政教学内容,又要明确思政学科的未来走向。不同学段的有效沟通会避免“自说自话”“理论之间互相矛盾”的问题,儿童哲学教学方法的融入既可以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思考,又可以弥补大学思政教学的一些弊端。

儿童哲学与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融合,意在帮助各个学科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本体论思考、认识论提升、价值论引导,侧重于将教材的内容画面化、细节化、生动化。用儿童哲学的方法对教材进行解读,教师既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传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性引导。教师可以利用“优秀思想家工具箱”引导学生主动发问,促使学生提出批判性、创造性问题。

以儿童为思考核心

儿童哲学不仅是“儿童的哲学”或“为儿童的哲学”,而且是一种以“儿童为思考核心”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儿童哲学的应用实践,我们甚至可以重新拾起成人世界被遮蔽的“赤子之心”“纯一无伪”“至诚之心”,达到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反哺”效果。因此,儿童哲学是以儿童为锚点、以儿童为核心,从而构建良好家庭关系、学校关系、社会关系的教育理念。成人应该在“互为主体”与“无病人存在”理念的背景下,放下姿态与儿童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最终达成孔子眼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和谐图景。

中小学教育需要努力达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在坚持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儿童哲学理念可以在正向面对现实存在的知识目标和升学标准前提下,用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探索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路径。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儿童哲学坚持课程本身的知识性、技能性传授,同时倡导“以德育人”,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终身发展型人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各学科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课标要求、授课时间等内容,结合儿童哲学理念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同时,儿童哲学意在加强大学理论研究与中小学理论实践的有效交流,强调“提出新问题、给出新方法”,强调学校之间的合作,打破“为实践而实践”“为理论而理论”的无效交流。因此,儿童哲学教师还要积极汲取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和新教师的创新思想,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做法,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儿童哲学示范课。

“互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儿童哲学理论的目标与核心在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帮助儿童突破僵化、单一、呆板的思维模式。儿童哲学理念的有效运用可以化解学习中的各类难题,加强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重视细节、发掘新角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怀性思维鼓励学生发展同理心和同情心;在体育教学中,合作性思维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儿童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为己之学”,反对各种急功近利的“功利之学”,鼓励学校在关注学生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在儿童哲学理念引导下,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自身条件,了解学生的思维认知,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协同合作。

儿童哲学的发展会进一步影响教师和家长——当儿童的思维转变后,教师、家长在与儿童的交流中也会获益良多,儿童甚至可以用自身的思维模式变化影响教师和家长。

中小学开展儿童哲学教育还需要中国化、本地化,要学会用中国思维讲中国故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哲学相结合,努力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朱子家训》曾说:“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互为主体”的道德教育,正是构建良好家风家训的有效保障,也是中国儿童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教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儿童哲学的朱子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BZX050)

图片
图片

课程实践

开启儿童的“哲学大脑”

诸嫄嫄 邓永城

儿童哲学通常是指面向儿童的哲学,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能像成人一样探究“大概念”和“大问题”,体验哲学探究的乐趣。浙江省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于2018年开启儿童哲学的探索和实践,在“哲学大脑——让每个儿童的多元智慧闪光”理念指引下,着力塑造有崇高信仰和远大理想、有时代气象和民族风貌、有健康体魄和端正品格、有爱智精神和卓越才能、有审美情怀和顽强意志的“新儿童”。

在多年的探索中,学校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并不断更新迭代。3.0版本的“哲学大脑”课程体系,通过哲学将课程与课程、课程与活动之间的道路打通,形成一个有机的神经网络综合体。

“橘娃娃爱智慧”是“哲学大脑”的核心课程,重在全面提升儿童的高阶思维能力,为其他各类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每周一次儿童哲学课,课程内容遵循哲学学科自身的特性和学生认知情感发展规律,设置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主题序列,按照从自我维度到自然维度再到社会维度的基本发展线索,帮助儿童从理解自我逐步走向理解自然、理解社会。

