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徽的点评

 新用户14286107 2023-03-20 发布于辽宁
凯鲁亚克消磨在路上七年时间,成就了《在路上》,那一年凯鲁亚克三十五岁,正是战后美国的一代人成熟的年纪,也正好是“垮掉一代”的所过的日子和生活,应该也是迷茫追梦的一代人的日子和生活。“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那么请向我开炮。”《在路上》迪安·莫里亚蒂和萨尔·帕拉迪斯互相成功,迪安的不可预测的、旋风般眩晕让萨尔更多荷尔蒙、更多刺激,逼迫成长。迪安对萨尔说:“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是任何路。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任何路。”喜欢凯鲁亚克对迪安的期待,“我一生中几次和科迪见面,每次的场合仿佛都悄悄地洒满金色的阳光,以后有机会还要详谈,虽然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除非这表示科迪确实是降临人间的天使或者大天使,被我认出来了。”所以,凯鲁亚克赋予了“垮掉一代”的精神层面的思考。《在路上》读着兴奋,事件纷至沓来,个人邂逅纷繁复杂,故事展开迅速,以致感情都被绕过或者忽略,都被淹没在萨尔叙述故事时的感情之中。凯鲁亚克七年磨一剑,因而成为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的经典,《在路上》甚至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弗·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可读,可作为二战后美国社会发展的镜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