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温阳祛湿法述要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3-03-22 发布于河北

王仕奇1 , 黄菁2 , 李思泽 1 , 胡倩3 , 李丽梅 3 , 陈晨1 , 汤小虎 1, 4*

1 温上焦心肺

1.1 温通心阳

心胸阳气困顿, 寒湿凝结窒塞, 发为胸痹心痛。叶天士法宗仲景, 治以“辛滑温通”[2] , 若累及他脏则诸脏联治。

1.1.1 辛滑温通 《金匮要略》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4] , 创瓜蒌薤白类方、 薏苡附子散和乌头赤石脂丸等治之。 叶氏常用瓜蒌薤白类方化裁, 要在“流运上焦清阳为主”[4] 。 其每以瓜蒌、 薤白和桂枝为角药, 瓜蒌宽胸散结, 薤白通阳祛湿, 桂枝温通心阳,三药合用, 阳气宣而寒湿除。 若“胸前附骨板痛,甚至呼吸不通” (王案)[3] , 则易桂枝为桂枝尖, 加半夏、 生姜宣阳除湿。 若“冲气至脘则痛” (谢案)[3] ,则加淡渗之茯苓, 与桂枝形成苓桂配伍以化气祛湿,临服冲入白酒一杯更增辛通之力。 若清阳少旋致呕吐溏泻(某案) , 则以小半夏汤温化水湿。

1.1.2 诸脏联治 寒湿痹阻心阳, 甚则累及诸脏。如胸痹某案, 兼见脘痛欲呕, 便结, 此为湿浊阻胃而腑气不降, 叶氏在薤白、 姜汁温通胸阳的基础上,以半夏、 杏仁开宣气机, 枳实、 厚朴降胃泄浊。 兼脾阳微弱, 水湿停聚者(华案) , 治以苓桂术甘汤。兼肺卫闭阻, 咳嗽痰黏者(某案) , 以瓜蒌皮、 桃仁、冬瓜仁、 桔梗、 紫菀、 川贝苦辛开郁。 此外, 尚有涌吐祛湿之法, “其高者, 因而越之”[5] , 湿浊阻上,痞胀格拒(王案) , 治以白散方。

1.2 温宣肺阳

1.2.1 寒湿蕴肺证治 肺阳虚弱, 水湿内蕴, 叶氏治用温以化之, 辛以宣之。 1) 温以化之: 阳气得温则行, “温药能发越阳气, 开腠理, 通水道也”[6] 。如哮喘王案, 寒邪外袭, 痰湿阻气不得卧枕, 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 去温燥之细辛、 半夏, 加杏仁、茯苓以开上渗下, 且淡干姜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麻黄炙用且仅五分, 可见先生于温化水湿之品亦谨慎使用, 防其燥化。 若“背寒, 夜卧气冲欲坐” (陆案)[3] , 此为湿浊邪气干肺, 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去细辛加桂枝治之。 2) 辛以宣之: “肺病湿则气不得化, 有霿雾之象”[7] , 患者可见“食辛稍安” , 当辛通水湿以化肺气。 常用杏仁、 茯苓、 生姜、 半夏之属,加厚朴、 橘红以燥湿, 薏苡仁以利湿, 或加枇杷叶微苦降肺, 以合宣降之义。

1.2.2 肺肾合病证治 肺在上为华盖, 肾在下为癸水, 升降相应而金水相生。 上流泛滥致下流瘀滞,叶氏取用肺肾同治之法, 通阳逐湿, 纳气归肾。 1)通阳 逐湿: 吴氏阳微, 湿浊饮邪上干, 冲逆不得安卧。 此为肾阳虚湿浊上逆, 清阳不得宣发, 水湿填塞作喘。 盖非温肺化饮可效, 当从少阴以真武汤治之。 其中熟附配生姜法尤为叶氏称道, 二药温肺肾阳气而通阳逐湿, 可“扫群阴以驱湿邪, 维阳气以立基本”[3] 。 2) 纳气归肾: “肺肾为俯仰之脏” [3] ,肺主呼而肾主纳。 若进表散之药反致失音(张案) ,或诊脉右弦左沉(某案) , 此为肾气不收, 湿浊上犯见喘急气逆, 卧则气冲。 治以纳气归肾, 常用六味地黄汤或肾气丸, 酌加胡桃肉、 沉香、 补骨脂以平喘。

