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1月18日,山东省原副省长、胜利油田原党委书记、东营市第一任市委书记李晔同志去世。这位担任油田主要领导多年的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为解决油田数十万职工家属吃饭问题可谓竭尽精力。因工作关系我与老人家有些接触。老人去世后,根据上级要求,我撰写了回忆文章《李晔书记与莱州湾》。莱州湾是油田一个以养鱼、养虾、养鸡、养鸭为主的二级单位——莱州湾基地建设指挥部的简称。八十年代中期,我毕业后参加工作,最初七八年就是在该单位。1990底农工商总公司(胜大集团前身)成立时撤销,现为胜大集团水产公司。 当年因食物的匮乏大大制约了会战时期油田的发展,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真描绘起来却感到了文字的苍白。李晔书记带领有关领导连续八年与远离油田机关的我单位养鸡、喂鱼、牧羊、挤奶的员工一起过春节,可见领导对食物生产的重视。 我举两个事例: 油田机关附近单位一女工喜得贵子,由于奶水供应不足,孩子哭闹不止。虽然我单位有奶牛场,每天也有专车往外送,但油田制定的供应顺序是:医院病号;石油系统在油田休养的老干部;工伤职工;离退休人员。一般职工想得到一份鲜牛奶还是不容易的。这位女工的报告费尽周折到了我单位一把手那里,方给孩子争取到了一份市场上见不到的鲜牛奶。 八十年代后期,我单位新来的一位大学生的女朋友家在青岛,因距离问题爱情出现了危机。正巧我与单位几个人去青岛考察螃蟹养殖,他随车去会友。当我们把还眨眼的罗非鱼、蹦跳的大对虾及黄河口大米等青岛市场上见不到的东西卸在他女朋友家门口时,在场的所有大都市人眼睛都绿了。他望着周围挂满疑问的面孔羞涩地说,这都是单位分的。我说,我们每月都分,还有鸡蛋、蔬菜不好带,就不带了。后来,在他们的婚礼上,小伙子无不感激地说,都是我的功劳。我笑着说,是鱼虾的功劳。细想起来,也不是。 由于市场短缺,满足不了需求,在油田领导重视下,油田职工自产、自用,在八十年代末全油田基本实现了“6322”供应。即每个职工每月6斤鸡蛋,3斤鱼,2斤虾,2斤肉。这个量大、面广的工作,要把好事做好并不容易。1991年底由于需要,我调入与原单位业务关系密切的油田机关一部门工作。报到后,我曾拿着供应票,到附近一个供应点,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就没买上家中急需的几斤鸡蛋。随后,胜大集团在我单位附近的胜泰路开了家快餐世界,在这里用供应票不但能吃饭,还能喝酒,每次供应票发下来的几天,也是这里生意最红火的几天。那时我常与我的几位酒友开玩笑:一家人一个月的美味,也就让咱们在这里醉几场酒! 农工商总公司刚成立时,“一把手”由油田领导兼任,其及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这年金秋时节,该领导来到我单位捕鱼现场,看到一车车又蹦又跳的大鲤鱼,忽然说,过一下称,直接拉到基地,供应给职工。现在看来很合理的一句话,在当时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鱼虾的收获都必须经过现场过磅、入冷库、领导审批、出冷库,一个步骤都不敢少。 领导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惊讶万分,但又不能不听。就这样试着把十六条长相标致的鲜活大鲤鱼,拉到了基地胜泰路西小区门口。当时市场上甭说活鱼,连死鱼都难见到。十几条鱼被一抢而空,并出现了“只收票,不收钱”的怪现象。 这件事迅速发酵,成了影响深远的“十六条活鱼事件”,并颠覆了一些传统观念,推动了油田食品供应体制及货币化改革。 1994年食品供应货币化改革到位,油田职工购买能力大大提升。但在油城有钱买不到东西的现象仍很突出,此时外部零售市场却发展迅猛。出现了每到休息日凌晨在油城一座最大商店——百货大楼门口,排队坐车,长途跋涉到河北白沟购买皮具、日用品;到淄博淄川购买服装及瓷器的现象。 这个时候省城济南出现了第一家超市,胜大集团迅速派员前去考察学习。1996年1月6日,是所有胜大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油城第一家超市,也是第一家鲜活商品进柜台的商店,在国内大城市也很少见的特色零售商店——胜大超市,在“十六条活鱼”的出售点,胜泰路西小区门口开业了。 近三十年来,由石油人开办的胜大超市连锁店已达130多家,遍布东营和滨州,年营业额达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超市,在国内100强中名次一再前移。今年上半年在原油价格低迷、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仍以6%的营业收入增长额发展。并呈现出美好发展前景。 后 记 上个月我为撰写长篇报告文学《胜利教育,铸就胜利五十年》,采访了油田一位老领导,采访结束后,我提到一个题外题:胜利是开采石油的,为何在远离此行业的其他领域,创造了这么多全国领先、全省第一?老人不加思索地说,这就是胜利人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的“胜利文化”的力量!只要我们坚持精心培育并融入这种文化,就不畏艰难险阻和低油价,并能创造出一个个新的胜利! 《东营微文化》投稿要求: |
|