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十帖赏析:一个守法而又放荡不羁的人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3-03-20 发布于山西
爱临帖的 书法功课 2023-03-18 19:18 发表于甘肃

一个恪守法度却潇散奔放的人,一个高雅清新却痛快淋漓的人,米芾,肆意游走笔尖;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全然飘逸、气势豪迈,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千古唯有此人——米芾。

吕不为讲书法

57
图片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紫金研帖

1

图片

米芾《紫金研帖》,行书,淡牙色纸本,纵29厘米,横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令毫平铺纸上,并产生“万毫齐力”的效果,且使书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书法力作。这种“平铺纸上、万毫齐力”的笔法,犹如中国人吃饭时的“筷子”的用法——就是那么两根细棍,在指头的作用下,可以“夹”、可以“啄”、可以“叨”、可以“挑”,还可以“叉”,总之,它是灵妙多变,为方便人们实用服务的。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为了使书法血浓骨老、筋藏肉盈并且能够姿奇态逸而灵活用笔的产物。

吕不为讲书法

128

陈揽帖

2


图片

米芾《陈揽帖》,纸本,行书,纵25.9厘米,横2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

《陈揽帖》又名《昨日帖》,钤有“稽察司印”(半印)、“安岐之印”“乾隆鉴赏””宣统鉴赏”等鉴藏印。见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宋四家墨宝》册,《三希堂法帖》有摹刻,《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观》等有著录,是最为著名的米芾传世书法佳品之一。
此帖充分体现了米芾书法的飘逸超迈、沉着痛快的风格特点。笔法恣肆放纵,结构上则随体势而变化,纵横错落,灵活多变,左右呼应。

吕不为讲书法

53

丹阳帖

3


图片

米芾 《丹阳帖》,纸本 行草书 纵23.5厘米 横2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 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丹阳帖》,《书法大辞典》称为《丹阳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换玉笔架书》。

“丹阳”乃润州古称。秋榖未登,青黄不接,米价必至踊贵,故此帖必作于崇宁二年夏秋之间。
米芾愿以玉笔架换百斛丹阳米,寥寥二十余字,“如何”二字是商量的口气,有点调皮;“早一报,怨他人先”,则活脱可见其幽默诙谐。从文字看来,已有《世说新语》中晋人名士风度。
《丹阳帖》的写法就和献之笔札相近。但是,既经“重法”的唐代,提按已是普遍的笔法,兼之米芾个性强烈,字势愈加跌宕,用笔更形起落,牵丝显露,出锋锐利,真是“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大胆而泼辣,尺素之间亦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与二王的散淡就有了距离,米芾毕竟还是米芾,米字到底还是米字,他能著名书史,开宗立派,不是没有缘由的。

甘露帖

4

图片

米芾《甘露帖》,纸本,行书,纵35.5厘米,横5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药植之,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运致宝晋桐杉之间。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洁白如玉珠。郡中图去,至今未止。云欲上,既不请,亦不止也。芾顿首再拜。

米芾《甘露帖》,又称《弊居帖》。此帖是米芾向人陈述他在润州(江苏镇江)的居所“宝晋斋”的地理位置与建筑布局的信札。他在信中提到居所附近不但有运河经过,还有多座富有诗意的建筑亭阁环绕,庭园中也种满了各色植物数百株, 园内奇石布满了洁白露珠的祥瑞现象,在信中表达了珍爱而不愿割舍的心情。
当时米芾的“宝晋斋”已经落成十年,植物生长到都可盖住一亩的区域,因此恰好可以称为“一亩之居”,这使人们对名垂青史的“宝晋斋”有了具体的印象。

烝徒帖

5

图片

米芾《烝徒帖》,纸本,行书,纵29.9厘米,横3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 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烝徒帖》,是一封自我推荐信。米芾在信中向长官说明他足以担任治理运河的工作,希望能做到“都大”位阶的官职。米芾清楚地剖析运河的河道弯曲、河水深浅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希望获得长官赏识。深知物理的米芾,与我们认知的艺术家形象,似乎有著天壤之别。
《烝徒帖》为米芾生平杰作,明代曾是严嵩家的藏品,后被抄家入宫,入清之后,流入毕秋帆家,也遭抄家之变,几经周折,落到了平湖葛家,抗战时期,毁于兵灾,真迹下落不明。2000年中港书画联谊会在香港举行活动,在一私人藏馆寻得此帖。

