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炼成鸳鸯蝴蝶派?一睹张恨水求学书单

 格林故事 2022-09-10 发布于浙江

权威文学资讯,深度作品解读。

据不完全统计,他求学期间读过: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野叟曝言》《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封神演义》《聊斋》《左传》《海国春秋》《花月痕》《七国演义》《五虎平西南》《官场现形记》《唐诗别裁》《袁王纲鉴》《东莱博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燕子笺》《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燕山外史》《唐人说荟》……

图片

图片

▲少年时期的张恨水

一九〇六年的到来,似乎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九月一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整个中国都激荡着一种求新求变的气息,在张恨水的家乡,新式学校已很少要求学生读经,重外而轻内,成为一时的风气,课本则多用东洋。但张恨水显然还没有脱离昔日的轨道,尽管已经没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可能,但他所读之书仍在传统的范围之内。不过他后来承认,那时,他“真正感到有味的,还是家藏的两部残本小说。一部是大字《三国演义》,一部是《希夷梦》(又名《海国春秋》)”。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使其欲罢不能。后来,他又找到一本残缺的《七国演义》,可惜只剩下“孙庞斗智”那一节了。这些书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从中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神奇的世界。这时,他已经能读懂《左传》了,他把《左传》也当作故事来读。家里还有一部《西厢记》,这部书,就像父亲桌上那部《红楼梦》一样,当时还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张恨水喜欢小说到痴迷的程度,他曾说过,“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喜欢的程度,至于晚上让大人们睡了,偷着起来点着灯”,也要看。这自然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在他的眼里,小说属于“闲书”,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读书人所读之书,不敢说一定要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有关,总是要读那些有用的书,沉迷于小说,毕竟不是个好兆头,说轻了是“玩物丧志”,不求上进;说重了,也许会变成一个有文化、无操守的无赖流氓。他在心里早就为儿子规划好了人生道路,是想等他长大后送到日本留学的,所以,见他迷上了小说传奇一类的“闲书”,不能不着急。张恨水因此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他本是个孝顺孩子,对父母从来都是恭顺听话的,然而,在这件事上,他却表现得很固执,把父亲的批评当成了耳边风。既然白天不能看,他就晚上偷着看。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全家人都沉睡进了梦乡,他便“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拿出藏好的小说,再爬上床,放下帐子,在枕头旁边放只小板凳,放上点好的蜡烛,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常常是天光大亮,才小睡片刻”。这种行为当然瞒不过父母。父亲就很为他的这种做法担忧。一是怕他长此以往把身体搞垮,二是担心水火无情,万一失了火,就麻烦了。父亲和母亲商量之后做出了让步,可以读小说,但不能影响“正经功课”,而且必须在十二点钟以前入睡,父亲每晚亲自查夜。对于所读之书也做了规定,凡是不能看的小说,一律没收。

图片

张恨水一直说,他很不幸,从六岁入塾启蒙,直到十二岁,就没遇到过一位好老师。然而,对广大内陆地区的学子而言,这样的求学经历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在家乡潜山住了一年有余,一九〇七年初,因父亲再次奉调江西新淦县任职,他也随全家来到了该县的三湖镇。

在三湖,父亲把张恨水送到一家半经半蒙的学馆里读书。教书先生姓萧,有学问,人也相当开通,对学生采取“放任主义”,并不过多地干涉学生读什么书;对张恨水尤为赏识,潜山的乡人都称张恨水为“神童”,萧先生也是听说了的,一试,果然是名不虚传。萧先生安排的功课,张恨水都完成得很不错,夜课也只是念念古文,没有更多的要求,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悠闲,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去读小说。同室有位管君,家里的小说很多,不断带到学堂来给张恨水看。两个月之内,张恨水就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五虎平西南》。家里原有的半部《红楼梦》和一部《野叟曝言》,也被他一股脑儿全看完了。在他看来,读小说并非无益,至少,“使我作文减少了错别字,并把虚字用得更灵活”了。

图片

六、七月间,萧先生要到省里“考拔贡”,张恨水回家自学。当时,父亲办事的地方是万寿宫,张恨水白天不回家,就在万寿宫戏台的侧面,要了一段看楼,摆上一张书桌,布置成一间书房。上得楼去,他叫人拔去梯子,又用小铜炉焚好一炉香,白天就在那里读书作文。他说:“那时,我桌上就有一本残本《聊斋》,是套色木版精印的,批注很多,我在这些批注上,懂了许多典故,又懂了许多形容笔法,例如形容一个很健美的女子,我知道'荷粉露垂,杏花烟润’,是绝好的笔法。我那书桌上,除了这部残本《聊斋》外,还有《唐诗别裁》《袁王纲鉴》《东莱博议》。上两部是我自选的,下两部是父亲要我看的。这几部书,看起来很简单,现在我仔细一想,简直就代表了我所取的文学路径。” 

