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落酒泉的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

 兰州家长 2023-03-19 发布于甘肃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提起西路军,就会被他的壮烈所感染。

今天,我们说一说西路军中的一员——熊国炳。

熊国炳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与陈昌浩、徐向前、李先念等齐名。西路军西征失败后,流落酒泉,最后凄惨离世。

在高台烈士陵园,有这样一组照片,“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的照片。这上面每一位都大名鼎鼎,军功赫赫。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徐向前授予元帅,王树声授予大将,陈昌浩脱离部队,后在北京工作,李特到达新疆被错杀处死,曾传六官至副部级,李卓然中央宣传部部长,杨克明1937年牺牲在高台,陈海松1937年牺牲在河西走廊,郑义斋1937年牺牲在河西走廊,熊国炳受伤,流落酒泉。

一、熊国炳身世

熊国炳,四川人,1899年10月8日生于四川通江县熊家湾。家中有兄弟姐妹七人,父母无力养活七个子女,把熊国炳过继他人。

16岁,娶妻生两个儿子。不幸的是熊国炳参加红军以后,还乡团为了报复,一个儿子被地主活活打死,一个儿子被匪徒杀害,妻子却活活饿死了。

二、参加红军

1932年,红军解放了熊国炳的家乡,熊国炳参加红军。

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后担任西北联邦政府副主席、四川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四方面军总后勤部经理处处长,长征结束后参加西征,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

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熊国炳负伤被俘。由于熊国炳穿的破破烂烂,加上身受重伤,马家军认为熊国炳就是一个伙夫,释放了他。

三、流落酒泉

熊国炳被马家军释放以后,他仍然向西想追赶部队。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流落在酒泉屯升乡,被老百姓收留。

朴实的老百姓用土办法治好了熊国炳的伤,为了不连累老百姓,熊国炳来到了酒泉城。

来到酒泉城的熊国炳举目无亲,他隐姓埋名靠给人帮工生活。因为,这时候的马家军还在到处抓西路军的将领,酒泉城里贴有悬赏抓熊国炳的告示。

后来,熊国炳在酒泉城家,靠给人帮工,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

1951年,熊国炳曾向人民政府填调查表表明,自己参加过革命,获得政府救济50块钱和四石麦子。

熊国炳只是说参加过革命,并没有表明自己是苏维埃主席和西路军将领的身份。熊国炳认为,西路军官兵很多都牺牲了,自己活着已经非常幸运,不能再给政府增加麻烦。

因此,周围的老百姓只知道熊国炳是一个当过兵的人,在其他一无所知。

1951年底,熊国炳乘车到陕南,翻山越岭只身回到四川老家,见到眼瞎的父亲。乡亲问熊国炳为啥不找党和政府?熊国炳沉痛地说:“川陕根据地出去那么多的人都死了,但我还活着,我没有脸去找组织。”

1956年,熊国炳向邻居借钱重回酒泉。

1957年,政府民政部门补助熊国炳200块钱,使他和老伴返回四川定居。熊国炳想落叶归根,怎奈四川缺少面食,老伴难以生活,于1959年又返回酒泉。

1960年,全国陷入大饥荒,全国人民都在挨饿。那年河西走廓的冬天格外寒冷,风雪吞噬着酒泉。熊国炳全家饥寒交迫,实在没有办法了,熊国炳硬着头皮前往县委申请救济,道出自己当年的身份,却被一位县委领导推出去,并挖苦说:“你这么大的官,怎么不到北京去?”

当日,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被推出门的熊国炳,艰难步行回家,实在走不动了,就蜷卧在酒泉泉湖公园门外,眉须上冻满霜雪,奄奄一息……

1960年10月底,这位身经百战,年届62岁的原红军高级将领,隐姓埋名20多年之后,终于闭上了眼睛。

徐向前元帅、陈明义将军等战友们直到20多年后,才得知熊国炳的不幸遭遇,非常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