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博雅教育

 渐华 2023-03-22 发布于北京

随看随想

新时代需要文理兼修的综合性人才,更重要的是,科学和人文以及艺术,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部分。不论从功利性的角度,还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博雅教育塑造的是能够独立思考、人格完善的人。这也是本文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之处。(杨赢)

————————————————

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相信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追求,但究竟应从何下手呢?大学又能够提供什么呢?经久不衰的最佳方案就是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小班教学的博雅教育。这并非新鲜事物,但是的确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那么什么是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并非政治学里的自由主义,其中“Arts”也不仅仅是指艺术,它的含义表述为人文更为恰当。博雅教育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引用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路易斯·门纳德的话:“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与它相对立的是应用学科或职业技术类学科,如护理、师范、商科、法学、医学等。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4年仅仅是个开端。

历史学家西蒙·施玛在哈佛授课之后,曾有学生抱怨自己在听课之后变得更加迷茫。是的,本应如此。大学教育本该让我们开始了解到,我们之前所知道的,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或者不变的。

在人们眼里,学术界总是在玩弄理论、故弄玄虚、把事情复杂化,简直就是自娱自乐。简单来讲,大学学习就是与现实的正面交锋。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微妙的事物,如酵酶的结构、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现代经济的运作等。虽然我们努力去整理庞杂的世界,但是真相总是难寻。有些信息已经演变成事实,如热力学定律、法国革命的日期,对此我们也许能轻松接受;但是,对于最前沿的发现或许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一系列的尝试、犯错以及保持小成功之后的虚心,方能拨云见日。

首先,博雅教育要做的就是,接受并欣赏以上所述的学习特点。在美国,博雅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广度。也许你只钻研某一个领域,但是你同时会接触到一系列其他科目。你不仅要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数学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之下,博雅教育培养创意人才的价值尤为突出。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述了对未来的展望,他强调,未来的主流是能够建立新行业、创造新工作的人群,而并非服务于现有行业的人。

因此,我相信,博雅教育完美地符合这个标准。面对具有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全球经济,传统式的职场升迁规则已经荡然无存,甚至连工作的意义也被重新定义。理查德·格林沃德在他的《微型企业家时代》一书中提及,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托尼·瓦格纳在他的《全球成就鸿沟》一书中透露,“甚至连高科技类公司也相对看轻学科知识”。全球最大私募基金之一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大卫·鲁本斯坦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全球经济论坛上发言:“H=MC。H代表的是Humanities,即人文学科,MC是More Cash的缩写,即更高的收入。”现在的社会,信息唾手可得,关键在于是否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信息。

有不少人怀疑甚至嘲笑学习亚里士多德能够“促进就业”,但是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一本《年轻人职业发展指南》建议,学生应放弃大学,其引用了一位大学退学女生的观点:“大学毕业之后,没有人在乎你是否精通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或读过康德的著作。”也许是吧。但是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巨人,精读他们的艺术、文学以及哲学作品,就如另一位学生所感:“我每天被迫去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因此我掌握了最有效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如上所述,博雅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博雅教育所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自由的自己。当然,构建自己并非空穴来风,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向前人借鉴智慧。人文艺术包含了历史、哲学、宗教学、文学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记载了前辈对人性最深刻的认识。我们在享用他们硕果的时候,针对的并不是某个固定领域或某种职业,而是人性,其范围之广能容下整个宇宙,其中不乏爱情、死亡、家庭、道德观、时间、真理等一切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纵观历史,人性或人生思考之前是依托于宗教学的,但是现今,人文艺术已经替代了宗教学。横跨18世纪和19世纪,传统的信念受到现代科学以及启蒙运动的挑战,人文艺术逐渐演变成受教育人群讨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平台。

(选自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林杰译,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22日第9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