2 温中焦脾胃

2.1 温运太阴

脾胃有别, 经云“阳道实, 阴道虚”[5] , 知胃多实证而脾多虚证。 叶天士正式提出脾胃分治学说。更从脾阴、 脾阳、 胃阴和胃阳四方论治。 其中脾为阴中至阴, 病则懈怠嗜卧, 溏泻肢重。 脾阳虚湿盛者“急食苦以燥之”[5] , 叶氏认为: “中焦之阳, 宜动则运” “不欲其守中, 务在宣通气升” , 故避芪术之壅滞, 立法温运太阴。“脾阳衰者, 术附必投”[3] ,药用术朴姜半之属, 寒甚者加附子,《本经逢原》谓“附子暧脾胃”[8] , 取益火补土之义。 方用苓桂术甘汤、外台茯苓饮和术附姜苓汤等。 温运太阴有治脾阳虚和脾阳困之不同。

2.1.1 脾阳虚证治 如脾胃 门周案, 症见便溏, 能食少运, 诊脉窒塞, 知是脾阳微弱, 寒湿内滞。 以理中汤温通中阳, 加附子、 荜拨、 益智仁以辛通,茯苓以祛湿。 在以理中汤治席氏吐蛔案中, 强调去甘草之守药, 入草果以醒脾, “但护中焦脾胃, 使阳气健运不息, 阴浊湿邪, 焉有窃踞之理”[8] 。

2.1.2 脾阳困证治 某“躬耕南亩, 曝于烈日, 渍于水土”[3] , 暑湿内蕴, 发为肤肿腹满。 叶氏谓此非虚证, 为脾阳已困, 致气失运转, 湿浊渐据。 以附子温通, 白术、 厚朴、 草豆蔻燥湿, 茯芩、 泽泻利水渗湿, 使暑湿邪气由下而解。 故知脾阳虚者当温中,脾阳困者当渗泄。

2.2 通补阳明

胃为阳腑, 湿以润之。 若胃阳不旺, 湿浊凝聚,当泄其太过。 叶氏指出, 胃阳虚湿盛者“通补为宜,守补则谬” “从来治腑以通为补, 与脏补法迥异” ,创制通补阳明大法。 药用半夏辛开宣上, 茯苓淡渗利下, “非半夏之辛, 茯苓之淡, 非通剂矣” 。 “胃阳虚者, 参苓必进”[3] , 故用人参益气, 皆为平和之味。方用苓姜术桂汤和大半夏汤等。 通补阳明常法有三,变法有二。

2.2.1 通补阳明常法 1) 以通补之剂治之: 若见身动吐痰, 苔白不渴, 脉来涩小(陈案) 。 此为寒热攻胃,水湿停结, 治以通补阳明。 人参益胃, 半夏、 枳实汁、姜汁辛热宣通, 茯苓、 竹沥通降利湿, 去白术、 甘草,“盖通阳则浊阴不聚, 守补恐中焦易钝”[3] 。 2) 以辛温之剂治之: 如胃脘疼痛, 前后心冷, 伴见呕吐(余案) 。 此为胃阳虚湿浊凝集, 以干姜、 吴茱萸温胃,厚朴、 陈皮燥湿, 加桂枝、 半夏、 草果和荜拨等,辛温通阳以祛湿。 3) 以纯刚之剂治之: 症见脉迟小涩, 不食不寐, 腹痛便秘(方案) 。 此为湿阻胃腑,寒湿伤阳。 以炒黑生附子、 生淡干姜、 炒黑川椒等至刚之品, 辛散阴寒, 除湿止痛, 即“以刚燥之土培之” 之理。

2.2.2 通补阳明变法 1) 泄热开导: 吴氏中阳大虚,胃脘刺痛, 呕吐酸浊。 此为湿浊上越, 胃气不降。 “通腑即是通阳” , 以附子泻心汤治之, 通阳之中可泄热开导。 2) 温补结合: 因“胃阳弱, 宜薄味” , 年老体弱, 胃阳虚衰者, 以干姜、 附子温胃, 粳米、 人参补胃, 温补同施, 以护胃阳, 此即附子粳米汤。 可知叶氏辨别脾胃颇为周详, 非“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 [3] 。

