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藕官烧纸

 乐水无涯 2023-03-19 发布于辽宁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藕官在山石后烧纸泣念被婆子撞见,宝玉为其解围。后宝玉悄问芳官,原来藕官祭的是死了的菂官。

        曹雪芹由“藕官烧纸”提出了“痴理”说(痴指痴情、痴傻、痴心;理指道理大节,既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认为情理兼备,两尽其道。这与明晚期,在“情本观”思潮影响下,汤显祖在《牡丹亭》里提出的“情至说”,既“情在而理亡” 、“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决然不同的,他认为我们不应沉溺于过去的情爱,一味地追忆往昔,而应该走出过去,走进现实中新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斩忘旧情,依然能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来祭奠过去,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只要心诚意洁”“只在敬不在虚名”。这实在是伟大的婚姻爱情观,不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今天。

        由此,联想到《泰坦尼克号》,露丝也没有因杰克为救她而死,而去自杀,她结婚生子养儿弄孙,生活于她来说还在继续,她同样也追忆了他的爱人一辈子,这才成就了这一部经传世经典。

        岩井俊二的《情书》中,博子沉浸在未婚夫藤井树逝世的往昔中无法自拔,却阴差阳错被另一个叫藤井树的女孩治愈,她最终能大喊“阿树,你好吗,我很好”,放下过去重新生活。

        然而,现在看到的很多言情小说或电视剧,却严格要求男女主从一而终,就算一方死去,另一方也不能开始新的恋情,反之则会被冠以“渣男(女)”“忘恩负义”“移情别恋”等帽子,这实在是过于严苛了。

        小说《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作者说,现实中的男女都各自婚嫁,并没有在一起。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不能理解,现在却也能理解。

        另一个小说《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杨昭始终走不出陈铭生死亡的阴影,活在他们的过去,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小说中给杨昭性格设定所决定的,我并不认为这不好,尊重且理解,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我想说的是小说的情节丰富多元,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是这样,某些时候对人对情应该多包容一些,其实一味追忆旧情比开始新生活简单,真正的勇敢是勇往直前,当然也不必严苛要求别人一定要马上走出过去,我知道这非常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不必着急慢慢来。

        心在情犹在,人空未必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