课程面向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个班级进行每周一课时的集中授课。学校建立专门的特色哲学教室,创设适合“圈谈”的空间环境,配置相应的教学用具和设施设备,方便长期开展特色化哲学教学活动。学校各门基础课程积极融入儿童哲学课程理念,积极开展学科整合式探索活动,依托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儿童哲学的理念、价值、方法与学科课程融合,从而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学校每月开展不同形式的哲学活动,铺设从学生独立个体延伸至家庭和学校,最后回归学生自身的哲学活动路径。一月一话题,通过“苏格拉底式对话”,以班级为单位,线下讨论、线上交流共享,师生开展多维度哲学探究。以主题形式开展的“家庭哲学会”,将儿童哲学的哲学团体探究延伸至家庭教育之中,每个月每个家庭开展以生活中的哲学问题为中心的“家庭哲学会”,创设平等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的对话氛围,改善家庭氛围,加深父母和孩子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利用哲学的思维力量促进家庭教育变革。

“噗嗤哲学日”是学校的经典哲学活动。学校打破班级壁垒,混龄组建“儿童哲学HOUSE联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哲学活动:不同年段学生围绕多种类型话题开展哲学讨论会;学生自主设计哲学游戏并在操场进行游戏体验,构建一个充满智慧的“思想游戏场”;将学校公共空间打造成哲学演讲台,邀请各个班级的学生在各自的演讲台宣讲自己的哲学思考过程;等等。哲学日为师生提供了接触哲学的宝贵机会,增强了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在每个学生心里种下哲学思维和求真精神的种子。

一年一度的“育才杯全国小学生哲学运动会”由学校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从2020年开始,每年学校都会在“世界哲学日”开展全国性、竞技类、多项目的哲学活动。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包括哲学马拉松、哲学演说家、哲学游戏、哲学写作等,以及哲学故事绘、哲学微电影等展示项目,让学生在智力运动中体会哲学思考的乐趣。

与儿童哲学的相遇给学校各个层面的发展都带来了积极变化。哲学课程和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呈现并验证自己的精彩观念,帮助学生发现和使用推理论证的规则,让学生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言行更加深思熟虑、思维更加活跃,而且能够更加公正思考他人观点并进行自我改进。儿童哲学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尊重多元意见、懂得尊重和欣赏他人,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意见、巧妙处理意见冲突等。儿童哲学还使学生成为爱思考、深思熟虑、明辨事理、具有关怀力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素养在儿童哲学课程建设中得到提升。学校在儿童哲学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开发和教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习型教师团队,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教师将在儿童哲学校本课程项目中“做哲学”的行为迁移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之中,从而为持续增强哲学思维能力提供了充足保障,关注学生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思想世界,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建构能力和反思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做哲学”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哲学思考的方式,养成了热爱思考的习惯,尝试以哲学的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促进了自由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将不断丰富儿童哲学的育人样态,促进中国儿童哲学教育的稳健发展,推动儿童哲学实践多样化,从而进一步发挥儿童哲学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

图片
图片

探寻“儿童之问”的本原

 付 莹

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是为了关注儿童内心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观点,聚焦儿童生活中富有哲理性的问题,以群体探究的方式展开对话、体验、思辨,发展儿童多元思维,促进儿童发现和思考各种事物的意义,获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天津市和平区12所幼儿园于2008年开启了儿童哲学启蒙教育的尝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多年的持续研究和探索。

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包含对智慧的热爱、探寻、追求。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爱智慧”天性,总是在生活中充满疑问和好奇,以极其朴素和敏锐的观察力抛出许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并刨根究底。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上学”“什么是幸福”……这些极具哲学色彩的问题体现出一种原始的哲学思维。提出疑问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需求,能否得到解答以及得到怎样的解答,都将影响儿童未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