2.3 脾胃同调

脾胃居中宫而为枢纽, “食入于胃, 脾为变磨,布化五味, 以养五脏”[9] 。 “湿以润之” , 坤土需水湿润泽方健运如常。 脾胃虚弱则机转乏权, 水湿留滞。叶氏立足脾胃二阳, 治以温运通补, 脾胃同调治法有三。2.3.1 二阳并衰, 治在脾胃 “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 不渴肢寒”[10] , 为脾胃 阳虚, 舌润者当温阳化湿。 若中焦阴阳俱损, 食物不运(戴案) , 叶氏指出“当理中焦健运二阳” , 予半夏、 茯苓通补阳明, 益智仁、 桂枝温运太阴。

2.3.2 诸脏虚损, 求之脾胃 “治肝不应, 当取阳明”,“上下交损, 当治其中”[10] , 复合病证可从脾胃论治。黄某长斋有年, 暴崩欲脱, 前医但以阿胶、 童便咸味润滑, 或以五味、 熟地敛补阴液。 此皆滋腻之药,服后呕吐便溏, 知血气未补, 湿浊已生。 治以理中汤,待知味纳谷, 则为转机。

2.3.3 择时进服, 暮补脾胃 “晚进参术膏” “夕用四神丸” , 丹溪小温中丸“夜进二钱五分”[3] , 可见脾胃同调有择时进服之机。

3 温下焦肝肾

3.1 温厥阴肝

3.1.1 厥阴寒湿证治 厥阴内寄相火, 多寒热错杂之证, 治当寒温并投, 酸苦咸辛同施。 厥阴寒湿证治,叶天士多用吴茱萸、 小茴香、 干姜、 附子等辛温之品,暖肝寒以散湿浊, 治法有二。 1) 辛以通之: 如厥阴寒凝, 湿浊内阻致腑阳不通, 症见脉来沉微, 腹痛欲便(郑案) 。 “通阳必以辛热” , 以附子、 高良姜、小茴香、 吴茱萸辛通厥阴, 茯苓、 白术利湿通阳。 2)体用相合: 肝体阴用阳, 其为刚脏, 需阴柔方可妥协。 故以黑川椒、 干姜、 桂枝木疏肝寒, 亦用乌梅、白芍和肝体。 此外“酸苦涌泄为阴”[5] , 酸苦药可和厥阴之体以达疏泄之用, 使肝气太过或不及皆复之于平, 故可疏肝除湿。

3.1.2 厥阴阳明证治 胃纳水谷, 主乎通降; 肝统疏泄, 要在升发。 若阳虚湿阻, 升降逆乱, 则成肝胃不和之证, 治法有三。 1) 佐胃制肝: 肝木之阳有赖于胃阳生气之涵养, “肝木凝然, 则知培植胃土乃治病法程”; 肝木之阴有赖于胃阴汁液之滋润,“木火无制, 都系胃汁之枯” 。 肝胃寒湿阻滞, 则需培土以制木。 如肝胃门某案, 脉微小弱, 不食不饥,稍涉嗔怒, 味觉酸苦。 此为胃阳虚木乘土证, 以人参、益智仁益胃, 茯苓、 陈皮和木瓜顺降阳明。 2) 温通镇逆: 胃阳虚湿聚中脘, 肝性主升, 水湿亦随之升,症见“厥逆欲呕, 呕尽方适” , “漾漾涌涎欲吐”[3] 。叶氏宗仲景旋复代赭法, 以旋复花、 代赭石镇逆,附子、 干姜、 吴茱萸温通, 半夏、 茯苓、 陈皮通达阳明祛湿。 3) 辛热通阳: 胃虚湿盛, 肝寒凝结, 脉右伏左紧, 肢冷烦渴, 发为痛厥(王案) ; 或食入呕吐, 小便利则稍缓(金案) 。 当以附子、 干姜、吴茱萸辛热通阳, 半夏、 茯苓除湿泄浊, 佐延胡索、川楝子疏调肝气。

