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与肠道疾患的话题--肠易激综合征—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肚子透风受凉(3)

 天年之道 2023-03-22 发布于山东

(孙喜灵   烟台长恩医院)

史先生,37岁,诊脉时说患有腹泻10年多, 经常出现腹鸣、腹部不舒服的感觉,大便溏 稀日3到5次,做胃肠镜检查结果没有发现有异常,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一直服药治疗,没 有好的效果。系统的体检,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异常。

诊脉过程,仔细了解司先生的日常生活和饮食规律。发现近15年来,有故意多喝水的习 惯,早上起来空腹喝1杯水,一天能喝水8到9杯水。另外,平时穿衣服,里面的衬衣没有扎到 裤子里面,腹部肚子容易透风、受凉。而这些不合理的习惯,恰恰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 问题。

中医辨证论治,以健脾化湿为主要方法,用参芩白术散合健脾丸、酸味补肝汤等方剂加 减,来处方配药。调理治疗1个月后,腹鸣消失,大便溏稀明显好转,一天2到3次。继续调理 治疗2个月,大便成形、日一次,肠易激综合征痊愈了。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 可改善, 常伴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便秘和腹泻可交替出现。过去称为痉挛性结肠炎、黏 液性结肠炎及不稳定性结肠炎等病名。

该病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常迁延难愈。在药物 治疗方面,西医暂无理想的药物。

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在10%-20%左右,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确切的致病机制,现在仍不明确。但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的病因,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个体都可 能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会伴有精神障碍,如恐慌、焦虑、创伤后 应激紊乱等,及睡眠障碍和心理应对障碍的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但 是,对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症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十分清楚。

对干肠易激综合症的诊断,现在依旧以症状学,作为临床诊断和研究。需要进行鉴别的疾 病,要与慢性细菌感染、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感染、吸收不良综合征、肠肿瘤、溃疡性结 肠炎、克罗恩病、乳糖酶缺乏、胃肠道内分泌肿瘤、甲状腺疾病等进行区别。

现代医学在治疗方面,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即应包括精神心理行为干预治疗、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对药物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对症处理。

患者应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解痉剂,来缓解相应症状;以及止泻剂/导泻剂, 对应改善腹泻/便秘的症状; 或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情绪状态,才能实现逐渐康复的目的。

对于药物的治疗方面,主要针对症状显著的患者,由于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症状复杂多 变,只能一定程度起作用。得舒特,为代表胃肠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在各类平滑肌解痉剂中最欢迎。近几年,对益生菌治疗很重视,现有的治疗抗抑郁药,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有较顽固症状者。

其它非药物治疗,有心理专科治疗、催眠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等,也显出一定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的饮食病因问题:

一般情况下,健康平衡的饮食,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一方面,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宜避免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某些具有 “产气”作用的蔬菜类等,及精加工食粮和人工食品(便秘者) 、山梨醇及果糖(腹泻者)、 不耐受的食物(因不同个体而异)。

二方面,增加膳食纤维,主要用于便秘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增加纤维摄入量的方法,应个体化。

三方面,要避免腹部肚子透风而受凉,穿衣服里面的衬衣要扎到裤子里面。 具体的饮食结构调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避免喝鲜奶、豆浆、豆粉等食品,可以适当吃发酵的奶制品、豆制品,如酸奶、 豆腐脑、豆腐等。

2、要避免吃辣的辣椒,可以适当吃胡椒、姜等,如酸辣汤、胡辣汤等。

3、要避免生冷饮食,避免故意多喝水、喝茶水,避免餐前空腹喝水,避免多喝稀饭、汤类的东西。                                                                        

4、摄入动物蛋白类的东西,如肉、蛋、鱼、虾、蟹和其他海鲜等,要适当放点醋或蘸点醋,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5、避免喝啤酒,避免吃烫面、死面等质地硬、不好消化的食物。                     

6、摄入摄入酸味、酸甜味的东西,如醋、果汁、果醋、西红柿、柠檬汁、番茄酱、果酱、发酵的酸菜或泡茶等,帮助消化,有利于吸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