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讲堂】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及临床应用

 新用户04261092 2023-03-18 发布于河南

中医学历来强调因人制宜,重视个体体质差异际应用。王琦教授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建立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辨体论治就是在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以下简称“三辨对不同体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临床诊疗的实模式”)。“三辨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体系。它来源于传统理论,体现于临床实际,是将体质研究成果切入临床应用的新的思维模式。

辨体、辨病、辩证诊疗模式及临床应用

一、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概念

二、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三、辨体论治的意义

四、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临床应用

五、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应用举例

讲课专家简介

Image

王琦教授: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国医大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四届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

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包括“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发明专利15项。主编专著67部,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25篇。先后培养学术继承人、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20名,各省市研修人才数十名。

辨体论治的意义

(一)诊断学上的意义

辨体质把握人的整体状态,为诊断学的首要大法

不同体质皆有各自的特征,并可通过寒热燥湿偏胜的表现构成诊断学上的特点

(二)病因学上的意义

重视禀赋体质可拓宽中医病因学的内容深化对疾病防治的认识

对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胎传等将拓展新的认识

(三)病机学上的意义

体质类型决定对病邪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

体制因素参与并影响不同症后与病机的形成

体制特性影响着病程与转归

(四)治疗学上的意义

治病求本,体制为本,病症为标

体现个体化诊疗思想

突出体制与相关疾病的治疗思想

揭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

通过体制类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早干预以杜其变

听过课的学员们都说王琦教授主讲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及临床应用课程不但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而且十分生动形象,完全感觉不到拘谨。
 
上到临床多年的资深中医,下到初读经典的小白,皆可醍醐灌顶,大有收获。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