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调查报告,九十多年后依旧让我们震撼。

 华苑馆 2023-03-22 发布于山东

最近【毛选思维训练营】里提到寻乌调查的话题。我们很多看过主席老人家这份调查报告的人,都感到很震撼。

尤其是看到他的调查报告手稿,那么多字都是手写的,字体看起来工整漂亮,就连封面都是他写的字,图也是他画的,实在是佩服。

文章图片1

毛主席的调查报告文字简洁凝炼,通俗易懂,调查报告中不仅是数据或要素的堆积,还活生生地把整个社会的生态展现出来了,很好地描绘了寻乌的众生相。

即便是九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很多人也会因为工作需要去组织调查,但是却无从下手,好不容易去调查了,发现空洞苍白,脱离实际,和毛主席的调查报告相比,感到自己的调查十分乏味且有很多不足。

我们惊讶于毛主席在调查报告中,将杂货铺的货类目数量价格全列出来了,还有每一行头的家庭情况、发家史、财富组成、政治倾向,各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进货和出口等等。

有人表示:“要是能穿越时空,当时拿这份调查去寻乌,几年白手起家当首富妥妥的。”

毛主席的调查细节很多是聊出来的,通过一个话题引出,就能发散开来,涉及到很多以前想不到的点。

在今天创业和营销的朋友,也需要经常用到市场调查,尤其是价格范围、市场份额、公司状况、客户背景等。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自己的调查要达到什么目标,也不知道具体要调查哪些内容。

那么 ,我们具体看看毛主席是怎么调查的。

毛主席是依靠当地基层组织,借助有当地背景的同志帮助,以党高层的身份接触当地商会领袖和各行业代表,组织座谈会,才拿到这些数据的。

此外,他情商很高,极具亲和力,交友能力强,乐于助人,能跟三教九流打交道,会套话,不方便直接问的问题,也能旁敲侧推。

剩下的就得研究他的调查报告内容了,这份报告非常详细。

最后这份调查让他想出了对富农的新政策——为争取广大贫农,要限制富农,即没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

文章图片2

调查研究有多重要?


从人的认识活动来说,调查研究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把握事物的现象飞跃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调查就是在解决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有宏观调查、微观调查,重点调查、全面调查,直接调查、典型调查。

“由表及里”。在调查过程中,人们所搜集到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粗精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莫辨的。

调查基础上的研究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在当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可以运用媒体、网络、问卷等一切间接手段获取材料,运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材料,努力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各行各业其实有自己特定的很多指标,也有自己特殊的调查方法。要想知道自己的调查目标是什么,需要调查哪些要素,除了知道大体的调查方法,也要知道特定行业需要哪些调查,怎样是比较准确的。

这就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调查了。创业人士,或许还得借助市场调查师帮忙,多跟他沟通,需要他另外做到哪些,提高准确率。

当然,书籍是理论指导,不能过于盲从。在自己日常工作的时候,也要多听,多观察,多积累,会发现更多隐藏的间接性要素,能够反映某些问题,灵活变通,有时候调查要素不一定全是书籍里提到的。

计算机手段收集材料和数据也是很常见的。现在像网购APP等,程序员还能统计出各个消费者倾向于下单哪些物品,然后让“数据分析师”对数据进行分析。

编程厉害的人,还能爬取网络数据,比如民众每天高频率搜索哪些关键词,比如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这也是调查。然后再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自己学会这门技术去增加获得材料和网络数据的能力,也可以雇别人帮自己去获得。

我们常常看的电视剧中杀人案,要发现凶手,其一步步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吸引人的,这会使得剧情跌宕起伏。有破案经验的警察,精通解剖的法医,不会放过任何线索,找到事物的矛盾,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有可能和整个案情联系起来,甚至成为破案的突破口。这也是调查的典型例子。

在我们调查后,有定性分析,有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往往需要多个理论基础,你需要对这一行的各门派理论知识非常熟悉,融会贯通地运用,你看过各个门派的理论经典著作。

定量分析,是在理论基础上,高等数学是基础,数学越厉害越有帮助,近现代出现了技术手段,像精密设备仪器、计算机等。

群里有朋友提出,比如像市场调查,同行之间防范是比较严重的,一半不会配合别人的调查,其次可能会有调查范围狭窄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首先,找不到配合自己调查的人,这件事是客观存在的。那就只能找对人。

像柴静,她调查雾霾的事情,虽然不严谨,但是她能够找到各个部门的官员去问,有的怎么也不肯说,有的倒是愿意一说,她找对人了,这个调查也是有所价值的。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看看数据的来源,了解数据的加工过程,用了什么理论模型和工具,采集的数据具体是哪些,里面哪些筛掉了。

即便是委托数据机构调查的,也要有所了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综合评估这份调查报告到底有几分客观度、可靠性、可信度,我们才能心中有数。

可能你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毛主席能够调查得如此细致?这不全是当地基层组织的功劳吧?