教师广泛搜集儿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筛选就会发现“儿童之问”的本原。比如,关于“时间”的问题,儿童提出了“钟表上的时针是时间吗”“为什么感觉时间有时过得快,有时过得慢”“谁来决定我们的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儿童对时间的客观存在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有机联系的智慧探寻。于是,由儿童之问开启了“时间在哪里”的哲学探究之旅,使儿童“爱智慧”的需求得以回应和发展。

支持儿童“爱智慧”的探究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儿童哲学其实就是让儿童走向智慧的过程。

群体探究是幼儿园开展儿童哲学的主要形式。儿童在教师的协助之下平等合作,以哲学对话的方式开放交流彼此意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无论儿童在生活中还是游戏中产生的哲学问题,都需要通过群体探究来实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经验的主动建构。

群体探究中的对话区别于普通谈话,普通谈话活动以教师发问、儿童回答为主,同伴间的观点碰撞较少。哲学对话不是简单的观点分享,对话产生的不同观点在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交互穿插,有些观点会有共鸣,有些观点引发争论。对话的轨迹呈现多点交互,这也是儿童哲学活动的独特之处。

启动儿童哲学对话、引发儿童哲学思考的视听媒介被称为儿童哲学活动中的“刺激物”。刺激物的种类有许多,比如绘本、动画、游戏、戏剧等,需要呼应儿童的问题,包含主导概念和引导观念。在关于“时间”主题的哲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引用哲学绘本《时间在哪里》为刺激物,讨论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考拉问过许多人“时间是什么”但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引导儿童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时间是什么;然后选择儿童从家中找到的“时光印记”为刺激物,通过同伴分享代表时间的物品,让儿童从自身角度看待时间。在对话“时间是变快和变慢”时,教师又引入“体验一分钟”的游戏为刺激物,通过一分钟扎马步和一分钟看动画来感受时间的客观性。关于“时间”的哲学探究儿童持续了两个多月,从主观到客观、从具体到抽象、从概念的相同到不同——儿童不断探索如何用多种视角看待时间,发现时间与个人的关系和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儿童进行哲学探究时,虽然教师心中存在引导观念,但并非与儿童直面探讨抽象概念以期获得统一答案。教师在群体探究中需要与儿童平等交流,以倾听、反问、追问等策略促进儿童的深度学习与思考,使儿童“爱智慧”的能力得以体现和提升。

收获儿童“爱智慧”的成长

在儿童哲学活动中,儿童对智慧和自我精神发展的热爱之情得以唤醒和激发,生发出精神探索的欢乐和智慧的光芒。儿童开始学会倾听、学习用适当方式交流、拥有同理心、关心世界大问题——关爱性思维获得发展;愿意分享、学会商量和等待、乐意与同伴一起思考和探究、尝试整合经验——合作性思维获得发展;敢于提问、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并给出理由、尝试用举例的方法解释观点、敢于质疑和追问——批判性思维获得发展;有好奇心、乐于探究、热爱想象、尝试解决问题和困难、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创新性思维获得发展。

在一次关于“礼物”的哲学对话中,儿童大宇突然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我送你一颗棒棒糖,你也送我一颗棒棒糖,这还是礼物吗?”儿童美美认为:“这是交换,不是礼物。”儿童小赞说:“我不同意美美的观点,我认为算是礼物,因为糖果上面有不同的图案。”儿童果妹提出:“我觉得两个棒棒糖交换了也是不一样的,你跟别人分享,你的棒棒糖就感觉更甜。”在这段对话中,儿童从礼物的外在形态联想到礼物拥有的内在情感。

接下来,教师投放了玩具、红包、苹果、石头等作为刺激物,请儿童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并说明理由。选择红包的儿童彬彬指出:“红包里有钱,我可以买玩具、苹果等东西。”这时教师开始追问:“世界上有没有钱买不到的?”儿童纷纷展开思考:“宇宙、好运,一切免费的东西都是钱买不到的。”儿童的讨论将对礼物物质层面的关注向精神层面迁移。