3.2 温少阴肾

“肾者水脏, 主津液”[5] , 津液之排泄与转输有赖于肾。 肾应坎卦, 火寓水中。 若肾阳虚衰, 坎中一点真阳无以温化, 则水道不通, 聚为湿浊。 如舌苔黑而滑者, 此为阴证, 一概渗利则“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11] , 当温少阴元阳以祛湿。 叶氏视肾阳虚衰之轻重予药, 一为益智仁、 肉苁蓉、 补骨脂、巴戟天等柔润之品, 二为附子、 肉桂、 干姜等辛燥之属。 如附子剂量最高为三钱即 9 g, 最低为七分即2 g, 常用量为七分至一钱, 即 2 ~ 3 g。 可见叶氏不仅善用附子, 于剂量亦严格把控[12] 。

3.2.1 肾阳虚寒湿证治 1) 温阳: 若诊脉沉微, 饮食不进, 身痛背胀(陆案) , 此为阳气衰微, 湿浊窃踞。或身中真阳为群药大伤, 肿胀呕吐(汪案) 。 议温少阴肾阳, 化生气而泄湿浊, 用附子、 干姜、 茯苓和泽泻等味。 2) 通阳: 若肾气攻冲, 湿泛全身, 背痛项强, 腰重头痛, 小便频多(孙案) 。 叶氏立法通阳, 以许学士椒附散治之, 特注用川椒三分炒出汗,取其辛麻纯阳气味, 治湿浊凝聚之心腹冷痛。 3) 固阳: 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其阳宜藏。 阳火虚衰,症见脉微肢厥, 下利肛坠, 呃逆呕吐(袁案) 。 “阳败阴浊, 腑气欲绝” “温中不应, 恐延衰脱”[3] , 当固摄收纳以复元气, 使关闸不得溃散, 阴浊湿邪自消,方予桃花汤或兼服赤石脂禹余粮丸。

3.2.2 脾肾阳虚寒湿证治 “下焦阴阳, 宜潜宜固;中焦营卫, 宜守宜行” 。 肾者孕养元气, 脾者受气取汁, 阳虚湿盛可累及先后二天。 脾肾阳虚寒湿证治,叶氏治法亦有三。 1) 从脾治肾: “肾关之虚, 亦可仰赖于胃关”[14] , 故有下病中取之法。 如疟疾某案,苔白脉沉, 烦躁呃逆, 湿邪阴浊阻内, 上下气机逆乱,遂成病势危笃之少阴重症。 此时急需通阳, 以冷香丸治之。 生草果、 生厚朴、 姜汁辛香燥烈畅通中焦阳气, 茯苓、 白芍顺降阳明, 气机流布方有愈机。 2)脾肾双补: 如不时寒热, 间或便溏(叶案) , 或怔忡眩晕, 下肢乏力, 骨骱色变, 肠鸣腹泻(沈案) 。此为脾肾阳虚, 湿浊泛溢, 甚引 肝风上犯, 方予缪希雍脾肾双补丸, 人参、 茯苓、 陈皮健运脾气, 沙苑子、 益智仁、 菟丝子柔药养肾, “纯刚恐伤阴液,以肾恶燥也” 。 先后天同补, 以“中运下摄, 固体治病” 。 3) 朝服暮进: 叶氏常嘱早服温少阴肾药,“ 早进青囊斑龙丸” “早服真武丸” ; 晚用健太阴脾药, “暮服归脾膏” “夜服针砂丸” 。 因肾经于酉时旺而于卯时衰, 脾经于亥时旺而于巳时衰, 故择时进服以涵养脏腑经络之气血[15] 。

4 结语

叶天士于湿热病证, 注重论体施治, “如面色白者, 须要顾其阳气, 湿胜则阳微也”[10] 。 于寒湿病证,遵“治以苦温, 佐以甘辛” 之旨, 以苦辛温法论治。概而言之,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10] , 脏腑虚寒湿病者主以温阳祛湿。 可见叶氏三焦论断, 详尽完备;脏腑治湿, 精细至微。 再者随湿病机转之异别, 证治又有种种不同。 故叶天士治湿之精蕴可进一步探析,由此得窥《临证指南医案》 扶阳祛湿之精义与卓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