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晞: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我的书摘0898 2023-03-19 发布于海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1期P11—P12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年7期,汪书丞摘

文章图片1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国家安全学以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战略需求为指向,以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为核心支柱。其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纽带,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思想指南

随着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得到了制度确认和概念认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确立成为学科的立身之本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建设指南

中国国家安全学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服务国家安全实践与理论需求的综合性、交叉性核心支撑学科。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国家安全思想以及西方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等。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其中世界观基础是共同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论基础是发展风险论、百年变局论和历史机遇论,方法论基础是哲学辩证法和系统性思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探究丰厚的国家安全思想、形成科学的国家安全理论、确立协调的国家安全体系以及实施精准的国家安全战略都有赖于国家安全学的目标锚定、创新谋划与系统建设。

(二)以交叉融合发展作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思维

交叉学科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具有不同于现有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和知识发展的新领域。国家安全学融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如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法学、公安学和社会学,军事学门类下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和战略学,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工学门类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和公安技术,此外还包括经济学、哲学和历史学门类下的相关学科等。新兴的国家安全学从这些相对成熟的学科借鉴范畴、方法与知识,逐步形成本学科独特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与边界相对清晰的范畴体系。

交叉学科不是原子式的学科交叉而是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无论是探索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内涵、知识体系、理论进路和研究方法,还是确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学科范式,以及形成国家安全学的学术共同体,都是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逐步完成的。

(三)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作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使命

第一,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具有统领性,是国家安全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知识自主性的根基。它以国家安全发生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的理性认识为研究对象。第二,国家安全战略以影响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新时代优化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这一重大议题,谋划如何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第三,国家安全治理主要围绕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以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模式为研究对象,涉及国家安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等重大国内国际议题,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国家安全管理、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保障和国际安全治理等。第四,国家安全技术以夯实国家安全技术基础、提升国家安全技术保障为对象,研究国家安全技术体系与能力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国家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关键技术以及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形成全面支撑重大国家安全风险威胁和安全事件的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以及确保恢复的有效应对技术能力。

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的四个意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质内容、研究水平和社会功能无不集中地体现为该门学科的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是该门学科成熟的标志。

(一)扎根意识

扎根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使命,也是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所在。构建学术体系要扎根于历史、扎根于时代、扎根于实践、扎根于人民,才能深刻地遵循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解决实际问题、回应人民呼声。

第一,坚持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历史视野。第二,坚持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的时代精神。第三,坚持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实践原则。第四,坚持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的人民立场。

(二)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起点。一方面,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式形成的关键在于凝练和解决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学术研究必须落到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

国家安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以协调为抓手,加强统筹谋划,厘清各种形式的安全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科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追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需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国家安全学的知识主体性问题,包括对政治学这一国家安全学核心支撑学科发展进程中主体性缺失的反思回顾、对西方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的汲取超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创新和学理化进程的理解把握以及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原创性成果的规划设计。

(四)开放意识

开放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境界,也是确保自主知识体系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马克思主义拥有与时俱进的境界和品质,使之能够永葆理论青春。作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运用和最新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是开放的科学体系,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伴随着国家安全实践的延伸,相关指导理论必然要持续跟进,因此国家安全学研究要保持战略思维、学术研究、研究方法和学术生态的开放性。

第一,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需要系统性、开放性的战略思维,这是由中国的战略环境和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第二,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要秉持开放的学术心态、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始终保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

第三,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国家安全学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研究者既可以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强调概念分析、理论阐释和逻辑演绎;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形成规范与经验、定性与定量相互融合、交叉发展的态势。

第四,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需要培育交叉创新的研究生态和开放的学术共同体。

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系统工程

国家安全学作为研究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不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也担负着传播中国国家安全理念和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任。在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系统工程中,始终牢牢把握“为谁说、由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的主线,就把握住了话语体系构建的主体性、自主性、普遍性和创新性。这一系统工程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学理研究,增强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科学性;二是深化国际交流,拓展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引导力;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穿透力。

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高校和研究机构凭借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国际合作优势,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建言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国家安全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其中以自主知识体系为统领的“三大体系”建设是基础、核心和关键。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三大体系”协同推进,用系统思维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