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书悦读|如何让自己成事的概率更大?你需要从这三个维度入手

 熊红娟拆书家 2023-03-21 发布于湖北
昨天结合《三十而已》剧中王漫妮的成长经历分享了自己对认知升级的看法,其中有位读者看完后点评到,如果再分享下如何进行认知升级,那么读者的收获就会更大。
这位小伙伴的提议很好,但如何进行认知升级这个话题太大,基于我个人的阅历或学识很难说透。
不过,我很乐意基于这个提议和另一位读者的期待(聆听我的成长故事)来分享我的成事故事和认知迭代经历。
我是一名即将迈入三十岁,不被过去所束缚,不被当下所耽误,不被未来所架空的90后;是一位阅历有限,学识有限,但认知不设限的姑娘。
那么,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审视下自己,谈谈自己对成事和认知的看法。
那么,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审视下自己,谈谈自己对成事和认知的看法。

不被过去所束缚的成长


在过去,我是一位家庭背景一般、成绩一般、相貌一般的姑娘。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接受的教育质量不高,再加上智力一般,所以在读研究生之前,我的成绩从未进入班级前10名,高考自然也没有考入名校。
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这些会影响我自身的发展,而是一直坚信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对事情的看法才是决定我未来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
因此,高考毕业后,在没有条件读民办大学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专科;随着条件改善,我继续读了全日制本科;而后又根据自己的规划考研究生。考研究生时,因这专业课分数未达预期,我选择了调剂。
记得研究生面试前一天填写材料时,老师好奇地问了一句,你是专升本?我正视着老师回了一句:是的,有什么问题吗?老师见我郑重其事的样子,冷不丁地回了一句:没问题。
最后,我以倒数第二的调剂分数成功逆袭,获得了专业第一、综合第二的成绩,而后研究生阶段一直保持一个好的成绩和状态。不过,无论研究生学校好坏,成绩好坏,我从未感觉到自傲或自卑。
毕业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社会才是一所大学,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于是我开启了各种付费学习,工作中也积极去探索。当我工作中需要解决难题时,我从不给自己找借口,而是选择积极解决。
当我能够自己承接大项目,游刃有余解决问题时,不免会得到这样的回复:因为你是教育硕士,本身很专业,所以你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很多问题对于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只不过我不被过去的自己所束缚,我始终坚信只要我去想办法,问题总能得到解决!

不被当下所耽误的结果


参加工作之前,我一直信奉只要我努力走好每一步,我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我当初考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但是我从未去给自己定目标,我要从事哪个阶段的教育,我要考哪所学校,我要成为怎样的教师。
结果我未能如愿以偿,而是成为了一名编外的教育工作者。尽管我挺喜欢目前这份工作,但我也会时常思考:为何过去我每一步都走得很好,但是最后却未能成为一名教师。
毕业工作后,负责指导我的院内专家在工作中时常叮嘱我,把过程做实,把结果看好。
于是,在工作中,每当项目进行到一个环节,我就会去思考想要达到怎样的结果,以免自己走偏,也在时刻提醒着自己不仅要低头走路,还要时常抬头看路。就这样,凡是我经手的项目,基本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好好走路不代表一定能到达终点,但好好看路能保证方向不偏。因此,过程做到位了结果自然不会差是有前提的,而前提条件便是你始终有想着如何去获得结果。
在过去付费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很少想到拿结果,因此学习了很多效果依旧不明显。直到遇到了张萌萌姐,了解了学习五环法之后,我开始基于个人成长经验和学习开启了阅读营和写作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而这些经验告诉我,活在当下也要憧憬未来,不然走好了现在的路,并不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不被未来架空的梦想


我一直认为有梦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我从来不做“梦”,害怕自己被架空。
梦想不是想一想就可以自动实现的,而是在过去经验,当下努力以及未来期许的基础上付出行动后才有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个人意愿、行动力量、认知程度以及对未来的预判。
如果一个人基于自身的阅历和认知能够看到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他便能够合理规划和迎接自己的未来;如果不能看到或者预判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那么除了恐慌和焦虑似乎难以有实效行动。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未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办法去解决,而这在于自己如何去应对。有人说,给我一个标准化的认知提升路径吧,这样我就可以节省成本去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每个人已有的认知程度不一样,所以即便给你指明了路径未必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
因此,时常回顾过往的自己,看好当下的自己,憧憬未来的自己,以时间轴为基准线,多维度,多角度去看待和审视问题,这样成事的概率才会高,认知才有可能升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