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解读:掌权的无奈

 修远兮 2023-03-21 发布于西藏

原文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译文

新法实施一年后,秦国老百姓纷纷抱怨新法不方便,人数多达千人。正当此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员率先违法。”于是依据新法处罚太子。但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直接施以刑罚,因此惩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赢虔,用黥刑处罚了传授他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民就都遵守新法了。

通鉴解读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人对他的评价不一。一些推崇商鞅的人,例如桑弘羊、诸葛亮、王安石和李德胜等,多是实事求是的人。这些人的行事风格或多或少都有法家的影子。而一些贬低商鞅的人,例如司马迁、司马光、贾谊和赵蕤等,则主要以著书立说而扬名于世。

史学家对商鞅的评价并不高,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商鞅的评价。司马迁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史记》中评价商鞅时,称商鞅为“刻薄寡恩之人”,指责他上位靠攀关系,最终也是因自作聪明而自毙。这种评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司马迁的评价也有其局限性。他不了解政治和人心,更不了解商鞅的权谋。因此,他的观点并不一定全面准确。例如,他曾因为不了解汉武帝而受到宫刑。

商鞅曾做过许多惹怒人的事情,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太子犯法系列事件。普通人看到这段材料可能会想:商鞅有必要这么严厉吗?罚他一点俸禄,降低一下职位,如果不行就用鞭子打一顿,这些都足够了。商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不仅得罪了太子、武将领袖公子虔和文官领袖公孙贾,而且还让一个贵族失去了鼻子。这样的处罚太过严厉,施刑者不仅要杀人,而且要剥夺对方的心灵。被处罚的人对商鞅的恨意可想而知,商鞅做法太过愚蠢。

然而,如果我们用权谋的眼光看待商鞅的行为,就会发现他的良苦用心。

首先,商鞅的智商是很高的,这一点在他在魏国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当时他的老师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他,但魏王并没有太在意。于是公叔痤便说:“如果您不用他,就杀了他,不要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

实际上,公叔痤这样说并不是真心想要杀商鞅,只是为了引起魏惠王的注意,让他认识到商鞅的才华。然而,魏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反而认为他的叔叔已经老糊涂了,说话前后矛盾,一会让用一会让杀,这不是神经病吗?

公叔痤看到魏王不用商鞅,便赶紧把他叫来,并告诉他要离开魏国,因为魏王要杀他了。然而,卫鞅却回答说:“我不走。既然魏王不会用我,自然就不会杀我。”

可以看出商鞅是个聪明的人,他能够正确地判断形势,并根据形势做出相应的反应。他也很有自信,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信念。因此,商鞅在历史上被誉为政治改革家,他的一系列改革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如果魏王认为我没有才华,他就不会费心杀我,因为我并没有得罪他;如果魏王认为我有才华,他就会留用我,而不会杀我。除非魏王是个变态,但众所周知,魏王虽有些迷糊,但并不是变态。

这句话的逻辑严密,只有聪明人才能说出。《商君书》也是有条不紊地写成,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商鞅并不愚蠢。当他削公子虔的鼻子时,他慎重地考虑了后果。既然他知道后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难道他已经厌倦了生活吗?

其实不是这样,他这么做恰恰是为了稳定秦国、巩固新法以及巩固自己的地位。

为什么呢?

首先,秦国刚刚开始变法不到一年时间。变法意味着改变利益分配模式,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即秦国贵族和官僚的利益。这些人已经在蠢蠢欲动,一旦引发内讧,秦国还很弱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如果内讧爆发,周边强国就会趁机进攻,秦国将会难以幸存。

因此,必须先暂时稳住这些贵族,为变法争取时间。唯一能稳住贵族的办法就是取消变法,可是商鞅入秦就是来变法的,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蒋介石所说的:不反腐亡国,反腐亡党。既然必须继续变法,那么就需要安抚那些被侵犯权益的权贵。

