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关于小柴胡汤的加减解释

 了然3z5ctoaa2w 2023-03-18 发布于广西

《伤寒论》原方后附有加减法的条文: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2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3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4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6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微汗愈。

7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以上《伤寒论》中列举的七种加减法,主治小柴胡汤或见证。其灵活之加减变化方法,示人以随证应变的范例,能更切中病情。

解释如下:

1“胸中烦而不呕”:其烦为胸有郁热壅塞,证属实热,又不呕,半夏是止呕的,现在不呕,那就去掉半夏。实热的病不宜用人参这样的温补药,热病再用温药,就是热上加热了,而且半夏还是个辛燥的药,属实热的,宜以栝楼实宽胸利膈,泄胸中郁热,滋润心肺,清泻上焦之火。你要清实热的话就先不要补,因为你一补顺便把在里的实热邪气也补了,等在里的实热邪气被赶走了再小补一下是恰当的。你看《伤寒论》里,医圣补中焦脾胃选的都是些什么药,人参甘草大枣,完了,而且这三个药用量都很少,都是小补。

2“若渴”:为少阳邪热伤了津液,半夏是辛燥的,它更伤津液,故去之,加栝楼根,别名天花粉,能生津消渴、增加人参用量以益气、生津、润肺,因为伤了津了呀。

3“若腹中痛”: 医圣在治疗腹痛的时候一定是加芍药缓急止痛,治胸满的时候一定是加枳实。去黄芩者其痛当偏虚,寒是主痛的,黄芩是苦寒药,本来就是腹中痛了,你再不把寒性的黄芩去掉,腹会更痛。若属实,属热,黄芩和芍药正投其证,就不用去掉,应视其证情取舍。

4“若胁下痞硬”:因为甘味药大枣甘缓腻滞,甘味容易致痞满更甚,故去之,加牡蛎软坚散结,与柴胡配伍善除胁下痞硬。牡蛎是咸味药,咸味药都能散结,散硬块,也叫软坚,这个胁下痞,你不要以为只有在胁下,痞就是硬块嘛,这个痞长在喉咙里,腋窝下,乳房里,统统可以用牡蛎去散痞,不要以为医圣的书里写的是痞在胁下才用牡蛎,长在哪儿都能用。我们掌握治症的原则,就能让我们的医术越来越高!医术高明了,你就可以像汪先生那样腰里悬个葫芦全国各地到处济世了。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 这是水饮为患,故去黄芩之苦寒,加茯苓淡渗利水而定悸。

6“若不渴,外有微热”:不渴的,是因为里面和,外有微热是这个病还兼有太阳表证,因为这个时候有热,为保险起见,去掉温补的人参,再提示一下,解表的时候不要补,以免关门留寇,加个桂枝解太阳表邪,这是个稳妥的办法,温复得微汗即愈。

7“若咳”: 这是因为肺寒气逆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补以免滞邪,生姜是用干姜代替的,取的是干姜的温肺散寒,加五味子敛肺止咳,五味子是酸味药,酸味药能收敛,二味合用辛味酸味互济,相反相成。这都肺寒了为什么不去掉寒性的黄芩呢,这是考虑到黄芩能制约干姜之辛热,干姜太热了也不行,得保留个寒性的黄芩在后面扯后腿,李云龙就是干姜,一定要再派个政委赵刚去制约他,这就是中医。

----------------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中的名方。《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依据,根据病证出现于某经而论治,小柴胡汤是少阳病主方。《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经典著作,所载之方如小柴胡汤等素称“经方”。小柴胡汤属和解之剂,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张仲景立本方主治少阳证。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发汗、吐下之法均属禁例。小柴胡汤既不发汗,也不泻下,更不催吐,功能和里解表,以和解少阳为主 治,故有“三禁汤”之称。少阳居六经传变之“枢纽”,喻为“枢机”,故又有称小柴胡汤为“枢机之剂”。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 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为《伤寒论》所载小柴胡汤方。

现今一般用量: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人参9克(但通常易以党参)、炙甘草6克、 生姜9克(有以4片计)、大枣4枚

【用法】《伤寒论》载本方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 服一升,日三服。

现今一般用法,日服一剂,水煎二、三次,合并煎液分二、三次温服,每服约150至200毫升。从《伤寒论》所载去滓再煎来看,与发表剂比较应酌浓煎为宜。

在《伤寒论》中有7个方子是要求煮后去滓再煎的,

1半夏泻心汤、

2 生姜泻心汤、 

3甘草泻心汤、

4旋覆代赭汤、

这四个方子显然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这四个方子也都是和解剂,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还有3个方子是要求煮后去滓再煎的,

5小柴胡汤、

6大柴胡汤、

7 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三个方子是和解半表半里少阳之枢机的,可见在《伤寒论》中和解剂都要求煮后去滓再煎,而和解剂在组方用药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和枢机、解郁结的功效,因此后世医家就认为,在《伤寒论》中这7个方子之所以要求煮后把药渣子去掉,把药液再加热浓缩,他是为了使方剂中的药物寒热并行,攻补同施,更好的起到和解的作用,煮后去滓再煎,对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来说,可以提高它的解热作用。

小柴胡汤的功效

【功用】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主治】主治伤寒少阳证。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方解】张仲景以和法拟本方,为和解少阳而设。

柴胡解热散郁,透达少阳之邪,黄芩泻肝胆火,清少阳之热,二药并用,为和解少阳要药,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治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还有,生姜、半夏相配,其辛散可助柴胡、黄芩除寒热邪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人参、炙甘草、大枣扶正护中,助柴胡、黄芩达邪。人参甘草大枣三个是甘味的,甘味的药能缓生姜、半夏之辛燥,而人参、甘草、大枣得生姜、半夏之辛散,则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共奏和里透邪之功,壮里气,使里不受邪而和,还解表。还有一种解释,肝病容易犯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人参甘草大枣就是实脾的,让肝病到此为止,不再往前发展了。

综观本方药物,可分为三类:

其一,柴胡、黄芩苦寒清透,是除少阳邪热 要药;

其二,半夏、生姜辛温通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调理因少阳邪热所致脏腑、营卫功能失调而设;

其三,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生津,扶正祛邪。

诸药配伍严谨,寓意精深,应用确当、变化灵活,为后世医家树立了典范。

------------------------

小柴胡汤与和解少阳

张仲景以八纲、八法创立辨证论治,奠定了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基础。学习研究仲景之方,应学习研究仲景组方之法,“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这有助于理解仲景组方的意义,有助于掌握仲景用方的灵活性和规律性。

少阳病,汗、吐、下法均非所宜,因而张仲景立和解少阳一法。太阳表证,仲景立有汗法,如麻、桂之类。阳明里证,仲景立有下法,如三承气之属。少阳病不在表,不宜汗,误汗则伤津化热,阳明燥结,必发谵语。其病也不在里,不可下,误下则虚其中气,劫阴动火,神志虚怯,易成惊悸。又其病胸中无实邪,不能用吐法,吐之则伤胸阳而心悸。

少阳三禁要详明,汗谵吐下悸而惊,甚则吐下痢不止,水浆不入命难生。

《伤寒论》明确指出:“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和解少阳一法,其法清透并行,调和营卫,开通上焦,调理肝肺,平泻胆火,清散郁热,通行津液,和顺胃气,扶正祛邪,共奏和里解表之功。仲景依此法组小柴胡汤,并指出其药后向愈机转的时候为 “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