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星晨炼 2023-03-18 发布于浙江


|
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
加入认知的成分,
这要归功于班杜拉的努力,

因为他抛弃了【激进行为主义】所认为的
人类是由外界刺激塑造的、被动的、接受者的观点。

班杜拉指出,
传统的行为主义
将人的发展变化过程
降低到
与老鼠学会按压杠杆来获取食物丸的程度,

这完全忽视了人类行为中
最重要的原因 和 人格的重要来源。
|
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今天,
尽管大多数人都赞同
【行为是学习的结果】,
人格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的力量。

但机械的行为主义观点早已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对人的【知觉】【思维】【期望】和其他心理过程的作用
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整合。

在对人格的解释中,
社会学习理论更为全面的涉及
【学习原则】【榜样作用】【认知】以及【社会关系效应】
等理论问题。

【行为】通过【环境习得】以及【对强化的重视】,
是所有行为主义者和学习理论家的共识。

但人们不禁要问,
【行为】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行为能否习得】?

一般的行为主义者都认为
【行为】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而社会学习理论家则认为,
【条件反射】只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方式】,
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
如果说【动物的学习】和【人类早期的学习】受【外部强化】支配的话,
那么个体成熟以后的学习大多是在【无强化的情境中】产生的。

换句话说,
学习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情境中进行】,
行为是否发生取决于
【外部环境】与【内部主观的心理过程】及【预期】的共同作用,
单独的情境因素不足以预测行为。

例如,
一个学生在决定【是否努力学习之前】,
不仅要看【努力学习的结果是否会得到教师的表扬】,
而且还要看【自己有多大可能性获得好成绩】。

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许多仍然接受行为主义基本原理的心理学家
开始对行为主义的主张提出质疑,
人类的所有学习都是经典或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结果吗?

如果社会学习完全建立在
【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
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社会学习论的代表班杜拉指出,
如果人只能从尝试的经验中进行学习,
如果没有人教给孩子们怎样游泳,
没有人教青年人怎样学习,
没有人教青少年怎样开车,
如果医学院的学生只能凭借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来掌握必须技能,
从而为患者做手术,
那么人类生存的希望就会很小。

据此,
班杜拉提出如下假设

一、人类有能力控制自己生活的属性和质量。

二、【人格】受【行为】【个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三、对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
有许多是【机遇】和【幸运】事件,它们是无法预测和计划的。

四、人们有能力使用【语言】和【其他符号】来调节自己的生活。

五、人最突出的特征是【可塑性】,即他们有学习各种行为的能力。

六、【强化】在【人们意识到他们的行动】与【行动后果的连接时】最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