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研发,随着mRNA递送系统的突破,mRNA新冠疫苗成功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了新冠疫苗的领跑者。与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可以简单、快速更新,以应对病毒变异,为新疫苗的开发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目前的mRNA疫苗或疗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脂质或类脂质递送系统(例如LNP),来提高mRNA在体内的转染效果。尽管mRNA技术优势明显,但在理化稳定性方面面临的挑战仍阻碍了它们的可及性,例如,目前获批的两款mRNA,Moderna公司开发的mRNA-1273需要在-20°C的低温下保存和运输,而辉瑞/BioNTech公司开发的BNT162b2则更是需要−80°C至−60°C的低温。因此,开发一款更稳定的、可在常规冷链运输的mRNA-LNP疫苗很有必要。
2023年1月23日,瑞吉生物胡勇博士、武汉大学蓝柯教授等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发表了题为:Lyophilized mRNA-lipid nanoparticle vaccines with long-term stability and high antigenicity against SARS-CoV-2 的研究论文【1】。
2021年12月,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一篇论文【2】,报道了一种LNP递送的mRNA疫苗,可在2-8℃条件下稳定6个月时间,但该论文并未提供LNP配方以及该疫苗运输稳定性的细节。
在溶液状态下,LNP的几种组分会相互作用,影响长期稳定性,而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会更加影响稳定性。 冻干(Lyophilization),是在真空状态下通过低温升华除去水分的过程,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干燥方法,适用于对脆弱的生物大分子或胶体纳米颗粒的干燥。在除去水分和氧气后,冻干mRNA可在室温下保存较长时间。但是,对mRNA-LNP的干燥却要复杂得多,因为冷冻和脱水过程中会引入机械力,这会使得LNP结构变化,导致纳米颗粒聚集、mRNA链断裂或从LNP中泄漏。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在冻干后,即使mRNA-LNP保留了其完整性和封装效率,它们在体内的转染效率仍会大大降低。而宾夕法尼亚大学Norbert Pardi等人开发了一种冻干mRNA-LNP,可在4°C和25°C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持续24周,而在40°C时,mRNA完整性急剧下降【3】。
在这项研究中,瑞吉生物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精准温控、残留含水量更低的优化的冻干技术,使用这一技术的冻干mRNA-LNP,在2-8℃、室温,甚至40℃的高温下长期保存仍能有效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这种升级的热稳定性在包含不同mRNA的mRNA-LNP中得到了验证,表明了该冻干技术的广泛适用性。
研究团队利用上述技术,制备了编码新冠病毒原始毒株、Delta及Omicron突变株的刺突蛋白的NTD-RBD区域的冻干型耐高温mRNA-LNP疫苗。接下来研究团队在小鼠、兔子上验证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恒河猴接种两剂LyomRNA-Omicron疫苗,能够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
由于Omicron的高逃逸能力,疫苗加强接种很有必要,在我国,灭活疫苗是最广泛接种的新冠疫苗。研究团队设计了在接种灭活疫苗的基础上进行LyomRNA-Omicron疫苗加强接种的实验。
老年恒河猴加强接种LyomRNA-Omicron疫苗,可诱导高水平中和抗体
在队列2中,使用LyomRNA-Omicron疫苗进行第四剂加强接种14天后,他们针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Omicron BA.1、BA.2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高到了加强接种前的131倍、251倍和98倍。
使用LyomRNA-Omicron疫苗进行加强接种,可在人体内诱导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
在这26名接种LyomRNA-Omicron疫苗的志愿者中,没有观察到2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没有人的体温超过37.5°C,有4人出现轻度症状(1人肌肉注射部位红肿,1人头晕,2人腋窝淋巴结疼痛)这些症状均在5天内消失。
这些结果表明,LyomRNA-Omicron适合作为灭活疫苗的加强疫苗,对新冠病毒野生型和Omicron突变株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副作用轻微。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药学科 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