这一年的冬天,他们回到了南昌。父母因事回潜山老家去了,将子女托付给在南昌的亲戚照料。没有人管,张恨水更加胆大“妄为”起来。“我收拾了一间书房,把所有的钱,全买了小说读。第一件事,我就是把《红楼梦》读完。此外,我什么小说都读,不但读本文,而且读批注。这个习惯,倒是良好的。我在小说里,领悟了许多作文之法。”从前不大能看得进去的《西厢记》,现在也慢慢看出些门道来了。他说:“我看到金圣叹批的西厢,这时,把我读小说的眼光,全副变换了,除了对故事生着兴趣外,我便慢慢注意到文章结构上去,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的。”多年后他写过一篇短文,承认他曾得益于“三位古人先生”,这三个人,“一个是金圣叹,一个是袁子才,一个是纳兰性德”。袁子才就是写过《随园诗话》的袁枚,从袁枚那里,他学会了“口所欲言笔述之,不用那些陈陈相因的话”;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也是合他口味的东西,读起来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最有益于我的,要算金圣叹了”,他说,“我十岁的时候,就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那些小说,那不过当故事看罢了。十三岁时,我同时读西厢水浒,看到金圣叹的外书和批评,我才知道这也是好文章,得了许多作文的法子,后来再看《石头记》《儒林外史》,我就自己能找出书里的好处来。而且我读小说的兴趣,也格外增加”。为了感谢金圣叹送他写小说这个“金饭碗”,他甚至想过要改名“圣叹后人”。

图片

转过年来,张恨水十四岁了。秋天到来的时候,他提出要进学堂,接受新式教育,父亲同意了。由于国文底子不错,他被插入南昌大同小学三年级。这是一所新式学堂,学制四年。校长周六平是江西著名的维新人物,介绍国际形势和新的科学知识。张恨水自幼接受的是旧学教育,又喜欢模仿名士的做派,在别人眼里很容易被看成是个守旧青年。因此,周校长有时也把他当作讥笑的对象。张恨水因此受到很大的刺激,但他没有气馁,反而促使他“极力向新的路上走”。这时,他“除了买小说,也买新书看。但这个时候的新书,能到内陆去的,也无非是《经世文篇》《新议论策选》之类”。他只能从上海的报纸中汲取一点新的知识和思想,明白了现在这世界已经不是“四书五经”上的世界,而旧小说中常见的那种风流才子,似乎也不再适宜于眼前的社会。于是,“我一跃而变为维新的少年了”。不过,那时的张恨水对新文化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他的思想或许受到一些影响,但总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不会很深刻。而且,他在文学上的嗜好并没有改变,还是爱读小说,爱读风花雪月式的辞章。这期间,他从金圣叹那里知道了《西厢记》和《庄子》都是文采飞扬的“才子书”。然而他说,“对于《庄子》,我只领略了较浅的《盗跖》《说剑》两篇”,而《西厢记》却让他得到了“文学上莫大的启发,在那上面,学会了许多腾挪闪跌的文法”。

图片

一九一〇年暑假,张恨水考入了位于南昌敬贤门外的甲种农业学校,那一年他十五岁。这是当时南昌仅有的两所洋学堂之一,按照规定,像他这个年纪是不能报考这所学校的,但他虚报年岁为十九岁,竟也被录取了。在学校里,他看到同学都是二十多岁的人,心里便有一点自傲,看自己真像个少年才俊。但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除了英文,勉强可以跟得上而外,其余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没有一项不赶得头脑发昏”。因为这些课程对他来说都是从未接触过的,学起来自然觉得不甚容易。由于学业紧张,他已无暇顾及文学。只有到了放假的时候,他才能暂时回到小说的世界中去。这期间,他相继读了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儒林外史》,以及当时流行甚广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揭露清末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作者笔下婉而多讽、嬉笑怒骂的叙事风格,给他以全新的感受,不同于看惯了的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这时,另有一部辞章小说也引起了他的兴趣,就是咸丰年间魏秀仁所作《花月痕》这部小说的特点,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写法别致,他的朋友符兆纶评价这种写法是:“词赋名家,却非说部当行,其淋漓尽致处,亦是从词赋中发泄出来,哀感顽艳。”这种写法之于小说,或有“文饰既繁,情致转晦”的种种缺陷,但其中的诗词小品,以至于精巧工整的小说回目,却让张恨水陶醉了。后来他作《春明外史》,在词章方面,分明便有《花月痕》的影子。由于这样的趣味深深地影响着他,他便进一步地读了《桃花扇》《燕子笺》《牡丹亭》《长生殿》等明清传奇,以及四六体的《燕山外史》和古体文的《唐人说荟》

张恨水接触外国文学,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起因是他很偶然地买了一本创刊不久的《小说月报》,在这本刊物中,他第一次看到外国作家写的短篇小说,便有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是以前从未体验到的。他很惊奇,于是,又找来许多翻译作品,主要是林纾翻译的小说,他说:“在这些译品上,我知道了许多的描写手法,尤其心理方面,这是中国小说所寡有的。”这是一个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旧的生活又何曾远去?张恨水在新式学校里读了些新书,感受着周边洋溢的新的生活气息,各种新的思潮冲击着他,影响着他。他毕竟是个青年,有着一般青年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张恨水:《我的小说过程》,见张占国、魏守中编《张恨水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1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5.张恨水:《我的三位古人先生》,见徐永龄主编《张恨水散文》(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