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制守。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祭祀,时间将持续一月的光景。俩府无人,贾母委托尤氏管理,又托薛姨妈照管他姊妹丫鬟等人。因在祭祀老太妃期间,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尤氏议定将十二戏子一概蠲免遣发,但仍有八人愿意留下,便分散在园中使用。芳官指与宝玉,蕊官指与黛玉, 一 一作了派遣。宝玉病未大愈,故未参加祭祀活动。袭人劝他出去逛逛,他拄了一只杖,靸着鞋准备去看黛玉。路过沁芳桥只见山石之后一颗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结了许多小杏子,想起邢蚰烟已择夫婿一事不免伤感起来。正胡思间,忽见一股火光,又听见有人在骂藕官,原来藕官烧纸时被一婆子发现要拉去告发老太太,幸好遇到宝玉谎言护庇,搪塞过去。宝玉不知藕官为谁烧纸,藕官不便和宝玉讲(同性恋),叫他去问芳官。芳官告诉宝玉,藕官平常在演戏中她与菂官“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座,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我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藕官一番得新不忘旧的理论独合了贾宝玉的呆性。在藕官或宝玉看来,不忘旧人是“情”,而为旧人守节不娶也不是“理”。此处应是以藕官、菂官和蕊官三人的命运为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结局埋下伏笔,即宝玉将会在黛玉去世后迎娶宝钗,但仍会怀念黛玉。”】宝玉听到藕官讲的一段话后“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于是要芳官转告藕官以后不要烧纸“只备一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 “只要‘诚心’二字”“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此段话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祭祀的方法,实际上是说两人相爱,要时刻记在心上。 藕官给菂官烧纸是假凤虚凰,尽管是同性恋,但也是一片痴情。宝玉与芳官的一段论述最后归到‘诚心’二字,仍是以真情为重。不论是何种理由,正如回目的题意,理虽痴情乃真也。 本回主题表面上是写情,实际上在叙写芳官等十二女子的命运,作者以同情态度,看待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孩子,她们没有欢乐与自由,随时都会被人抛去。芳官与干娘争吵、藕官因烧纸遭到婆子拉扯阻扰就是典例。后续的几回更多地写到她们为争取自由的个性特征和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