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商退婚穷秀才,日后却花费十万两白银高攀,莫欺少年穷啊

 子霄读书 2023-03-21 发布于北京
清朝嘉庆年间,江夏人陈芝楣这个穷秀才只身来到南京,找准岳父借钱,准备参加乡试。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解决燃眉之急,准岳父还雪上加霜。
陈芝楣的准岳父是一个盐商,家里自然是不缺钱的,但是,想借钱是有条件的:“小陈呐,虽然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我这个女儿,从小被我宠坏了,儿大不由爷啊!她不想嫁到外地去……你看……”
盐商拿出来1000两银子,推到陈芝楣面前,眼巴巴地看着他。
陈芝楣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也是看透了世态炎凉,盐商的话一开头,他就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陈芝楣拿出来一张婚书,这是临出门前母亲交给他的,“如果他家不肯借钱,还提出要退婚,你就把婚书还给对方,也不要收他们一两银子。”
想起母亲的话,陈芝楣站起来,“既然缘分已尽,自然也没有找您借钱的道理,告辞!”
盐商看了一眼桌上的银子,陈芝楣摇摇头:“无功不受禄!”转身离去。
陈芝楣大老远去一趟南京,不但没有借到钱,还把没过门的老婆给退了。
陈芝楣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在南京城转悠,转到钓鱼巷,正好碰到出门送客的名妓李小红。
“公子请留步!”李小红看到陈芝楣虽然有些憔悴,但是依然不失英爽,充满了书卷气,料想他遇到什么难处,有心想结个善缘。
陈芝楣停下脚步,转身看着眼前的美女:“姑娘有什么事吗?”知道自己穷秀才一个,美女叫住他,肯定不是把他当作恩客。
李小红上前说道:“如果公子不嫌弃,请来院中喝杯茶。”
陈芝楣摇摇头“在下今日有所不便……”
李小红再次邀请说:“看公子神色,便猜想公子遇到难处,请到院中一叙。”
陈芝楣也不再不好意思,随李小红进院,聊了自己的遭遇。
李小红跟陈芝楣一番交谈,看陈芝楣气宇轩昂、才学广博,觉得这是一个潜力股,于是,李小红拿出来500两白银,“陈公子一定要赶快回去参加乡试,相信一定会有出头之日,这点盘缠赠送给公子。”
陈芝楣的燃眉之急解决了,对李小红一番感谢,表示自己有朝一日,一定不负今日赠银之恩,绝不做盐商那种背信弃义之人。虽然没有颓丧之气,但是,依然对盐商父女的作为愤愤不平。
李小红对陈芝楣一见倾心,自己这个身份将来最终的归宿不是找个人嫁了,就是孤老终死,所以,她毫不忸怩地对陈芝楣说:“你也别对那家耿耿于怀,如果不是他们嫌弃你,我还遇不到你呢,天涯何处无芳草,公子何必对往事耿耿于怀?如果公子不嫌弃,可愿意接受我这个风尘女子高攀……”
陈芝楣赶忙说道:“李姑娘说哪里话?姑娘这番高义,超过那些身份光鲜者百倍,能够相识已是人生幸事,姑娘蕙质兰心,倾心在下,在下三生有幸。愿与姑娘共结连理,此生不离不弃。”
陈芝楣很痛快地跟刚认识没半天的名妓李小红闪婚了,当然,只是订立婚约。
再说这陈芝楣,虽然是一个穷秀才,但是也足够争气。回去之后,当年就考中了解元,第二年,参加会试高中探花。
接下来,道光即位,增加恩科,而陈芝楣奉命作为江南副主考,又来到了南京。
这个时候,当年盐商的女儿早已经听说陈芝楣的事,郁闷而死。而这个盐商,因为自己和女儿的势利,又悔恨又担心。
陈芝楣毕竟是官了呀,自己当年落井下石,难保有一天人家不找自己算账啊!盐商整天发愁怎么跟陈芝楣缓和关系,本来两家关系也是不错的啊,毕竟都到了定亲得的那一步了。没想到他一时鬼迷心窍,把好端端的一门姻缘给毁了,自己的女儿没了不说,还得罪了一个如日中天的年轻官员。
盐商嘀咕着“真是越来越没魄力啊,终归还是错过了!”
原来,陈芝楣的父亲曾经在这个盐商家里做幕僚,陈梅芝十八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到南京看望父亲。盐商见陈芝楣这个秀才,眉清目秀,气宇轩昂,应该会很有出息,特别看重他,就上赶着把女儿许配给他,双方很快就定下来婚约,交换了婚书。
但是没想到,第二年,陈芝楣的父亲因故去世了,他的家境慢慢就变得窘迫起来。陈芝楣要参加乡试,没多少钱,只能听母亲的话,来到准岳父这里求助,借点钱救救急。
没想到,盐商不仅不借钱,还逼着陈芝楣退婚,这可不就把陈芝楣给得罪死了嘛!
盐商发愁的时候,有人告诉了他一个缓解关系的办法。
盐商这才得知,原来陈芝楣当日在南京跟李小红订婚了,李小红从那日起已经闭门谢客了。
盐商最终花了一千两白银,为李小红赎身,并认作干女儿,并且掏出十万两白银作为嫁妆,为陈芝楣和李小红举行了婚礼。
而几年之后,陈芝楣更是红得发紫,已经升官为两江总督,带着李小李小红上任。
盐商的肠子都悔青了,莫欺少年穷啊!盐商终归还是钻到钱眼里了,倒是这李小红,慧眼识人,也给自己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归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