商鞅的做法是惹怒秦国的实权人物,将秦王的哥哥鼻子削掉,完全得罪了宗室权贵。在公孙贾的脸上刺字,完全得罪了文官集团。对太子的太子师和太子傅进行处罚,这样连太子都受到了伤害。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有实权人物都被得罪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意味着在那些被伤害利益的贵族眼中,只要秦王嬴渠梁一死,商鞅马上就会受到清算,就像楚悼王和吴起一样,甚至比吴起更惨。因为商鞅连太子都得罪了,太子可是未来的继承人,看你还能撑几天。

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之所以早早地立李旦为太子,就是要给心怀李唐势力的人一个定心丸,暗示他们不要急着以命相搏,等待时机。不要跳出来拿命触怒皇帝,因为天下迟早还是会属于李家。

秦国的一些贵族有了一种希望,在没有十分把握能够成功地反抗时,也不至于绝望。毕竟造反是有风险的,只有绝望的人才会和人拼命。因此,他们意识到了事情不应该做绝,而应该给别人一点希望,否则对方会与自己拼命。

尽管大家得到的好处比以前少了,但还是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的。他们有家室和口粮,没有必要在没有必要时承担冒着被斩首的危险的风险。所以,他们忍耐了下来,等待着嬴渠梁的死亡。一旦他去世,他们就可以反击,重获天下。在这种心态下,秦国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也暂时稳定了下来。这就是商鞅用自己的未来来续命的故事,以命换命。

第二,稳定新法。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像杀猴来警示鸡,杀鸡儆猴已经足够彰显威严了,而杀猴威慑力更是不言而喻。实行新法后,秦国的三公和太子也被纳入法网,这种严格的执法让人心服口服,因为法律平等,对待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第三,稳定自身权力地位。但有高位,岂能无权实现政策?权力是变法的发动机,没有权力,如何施展才干、实现抱负?没有权利,一切都是空话。商鞅的权力从何而来?秦王嬴渠梁授权,因此商鞅只是权力的代理人,而非永久拥有者。有些人长期接近权力,总觉得自己拥有权力,从而胡作非为,自取灭亡。

商鞅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秦王,所以他为了让权力的源泉放心地授权给他更大的权力,主动得罪了宗室、太子、文官和百姓,把可以得罪的群体都得罪了一遍。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这样的人是孤臣,而皇权最怕的就是谋反,孤臣没有力量谋反。萧何为什么以贪污自黑呢?是为了降低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好让刘邦放心。海瑞为什么无论怎么蹦跶,嘉靖都不杀他呢?因为海瑞得罪了所有人,没有党羽,是个孤臣,再怎么蹦跶也只不过是三尺高而已。

正如诗句所说:“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想要得到重用,如果走投无路,可以考虑去做个孤臣。

如果商鞅利用自己的权力到处收买人心,搞儒家的那一套,想让大家都团结一致,互利共赢,这将会是大忌。因为这样做等于架空皇权,有谋反的嫌疑。历史上,许多皇帝都禁止武将、文臣和宦官之间的正常交往,更别提向他们施恩了。因此,商鞅如果这样做,秦王嬴渠梁会是第一个不答应的人。

商鞅如果想得到权力,必须断绝自己所有的结党营私之可能,让秦王对他完全信任,授权他更高的权力。只有这样,商鞅才能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成奠定中国2000年政治制度的创举。这就是商鞅获得权力的代价,所谓的“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生死相扶,永不背弃。”的前提条件,秦王信任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变法人才,更因为他是一个和秦王绑在一起的孤臣。商鞅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无所适从。他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朝的强权宦官,魏忠贤之所以能一手遮天,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是皇权的代表。如果皇帝想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就会用代表去做,然后再杀了代表平息愤怒。后来秦惠文王为了平息贵族的愤怒,也杀了商鞅。

因此,无论从稳定国家的角度、稳定新法的角度还是维护自身权力地位的角度,商鞅采取这种做法都是最优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变法取得成功。然而,大多数人缺乏权谋思维,,难以理解商鞅的决策,无法理解掌权者的心理,看不清这个世界,因此常常走弯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