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掉的这几本名著也是旷世奇书!字字珠玑!”每当论起我国的名著,相信你一定不乏听过这样发自肺腑的赞叹。 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其实曾经有着八大名著,因为种种原因在建国后剔除了四部,才有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 那么,被删去的四本书到底是哪四本?它们为什么会被删去?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些谜团,一起揭开这四本奇书神秘面纱。 首先,这第一本便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这部作品表面上是描写狐鬼妖人之间的故事,实则大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弊端。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桎梏下,仍旧勇敢追求爱情的男男女女。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畸形观念下,一生都被困死在科举考试中的无数读书人。我们还可以看到统治阶级的残暴无情,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 离奇而跌宕的情节,鲜活而丰满的形象,简洁而精炼的语言,令无数人为之折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更是称赞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但是,由于这本书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怪异,与我们破除封建迷信的理念相冲突,最终还将其剔除。 第二本书,是清代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不同于《聊斋志异》由数篇小故事汇组而成,《儒林外史》是用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串联着各个事件的发生。 作者揭露了封建社会腐败不堪的风气,各个阶层的精神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与糜烂。同时,整本书的笔触辛辣有力,直截了当地向封建社会发起了挑战,滑稽中蕴藏着浓重的悲哀。 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作是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甚至在国际上也有着不俗的影响,被认为是对世界文学的杰出贡献。 但是,因为这本小说的讽刺过于强烈,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太过黑暗消极,不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风气,所以也被剔除行列。 第三本书,是明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封神演义》。 这本书和《西游记》一样,都是神魔小说。但其中还融合了一定的政治、历史色彩,又放大了整部小说的框架。 作者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以武王伐纣为主线,描绘了商周时期的种种故事。并且,书中还有着形形色色的神仙,人物复杂而多样。 但是,《封神演义》中的神仙结构体系过于庞杂繁琐,不易理解,同时,和同样是神魔小说的《西游记》相比,这部书对于现实层面的描写和映射有些不足,作者的文学功底也欠了些火候。 作为八大名著时,这本书便处于末端,因此自然被剔除下去。 最后一本书,则是明代时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金瓶梅》。 这部小说的名字取自书中三个女主人公的名字,从庙堂之上写到江湖之远,构建起一个庞杂多样的世界。 而且,其中对于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人情冷暖的丑陋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因此被称作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但是,由于书中对男女之情有太多尺度过大的描写,甚至有些“伤风败俗”,于是,便被从八大名著之中剔除。 虽然这几本书没能被列为四大名著,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仍旧是巨大的。 这些书的内容或讽刺辛辣有力,或描写诡谲离奇,或想象丰富奇特,甚至会更受读者们的喜欢。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一篇被选入语文课本,《聊斋志异》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的《倩女幽魂》等故事广为人知。 《封神演义》相关的影视作品改编也一直如雨后春笋,人们对其中的妲己、姜子牙、伯邑考等等角色都耳熟能详。 《金瓶梅》中虽然有些内容不宜宣扬,但问世后仍旧被改编为多种戏曲与影视作品。 因此,即便没有“四大名著”的响亮名头,我们的文学长河中也高悬着许许多多的璀璨明星,甚至,有一些可能更贴近读者们的兴趣,只因综合考量才择取更优。 因此,文学长河中不论哪一颗明星,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可被遗忘的瑰宝。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书法绘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