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语文丨比喻、象征和比兴,这次终于全分清

 昵称503199 2023-03-22 发布于湖北

原创 郭成波 语言文字报 2020-06-23 16:0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趣味语文92个

编辑说

比喻、象征、比兴是常见的修辞技巧。它们内涵相似,颇让人费解。今天,我们听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郭成波老师来具体谈谈三者的区别——

图片
比喻VS象征

用有相似点的他类事物来相比,叫作比喻。

——李维琦《修辞学》

比喻有两个要求:一是本体、喻体是不同类的事物;二是两者具有相似点。

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黑格尔《美学》

象征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二是这个形象中要寄托某种情理。通俗地讲,就是把某种情感或道理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即托意于象。

因此,比喻和象征并不是相对的两种手法,它们是不同层面的技巧,有时是可以重合的,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比喻要有本体和喻体,象征则不强调本体和喻体。
虽然在借喻中,本体并不出现,但仍比较明确,可以补充出来。象征中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既是具体形象,又蕴含作者的情感。请看下面的例子: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北岛《回答》)
例(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第一句中的“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例(2)运用象征的手法,用到处飘满冰凌和死海里千帆竞发,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失望;但是不能说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是冰凌、千帆的本体,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点,作者只是将这种情感蕴藉在冰凌、千帆之中。
图片
第二,二者的表达效果也有明显的不同。
大多数的比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人们所不知道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性状,一是道理。比喻的作用就是把性状描绘给人看,把道理说给人听,使人易于了解,乐于信服”(李维绮《修辞学》)。因此,比喻一般是化陌生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象征恰恰相反,它是将作者要表现的情理寄寓在具体形象中,使得表达更含蓄、更模糊。将明星比作街灯,天上就犹如人间,天上便易于人们想象,这是比喻的效果。北岛诗歌的内涵却因象征变得更加隐微。初学诗歌或者不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人,很难领会诗歌中的内涵。闻一多说:“西洋人所谓的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的术语说来,实在都是隐。”隐就是隐晦。因而,比喻和象征虽有相通之处,但其在作用和目的上是截然相反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使表达更加浅显。尤其是比喻中的借喻,由于本体的隐却,时常更加含蓄。此时,倘若这个比喻又蕴含某种情理,比喻和象征就相通了。比如,“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就是以芙蓉、薜荔自比,隐晦表达对小人迫害君子的不满,言在此、意在彼。这既是象征也是比喻。
此外,很多象征是以比喻为基础,是隐晦而富有深意的比喻,《诗经》中的《硕鼠》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型例子。
图片
比兴VS比喻

比兴是《诗经》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毛诗大序》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

“比”是各种形式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兴”即托物起兴,也就是作者先言他物,以引出自己要表达的事物和情感。

《诗经》中的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兴句和后面的诗歌没有任何关系,仅仅用来调节音律。如《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鸳鸯和君子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种兴句和后面的内容有某种联系,起到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的作用。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者先吟咏蒹葭,除了触发对“伊人”的思念之情,也以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渲染一种凄清氛围,有利于思念的表达。因此兴句往往放在首句,起渲染氛围的作用,被称为起兴。

图片

第三种兴句除了渲染氛围、烘托情感以外,往往和后面的句子有一种隐喻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比兴。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作者用娇艳的桃花、繁多的果实、茂盛的枝叶渲染一种喜庆的热烈氛围,从而触发对新娘的赞美。同时,桃树开花、硕果累累、枝叶繁盛也可以暗喻新娘出嫁后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因而本句既有兴,又有比,即运用了比兴。
由此可见,比兴和比喻的区别在于:比兴除了包含比喻,还在诗歌中起到调节音律、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的作用。
图片
比兴VS象征

比兴和象征并不产生于同一个理论体系中。比兴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术语,象征则源于西方文艺理论。然而,黑格尔认为象征主要起源于东方。因为象征这种托意于象的方式,是中国艺术中常见的手法。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之庙……虽知非真,亦当感动,立意为象。
——东汉·王充
《易》象亦通于《诗》之比兴。
《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
——清·章学诚
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
——唐·皎然
“立意为象”就是在具体形象中寄托情感,也就是所谓的象征。可见,《周易》中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和《诗经》中的比兴在古人看来是相通的艺术手法。
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比兴中的比有具体的形象,而兴则起到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的作用,这就符合象征的两个基本条件——象和意。从这一点上说,比兴和象征可以被视为相同的艺术技巧,是在东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不同名称。
象征和比兴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含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明而未融,故发注而后见也。”刘勰注意到了比兴中的兴有隐微含蓄的特点,强调比兴“婉而成章”的风格。他以《关雎》为例,说明其正是通过鸟类和鸣而求偶,暗喻君子爱慕淑女,表达隐微。隐微性也造成诗歌多义性,使得后世儒生可以对诗歌进行曲解。
图片
不过,象征和比兴其实也有所不同。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大甲虫,明显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但是很难归入比兴之中。王充所举的“宗庙之主”也不能说就是《诗经》中的比兴。究其原因,一是比兴中的“比”是比喻。比喻有本体和喻体,而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大甲虫根本没有本体,“宗庙之主”和祖先也没有相似性。二是比兴中的兴有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的作用。象征并不全是抒情的,还有言理的。《变形记》中的大甲虫是作者理念的外化。因而,《变形记》的象征和《诗经》中的比兴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叶嘉莹说:“'兴’的感发则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童庆炳则认为象征中的意象除了审美性外,还有“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比兴视为象征的一个部分,是象征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体现,是抒情性的象征,是由比喻延伸而来的象征。象征则不尽是比兴,它是较比兴更大的概念。
改编自2020年4月29日《语言文字报》文章《比喻、象征、比兴辨析》;作者: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郭成波;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过超;校对、头图制作:郭雯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