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烹饪历史:德州扒鸡是膳用香料先驱,这里从粤菜角度分析或有启示

 小令! 2023-03-20 发布于辽宁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用料:鸡5只约5000克,花椒(川椒)5克,小茴香5克,八角(大茴香)6克,肉豆蔻(肉果)25克,草果(大草蔻)10克,草豆蔻10克,丁香3克,砂仁10克,白芷10克,桂皮15克,沙姜15克,陈皮15克,大葱150克,生姜150克,生抽(浅色酱油)1500克,麦芽糖5克,骨汤7500克,精盐50克。

要髓:此鸡馔始于山东德州,故而又有“德州扒鸡”的馔名,它在全国“十大名鸡”榜上有名。

然而,如果站在粤菜的角度,此鸡馔的制作太过繁复,以致不知流失了多少鸡味及营养。

虽则如此,在商言商,在厨言厨,此鸡配方及其工艺的背后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毕竟是出自中国“四大菜系”之首的山东菜,“德州扒鸡”的制作工艺相当严谨。

文章图片1

德州扒鸡是“预制食品”的先驱,有配方在手,怎样才能将商品特色化呢?

依照山东厨师的意思,再按广东厨师的话说,此鸡馔有拣、劏、渌、掹、开、洗、理、晾、涂、炸、调、卤等12道工序。

拣,

既挑选无病、体型均等的鸡。

山东所见的鸡种与广东所见的鸡种不同,那里的鸡体型较大,而且骨硬肉实。

与此同时,广东人多选“鸡项”入馔,即仅达到成年的阶段,而山东人多选中年鸡。

两种鸡的有什么区别哟呢?

选用仅达成年的阶段,鸡肉的肉质及味道是一个黄金交汇点,即鸡的鲜味刚形成而质感也不至于艮韧。

选用中年鸡则是追求鸡的独特的鲜甜味。

各擅其长。

这亦是为什么山东的鸡可以历经炸卤煎熬的原因。

如果是换了广东的鸡,早就散了架了。

劏,

即宰杀。

用刀割断鸡喉将血彻底放净。

渌,

即烫水。将放净血的鸡投入65摄氏度的热水中,使毛松散。

掹,

即拔毛。将渌好水的鸡捞起,将鸡毛彻底拔净。

开,

即开肚取脏。在鸡脖子上面开大约4厘米的刀口,剥下鸡嗉窝,再在鸡腹下近肛门处横开4厘米长的刀口,取出内脏。

洗,

就是取内脏之后,用水冲去血污。

理,

就是将鸡爪屈曲交叉放进内腔,将翼尖从腭部插入,从鸡嘴处伸出,犹如跪拜状造型。

晾,

就是晾去水分。

涂,

就是用30克清水兑入麦芽糖并涂匀在鸡身上。

亦有涂老抽(深色酱油)的。目的是让鸡皮披上愉悦的色泽。

炸,

就是将涂上麦芽糖的鸡放入180摄氏度的油镬(锅)里将鸡炸至金黄色。

炸时可在油中放10来粒白胡椒,这样做的目的是延长油的氧化期,令油不易变色加深。

调,

就是先用少量油爆香大葱及生姜,攒入骨汤,注入生抽(浅色酱油),调入精盐及投入香料包(将所有香料用纱布包好),慢火滚熬30分钟令香料出味。

这是预制的做法,以后就是调理滋味和香味即可。

卤,

待鸡炸好后,将鸡排放在架子上,将架子沉入卤水之中,猛火煮10至15分钟,然后改慢火浸60至120分钟,令鸡完全入味并熟透。

至此,整个工序宣告完成,美味的佳肴就摆在面前。

文章图片2

图1:这是“德州扒鸡”还是“道口烧鸡”的造型?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只看此鸡肴的制作过程并不能看出什么玄机,要破解鸡肴的关键就连它的历史也不放过。

依据1919年民国的一本《山东各县乡调查录》上的记载:

“五香扒鸡”的框架做法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已经由禹城县南营村一个叫李文长的厨师创制出来,并以“德顺斋”的招牌售卖。

之所以要先“炸”后“卤”,完全是山东出产的鸡实在太韧了,轻易咬不动。

“炸”的目的就是想让鸡肉容易通透松软、鸡骨容易疏松变脆。

而“卤”的目的是赋香,其初始的香料为花椒(川椒)、八角(大茴香)、丁香、草果(大草蔻)、桂皮等五种香料,

故而称作“五香扒鸡”。

文章图片3

图2:这是“德州扒鸡”还是“道口烧鸡”的造型?

李文长将这独家的做法留给了儿子后就去世了。

想不到的是,他儿无子,只好招赘一个叫王明奎的农民作女婿将技法往下传。

光绪十七年(1891年)老迈的王明奎在卤鸡的时候打起了瞌睡,一觉醒来,鸡已熟烂。正在发愁的时候,他儿子(李文长的外孙)刚好从外地归来,灵机一动便将鸡呼作“脱骨扒鸡”叫卖了起来。

此举果然凑效,竟然还有很多回头客登门购买作手赆(手信)。

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王明奎的儿子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于是将“德顺斋扒鸡”推到火车月台上销售。

虽然,王家(王明奎家族)是“扒鸡”的衣钵传人。

然而,这种做法毕竟有了160年的历史,技法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都会泄漏。

如今,在禹城车站的月台上竟有两三家与他竞争,并且旗鼓相当。

再用传统的“五香”能与其他竞争对手交锋吗?

王明奎似乎不敢打这个保票,他决定改变配方,以确保绝对的优势。

不久,过往的旅客发觉“德顺斋扒鸡”不仅味香,连长时间困在火车里的烦躁也一扫而光并且还有愉悦兴奋的感觉。

从此,“德顺斋”便牢牢掌握着津浦铁路的“扒鸡”生意。

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昔年王明奎开出的配方才大白于天下。

原来,他在“五香”的基础上增加了砂仁、白芷、沙姜、草豆蔻及肉豆蔻。

砂仁、白芷是强化外香,沙姜、草豆蔻则强化内香。

最引人入胜的则是添加了肉豆蔻。

从表面上看,肉豆蔻并无过人之处。

然而,最大秘密是这种香料含有一种叫“肉豆蔻醚”(Myristicin)的成分。

(为此在《粤厨宝典·食材篇·香料章》有详细分析,也可浏览《香料知识:肉豆蔻分蔻仁与蔻衣,作香料有打擦边球的贼心,要牢记》)

这种成分有致幻及对大脑有中度兴奋作用。

难怪旅客像着了迷一般啖吃“扒鸡”了。

从这里看,“闻香下车,知味回头”也并非浪得虚名!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