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华荣:我为什么写诗

 开心明智 2023-03-20 发布于湖南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我为什么写诗

佘华荣

笔者近来写了几首小诗,说是长短句更贴切。为什么忽然心血来潮呢?一方面是近来身体原因,写“长篇大论”(稍长一点的,如近两千字的东西)稍显吃力,头昏眼花,胸闷心悸,不允许;一方面忽然想偷懒,或者想“诗意地栖居”,于是关注起诗来,读诗,写诗。  
还有一个原因,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唯有诗歌才能很好地诠释什么叫炽热的情感,火山爆发一样的情景,小说太冗长,散文太平淡,皆不足以形容内心深处像大海波涛一样汹涌澎湃。照说,人过六十岁而花甲,而“耳顺”,内心应该趋于平静,稳定,安度晚年,反而“汹涌澎湃”,不可思议。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么?少年!或许诗歌本是少年的事,少年才容易激愤,才容易天马行空,才容易憧憬未来,或者“怀春”,满腹诗意盎然,“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来的东西既有创意又有诗意,就像这春天破土而出的草芽,嫩嫩的,鲜绿的,“红润光泽”,生命蓬勃。而一个“垂垂老矣”的人不自量力去写诗,这不是“鸠占鹊巢”,“越俎代庖”,抢少年的饭碗么?
人老了有什么好呢?倘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就不错了。那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多半只是自我安慰。毕竟年龄不饶人,身体不待人。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到老年大放光彩的人也有。姜子牙渭水垂钓,八十岁封神,几千年来第一人。自古英雄出少年呀!
写了几首长短句,仍然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情感激烈是一回事,用精炼的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是一回事。不是说,你的情感达到了这个孕育诗的高度,你的诗作就能够呼之欲出,自然而然地与之匹配,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这牵涉的因素太多,你看,古代的诗人多如过江之鲫,但出名的,兜兜转转也就那么几个。功底、技巧、想象、训练、格局等等,就像说,一个人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像这春天,万物竞逐,百舸争流,谁能一马当先,一支独秀,独占鳌头呢?这就要看各人一剑封喉的绝招了,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宋代不只是词大放光彩,也有许多大诗人,如苏轼、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等。宋代诗人叶绍翁不怎么出名,但他的那句“一支红杏出墙来”却惊世骇俗,后世为之倾倒。春天的美,人们常常不惜用一切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去赞美,但是,你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费尽心血写出成千上万文字的长篇大论或许还不如这七个字所具有的震撼力、穿透力、感染力与生命力,所表达的耐人寻味,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与优势所在。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与之相比,显得“哆嗦”,也只有几百字(大约两百字左右),在新诗里,已经算是很难得的了。
余以为,新诗不受格律等条条框框的束缚,天马行空,也不宜太长,以三十行为限(也不是绝对的)。一长,驾驭不住,容易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就像说,一个男人三妻四妾,女人一大堆,好不好呢?当然有好的一面,众星捧月;但是,坏的一面随之而来,争风吃醋,后院起火在所难免。写小说,散文,诗歌,这个“驾驭”的本事很重要,毕竟惊涛骇浪的大海不是人人都可以驾驭得住的。
童年喜欢旧体诗词的习惯一直在,相对而言,唐诗宋词是最爱。某天,一个文友发来几首词作,我喜欢得不得了,读了又读,觉得很有意思。如这首《苏幕遮.打麻将》:碧云桌,黄金椅。东西南北,方砖自动齐。麻将快抓起。美好心情,准在暗杠里。   炮声隆,悔意追。咬牙切齿,颗颗肚中碎。通炮是幺鸡。码出愁肠,掏尽钱包归。久在战阵的人读此词作,感同身受,同频共振,此乃千古佳作也!倘若用小说或散文体来写,效果肯定不能与之媲美。脑海里常有以麻将为题弄小说或散文之念,动了几次笔,才知道非常熟悉的东西要转化为文字,其实不易。并非一蹴而就。可见,“文学”这东西,看似人人都可以操弄,个个都可以成为作家,就像搓麻将,谁不会呢?但实战场上,高下立判。有人十打九输,或者十打十输,这就不是手气不好的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到“情感”两字里去,“文学”里去。但是,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或冬天,则看各人的本事。其实,无论是什么季节,无论你的情绪是在低谷还是高潮,心境如何,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贫富贵贱,都可以弄出很美的风景来。所以,卞之琳在《断章》里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看,短短四句话,没有生僻的字,没有隐晦的词,没有朦胧的句,很平常的,谁都可以写,却谁都不一定写得出来。所以,文学的功能就是在极平常的熟视无睹的“风景”里弄出不一样的东西,让人觉得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会不由自主地追问一句,我为什么没想到呢?
写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一首诗,容不得半点马虎。或许单独的字、词、句是平常的,但在一首诗的语境里,都是星辰大海。
(作者就职于邵东市农业银行,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