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不知道,我们今天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称作“四大名著”,实际上只是解放之后才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最先推出了这四部小说,“四大名著”只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随后,其他的出版社跟着效仿,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合称“四大名著”的称呼也随之流行开来。 而在新中国之前,则有“四大奇书”“十大奇书”等的称呼,其中包含的书也不尽相同。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 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但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及至清中叶,《红楼梦》问世,又有《红楼梦》替代《金瓶梅》或《西游记》或《三国演义》,形成新“四大奇书”的说法。 “四”这个数字太小,而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小说又太多,所以又有了“十大奇书”“十大名著”的新排列,在这之中,《金瓶梅》一度入榜,但可惜因其有关性的描写太多,不符合中华传统道德伦理,首先被踢出,然后有了新的“十大名著”,即:《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镜花缘》《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 当然,不同人士的见解不同,比如,有的版本就将《官场现形记》《孽海花》纳入其中,替换掉其他的书目。 总之,十大名著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往往被消解。影视剧即是典型。一定程度上,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比名著本身更占据我们的记忆。 这也不怪影视剧,毕竟和当年的评书一样,它本身比书籍更加通俗,更加接地气。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的一个怪现象: 流传越广的著作,人们对它的误解越多, 造诣越高的著作,人们对它的不解越多, 无数学者为名著经典着迷, 却没有人敢说真正读懂了其中的深意。 古代人更喜欢听评书,那是因为识字的人少。 现代人更喜欢影视剧,却是因为“偷懒”,喜欢被灌输了。 所以理解经典,还是一定要通过读书。 你知道胡适是怎样评价《镜花缘》的吗?他说:“《镜花缘》将来一定要成为世界女权史上的一篇永永不朽的大文;……将来一定要在中国女权史上占一个很光荣的位置。” 再比如,季羡林、胡适、张天翼强推的《儒林外史》,对现代文坛亦影响深远,并促生了“故事集缀型”小说的兴盛。 …… 无论中外 古典文学的魅力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秘境, 越探寻,越着迷。 无论去哪家书店, 书架上都少不了版本众多的经典名著。 但是,如何才能够挑选一套“宜读、易读”的版本? 小编认为, 1、排版上,要大小间距适宜、看着不累, 2、装帧上,要精美不浮夸,易于珍藏, 3、内容上,要精确还原,附带注释,易于理解, 4、价格上,不要太贵,物美价廉当然是最好了。 今天,在无尽的书丛中,小编精心为您挑选出这一套: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 “古典文学名著——无障碍阅读系列”, 所谓“无障碍阅读”,也就是【从8岁到80岁不论什么文化程度,只要能识字的群体,都适合阅读,都能平等的感受文化瑰宝的魅力】。 全套共10本,也就是传统的“中国十大名著”,包含: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镜花缘》《封神演义》 《隋唐演义》《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 这套书,与其他版本的同系列丛书最大的不同便是,它是精装书。 精装书的优点: 护封坚固,起保护内页的作用,使书经久耐用。精装书的内页与平装一样,书脊处粘贴一条布条,以便更牢固的连接和保护。封面和封底分别与书籍首尾页相粘,书脊有平脊和圆脊之分,平脊多采用硬纸版做护封的里衬,形状平整。圆脊多用牛皮纸、革等较韧性的材质做书脊的里衬,以便起弧。封面与书脊间还要压槽、起脊,以便打开封面。精装书印制精美,不易折损,便于长久使用和保存。 此外,除了精装以外,本套丛书还有以下这些特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