最后,当大家讨论到“什么是礼物”“世界上有没有最好的礼物”时,儿童纷纷表达:“礼物是一个惊喜”“我想要的最好的礼物是时间能够停止,让我永远留在大班与好朋友在一起”“妈妈的爱是最好的礼物”……这时,儿童瑞瑞说道:“我认为最好的礼物是看到五星红旗。”教师追问为什么,瑞瑞一时说不上来,儿童潼潼说道:“因为五星红旗里有中国共产党的记忆。”此时儿童已经将礼物这一概念上升到价值观和信念层面。

关于“礼物”的对话很好展现了儿童哲学探究的三大要义:问题的探究、思考的游戏、信念的建立。儿童的哲学探究是一个“思想游戏场”,儿童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应用不同的概念、观点、思想分享各自生活世界中的认知和情感经验,不断重构和创造自己对现实的解释,以此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角度、全面、辩证的思考过程中建构求真求善求美的道德认知,使儿童“爱智慧”的成长得以精彩展现。

(作者单位系天津市和平区教师发展中心)

图片
图片

与“少年哲学”共成长

周红梅

去年,我成为一名“少年哲学”课程的试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了“构建哲学探究团体”“人类与机器”“客观与主观”等哲学话题,也收获了许多关于儿童哲学的思考和经验。

知识关乎具体事物,智慧却关乎人的一生。教师要从知识教学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不能把智慧与知识混同起来。教师也不能忘记“爱”字,哲学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哲学应该培养、锻炼、激发学生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根本应该在于挖掘、保护、扶持学生与生俱来的那份对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他们一生中始终充满对智慧的热爱,从而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儿童哲学教育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在准备话题之前,我通常先认真学习和思考话题,再去准备相关资源,在白板上制作课件。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及时记录课堂上的反馈和思考。比如,探讨“构建哲学探究团体”话题时,我抛给学生一些哲学问题,让他们判断对错,调动课堂思考的活跃性,帮助学生理解哲学是什么,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组长搜集本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比如,怎样在末日中生存下去?如果修仙真实存在,那么人们会怎么做?只用纸和胶水能建房子吗?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答案,有些需要专业知识来回答,有些则是天马行空甚至没有意义的。为了确保课堂上可以产生更多的有效问题,我会在初期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筛选问题。经过内部的初步筛选,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都更具有思考价值,能引发师生进一步的讨论。

在探讨“人类与机器”这个哲学话题时,我给学生简单介绍了机器人发展的3个阶段,展示了部分服务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对机器人产生更多的兴趣和了解。在哲学探讨环节,我提出“人类是否真正需要这些便利”问题,没想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同时也考虑到机器人会导致失业增多等不利因素。于是,我又提出“你愿意与机器人聊天吗”的问题,这一次课堂上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愿意”,原因是与机器人聊天没有压力,可以适当释放自己;一种是“不愿意”,认为机器人没有情感。我让学生思考“机器人客服有时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找人工客服”的现象,让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应该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纷纷在哲学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机器人的确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我知道了英国科学家斯科特-摩根的故事,他患上了渐冻症,但是没有放弃,将自己改造成半机械人赛博格,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值得学习”“机器人渐渐融入生活,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会不会让我们失业、会不会对安全造成影响等”“机器人没法代替人类,因为机器人的言行皆由人类编写的程序形成”……经过讨论,学生对机器人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他们用不同材料合作制作了一些简单机器人,表现出的创造力让我大开眼界。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哲学理论,我尝试借助课堂生成的具体案例或是学生讨论之后分享时的发言进行讲解,以“例”服人。比如,在探讨“客观与主观”这个哲学话题时,我让学生思考:“从生活中找一找你认为是主观的内容,然后想一想在这些主观内容之上是不是建立了客观的规律?”学生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精彩观点,我借此机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主观与客观的话题。

开设儿童哲学课程本身就是一段教学相长的旅程:学生明白了学会思考、学会分享的重要价值;我也明白了“教育不是灌输”的道理,希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课堂。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