确实,毛主席其实是那种观察、看到、听到任何蛛丝马迹,就能在脑海里建立信息网络来,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

他的卫士李银桥曾经回忆道,毛主席在革命时期,首先要去当地的寺庙,还会跟着民众一起赶庙会,士兵以为他在玩耍,其实这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李银桥本来一板一眼地认为看庙都是一些迷信,只觉得写字看书才是学文化。但是毛主席纠正他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吗?”

后来他还补充说道:“看庙看文化,看戏看民情;不懂文化,不解民情,革命是搞不好的。老百姓利用庙会去行善做买卖,我们去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了解这一带的民情和习俗,这对我们接近群众有很大好处。今天只留两个人看门,大家都去!”

今天我们想了解一个地方,其实可以好好看看当地的博物馆。创业也可以用到。如果有心,可以看出很多东西,这包括当地文化民俗民风和当地大部分人的人性。

文章图片3

毛主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在他眼里,除了白纸黑字的书是书,当下风云突变的社会,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无字之书”。了解社会就是基本功,他会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会来练这一“基本功”。

1918年8月,毛主席曾组织一群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了解北方农村的情况,并且多渠道地深入接触城市工人,和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状况。

1918年冬天和1919年3月,他又两次到北京近郊长辛店铁路工厂调查研究工人的现状和要求,使他对中国当时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先进企业的工人状况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他组织青年朋友出国学习,认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应该过一回“出洋”的瘾才行,可是他自己却却暂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计划。

他在给湖南的周世刊书信中写到:“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臂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文章图片4

此时的毛主席虽然也很想过一回出国的瘾,但是最后,他还是决定留在国内,打算对中国国情作更加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想要读透这本非常复杂的无字之书。

正是通过多次深入社会底层,深入农村、工厂的考察、调查,毛泽东对农民和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生活,对他们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的愿望要求,

都有了真切的感受,对旧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毛主席后来能信心十足地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缘故。

毛主席也越来越明白,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从民众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中国、才能成功地改造中国。

大约在1920年至1921初,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便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强有力的认识工具,站在哲学的高度上,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国情。

在大革命前后,毛泽东主要调查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社会各阶级的关系。

1921年9月至1922年冬,毛泽东先后四次到安源路矿调查,了解煤矿的历史,了解工人同资本家矛盾的具体表现,了解工人的劳动、生活和思想状况,发动和指导工人运动。

他深入到许多工人家中,详细调查了6000多长沙泥木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和思想要求等,通过这些调研活动,对中国工人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1927年,他用32天,走了1400华里,实地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是党内全面调查第一人。

在材料的基础上,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有名的著作。

文章图片5

在土地革命时期,要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央苏区,毛主席又作了大量的周密系统的社会调查,有军事方面的,有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也有城镇商业方面的。

这些调查为制定党的土地路线和政策、商业政策,以及红军的战略战术、政治工作方针等提供了事实根据。

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也是非常有名的。当时担任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李维汉说道:

当他们听取毛泽东调查归来的报告后,就彻底改变了对待农民运动的错误观念。他们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并且更正了思想。其中包括;

1、现在不搞农民运动,确实是太“左”倾,太幼稚。农民问题非常严重,让贫农猛烈打击土豪劣绅,确实很有必要,农民运动绝不是社会各界认为的“瞎搞”“糟得狠“。

于是通告禁止农协罚款、捕人等事;

区乡农协执行委员,只能由耕种的农民担任;

扫除罚款、逮捕的人,撤销过去几乎不自觉的站到富农、地主方面而限制贫农的政策。

党对农运的政策,应注意以“农运好得很”的事实,纠正政府、国民党、社会各界一致的“农运糟得很”的议论;

2、贫农确实是革命先锋,农民运动不是所谓的“痞子运动”,农协也不会破坏了联合战线。

3、农民运动并没有过激。农民一切向封建地主阶级的行动都是对的,过分一点也是对的,因为不过分不用大力决不能推翻封建阶级几千年积累的权力,决不能迅速完成民主革命;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4、在农村中要发展党组织,“洪会是一种势力,必须拉拢这种势力而不可采取打击的方法”

5、“妇女尤是一个伟大的力量,不可不加注意”。处于被动状态的农村妇女一旦被发动,就能够在艰苦卓绝的时代中释放激情和才华,

为组织增加强大助力,并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与理解,在贡献中有了受人尊重的体验。

要争取广大妇女,就得立好《婚姻法》,积极办夜校,促进教育平等、提高女性文化素质是妇女思想解放的关键,

同时建立妇女生活改善组织,促进妇女的经济解放,并且使得妇女拥有政治权利,能选举当乡长等。

文章图片6

总结:


毛主席实事求是,不辞劳苦,大量调查,令我们敬佩。可见“调查就是在解决问题”这句话绝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调查就是在解决问题。

当我们拥有了第一手材料,并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来处理分析时,就会看到之前不知道的稀缺信息,一旦利用起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这就是调查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