知府帖

6

米芾《知府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米芾《知府帖》(又称《长者帖》),为致知府大夫书札。由“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或即元祐二年去汴京东归时所作。
这件作品虽说是米芾的“少作”,但并不因此降低《知府帖》的艺术价值。整个布局上,以余浅见,只有首行有小缺失,首字“黻”略小,且第二字“顿”的气势大大的压过了“黻”字,这是在一般行草作品中罕见的。“邂逅”二字也许是为了章法排列,挤在一块儿,美中不足。前六行的用笔几乎一样,片状的笔法多,这也是米芾的作品一大特色之一,虽是小字的尺牍,字字仍饱满不单薄;末四行始,笔锋转为用中锋较多,尤其“慕”字以下,少了小心翼翼的笔法,书写时多了情意,信笔挥洒开来,硬挺的线条搭配厚重的笔触,使后半部有不一样的特色。

致伯修老兄尺牍

7

图片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前补书:丞果实,亦力辞,非愿非愿)

芾顿首启:画不可知(旁注:不知好久),书则十月丁君过泗,语与赵伯充,云要与人,即是此物。纸紫赤黄色,所注真字,褊草字,上有为人模墨透印损痕。末有二字:"来戏",*才字也。告留。念其直就本局虞候拨供给办。或能白吾老友吾舍人,差两介送至此,尤幸尤幸!再此。芾顿首上,伯修老兄司长。……不记得也。存纸尾。来戏, 才字。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为《 翰牍九帖》之二。
《伯修帖》字多倚侧,多沉厚之笔,写得较为随意,但无错乱与漂浮之感。也许视觉审美是一种习惯,书写更是一种习惯,米芾对于书法的认识并不是想在某种形式上怎么样的去探寻什么,而应该是想追求他心目中的“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
从《致伯修老兄尺牍》单字“透”“纸”“老”等字,足见米字沉著痛快的风味。米芾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

德忱帖

8


图片

米芾《德忱帖》,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7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
此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粗看,“全不缚律”,左倾右倒,形骸放浪。仔细赏读,却又欹正相生,字字随著章法气势变化,用笔狂放而不失检点,提按顿挫丝丝入扣,上下精神,相与流通,有著强烈的节奏感,与其作品比较,此帖颇具魏晋风韵,笔法圆转含蓄韵藉,有篆籀气。节奏也较平和,神闲气定,故能随意布势,妙得自然。
此帖乃米芾佳作之一,虽然第八行至第十五行之间有的字略小,但大体上看来,不论是字形结构、映带关系、饱厚度或整体感来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

贺铸帖

9

图片

米芾《贺铸帖》,纸本,行草书,纵23.4厘米,横3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一决无惑。芾再拜。

《贺铸帖》,翰牍九帖之五。从《贺铸帖》里,我们看不出米芾“集古”的痕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有别于古人,颇具心意的书作。这证明,米芾具有食古化古,善于融会贯通的学习本领。
《贺铸帖》呈逸迈奇崛之势慨,郁勃清健之态姿,从头到尾,无丝毫懈殆处,其用笔虽浓饱蘸而不令溢出线外,且墨重而意蕴,极显书者功力与个性。所谓书「本于笔而成于墨,笔不为墨所累,墨不能游于笔外,纯熟之极,然后浑然天成」(米芾自语),正是书者用笔技巧的总括。

惠柑帖

10

图片

米芾《惠柑帖》,纸本,行草书,纵22.7厘米,横3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试之。余卜面谢,不具。芾顿首。司谏台坐。

《惠柑帖》为米芾《翰牍九帖》之八,行草书。书札笔致最为率意放纵,结体倾侧奇险,转换多机巧锋芒。在米芾大量的书作里,字体大小其正悬殊最大并偶有涂改的作品,为此一类,可视作米芾风格的典型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